专栏名称: 中国基金报
关注中国基金报,即时获取深度理财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这项业务火了!银行放大招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宗馥莉,大动作!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紧急提示!最后交易日!不操作或亏27%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王炸!集体放大招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刚刚,利好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基金报

抖音电商:严格处置!

中国基金报  · 公众号  · 基金  · 2025-02-12 17:26

正文

【导读】抖音电商宣布打击“虚假营销违法获利”等欺诈行为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建蔷

抖音出手,打击欺诈行为!

打击“虚假营销违法获利”等欺诈行为

2月12日,抖音电商发布《关于打击“虚假营销违法获利”等欺诈行为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称,近段时间,平台发现,有个别犯罪嫌疑人通过仿冒“文宣部主任”“博物馆鉴定师”等虚假身份,以“书画书法进万家”“举办拍卖会”“假一赔十”等虚假信息为噱头,售卖所谓“大师真迹字画”,试图诱导用户进行购买,对其实施诈骗等行为。

上述言行,严重破坏了平台规则,影响了消费者购物体验,扰乱了平台正常经营秩序。平台对相关账号进行了严格处置,具体处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封禁账号及店铺、收回直播和营利权限。

同时,平台还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警方通报,多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警方也追回了受害者部分损失。

此前,平台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抖音社区自律公约》《抖音创作者违规经营账号治理规范》和《抖音创作者品质经营公约》等相关法律法规与平台规则,已经更新并发布相关治理《新规》,持续处置“虚假营销违法获利”等行为,《新规》具体包括:

1.严禁利用“虚假身份”不当获利:不得借热点事件,仿冒、不当关联当事人与涉事品牌,或虚构所谓“大师”“专家”“传人”等身份,引发关注后不当获利;

2.严禁利用“虚假内容”不当获利:不得通过发布不实内容,并借此售卖相关商品,不当获利;

3.严禁利用“虚假营销”不当获利;

4.严禁利用“虚假流量”不当获利。

提醒广大用户“注意个人信息安全”

同时,抖音平台还上线了相关温馨提示,提醒广大用户“谨慎甄别信息,谨防诈骗,注意个人信息安全”。

平台梳理出其他几种诈骗行为,供用户参考防范。具体如下:

第一,低价售卖“稀缺”“高档”商品。诈骗分子以低价售卖珍贵“珠宝玉石”或高档“酒类滋补品”为噱头,诱导用户脱离平台,前往第三方软件“交易”,实施诈骗。

第二,售卖“高仿”“平替”商品。诈骗分子声称售卖奢侈品、知名运动品牌的“高仿”“平替”商品,诱导用户脱离平台,前往第三方软件“交易”,实施诈骗。

第三,售卖“特殊”“特色”商品或服务。诈骗分子发布相关内容诱导用户关注并通过第三方软件添加好友后,自称可提供“非法办证”“代写”“代考”等服务,或可售卖“专用窃听、窃照器材、开锁工具”“违规刷单、刷流水教程”“管制刀具、枪械、攻击器械”等违法违规商品,欺骗用户付款交易,实施诈骗。

第四,夸大售卖“保健品”“化妆品”“功能性食品”效果。诈骗分子通过低俗擦边等内容,夸大展示“保健品”“化妆品”“功能性食品”的效果,引发关注后,诱导用户脱离平台,前往第三方软件“交易”,实施诈骗。

第五,冒充平台发布虚假“官方链接”。诈骗分子通过私信或在粉丝群发布虚假的“官方链接”,诱导用户点击后脱离平台,前往第三方软件“交易”,实施诈骗。

第六,添加第三方社交软件赠送“礼品”。诈骗分子联系用户,以赠送“礼品”等理由为噱头,诱导用户脱离平台,前往第三方软件添加好友,实施诈骗。

第七,加入“福利群”。诈骗分子声称为用户送“福利”,诱导用户下载第三方软件后加入“福利群”,进而欺骗用户进行“刷单”等行为,实施诈骗。

抖音电商呼吁广大网友一起监督防范相关诈骗行为,如发现违法违规内容或异常行为,可以在站内举报或发送详情至举报邮箱。平台将及时跟进处理。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平台也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打击。

编辑: 晨曦
校对: 乔伊
制作:鹿米
审核:陈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基金报  ·  这项业务火了!银行放大招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宗馥莉,大动作!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王炸!集体放大招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刚刚,利好来了!
3 天前
腾讯研究院  ·  社交媒体与工业中国 | 讲座报名
7 年前
首席品牌官  ·  做品牌,好色很关键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