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wrence
年龄:31
职业:化妆师
月收入:平均2万不封顶
房租:6000元
Lawrence收集的吊牌 摄影:DK
我和Lawrence是因为算命认识的。
Lawrence是个化妆师,但他强调自己一开始是满心壮志投身时装设计领域的。只可惜,哪怕复读三次,高考文化课成绩都比报考的时装院校的最低录取线还低了几分,也就说他哪门都没及格——折中的选择便是北上学化妆造型,好歹跟服装沾点边,还不用背ABCDEFG……
但所谓同行不同路,Lawrence和我一开始互看不顺眼:我觉得他叽叽喳喳没个正行,他觉得我假装严肃惺惺作态。谁也没想到,让我们这对初逢冤家化干戈的,是聊封建迷信八卦算命——那次,我了解到他此生有两个爱好,一是买买买,二是算算算。没有他不知道的商家,也没有他不知道的相士。
谁要说算命都是骗人的,Lawrence就拿自己的经历极力反驳;谁要是说他穿得稀奇古怪,Lawrence就说我这都是名牌,你不懂。
实际上,从来北京第一天,Lawrence的内心就是恐惧的,他家里不富裕,离开前他跑到美发厅染了个橘红色的头发——这是当时他给自己准备的进军时尚行业的最大的行头。为此,他找他妈要了80块钱。结果一进校门,他觉得自己土死了,倒不是因为其他同学的打扮多入时,主要原因是他那个铁蛋式的中文名字,让大城市里一口字正腔圆北京话的班主任那么一念,和这凤凰涅槃似的发色太不搭调了。
从毕业、去商场做化妆品柜台销售,到求爷爷告奶奶给有名的化妆师做助理,再到有编辑单独约他拍片……800块的底薪、300块的劳务费,1000块的劳务费……五年的时间内,“铁蛋”变成了今天的Lawrence——我总和他开玩笑,瞧,今天这拿1000,后天那拿5000,一个月下来拿把刷子抹点化妆品左叫一个亲爱的右喊一个宝贝的可骗了不少钱了。
“我这都是血汗钱,你试试一年365天都要猫着腰给人化妆,还得陪人聊天,哪怕眼皮子都快掉下来成假睫毛了。”Lawrence白眼一翻嘟囔着——叫人看了可真讨厌呀!
但Lawrence攒不住钱,有一次他说救急,问我借8000块。
“8000块你都没有啊?你三十的人了!”
“我不攒钱你又不是不知道。下个月我那几个活儿的钱到账了就能还你。”想来也是,从I.T、连卡佛到Joyce,Lawrence都是常客;从东京、巴黎到米兰,Lawrence凭着和汉语拼音水准持平的英语,照样买的昏天黑地。但他不爱网购,因为看不懂。
我虽然不敢恭维他的衣着品位,但却不敢小觑他的衣柜。那是一柜子的黄金白银啊!除了衣柜,Lawrence缺乏基本的起居常识:放在茶几上的电饭锅里,一个造型用女模人头赫然矗立其中——他说那是给学生上发型课用的道具。
Lawrence的毛病不少,但向来守信用,而且也守得起信用。转月一到,8000块就还给我了。
“你猜我拿去干什么了?”
“猜不到。”
“6000块买了Marni的一个包,2000块我听我师傅的话,拿去放生了——这月买超了。”
“你可真要命。这叫救急!?”我有点生气。
“那个包就剩一个了,不买就没了。”在他来看来,这的确是头等大事。
“你买那么多东西,不能克制一点吗?你也不是小孩子了……”
“这就跟算命一样,花钱买个盼头——我们这行,起起伏伏不稳定,谁知道未来会怎样?我长得不好看,又没别的本事……”相识这些年,遇到Lawrence这样的沮丧还是头一次——不过不必担心,他的低潮期比Zara每周上货的间隔还要短。
没有可以救命的存款,没有可以套现的房产,没有傲人的学识,没有可以相依的爱人……Lawrence算卦,算他这唯一的手艺能让自己买多少;Lawrence狂买,买一身皮相换来的希望。
哪怕希望渺茫。
•
•
•
▌
Simone
年龄:29
职业:广告公司客户经理
月收入:1.4万
房租:无,和父母同住
依旧引起销售热潮的Kenzo x H&M
我和Simone是因为媒体特卖会认识的。
Lawrence提醒我,这家伙认识不少公关和编辑,目的就是蹭品牌和媒体折扣。
和Lawrence不同,Simone为人要讨喜得多,他热情、人脉广泛,谈吐风趣又懂得分寸。基本上就算你不喜欢他,也定不会讨厌他,同时也不好拒绝他。一顿饭刚吃到一半,你已经想赶紧翻出微信的二维码扫描添加联系人功能,而且脑海里想着:既然我和Simone是朋友,那我该为他做点什么呢?答案很简单。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Lawrence讨厌Simone的原因,他从来不让对方用自己的VIP折扣。
在Lawrence眼里,Simone的样貌、学历、工作、家庭,性格样样比他好,“蹭折扣”是唯一的弱点,也是最大的把柄。
“还好吧,他也没缠着要,都是话赶话赶上,而且每次他都请我们吃饭。”Lawrence更讨厌Simone了。
但后期我们发现,这俩个人并非没有共通点,只不过相比前者,Simone的购物狂躁趋于另一种病态。
优衣库、H&M等高街品牌和奢侈品推出的联袂系列、各品牌针对员工和媒体的内部特卖、双十一、亚马逊、购物中心满额返卷、新iPhone发布、外出旅行时针对国外游客的折扣、退税优惠以及大大小小的节日……Simone的一年是跟着商家的促销日程度过的。为此,他甘愿排队、守在电脑前熬通宵、默认Lawrence的侮辱和行业内人士“蹭”关系,在重度雾霾的天气里驱车十余公里跑去正在促销的商场……
“不然干什么呢?”Simone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备战。
“买东西什么时候都可以买,何必非得凑这个热闹呢?其实有些东西根本没便宜啊,根本就是临时涨价又调低价格……”我问。
“大家都在买,而且一到这个时候同事、朋友之间的话也多了,有的可聊了。”
Simone还说一到购物季,自己和女朋友连吵架的次数都减少了。
在社交媒体和全民狂买时代还未正式到来前,Simone是个不折不扣的悬疑、历史小说迷——作为丹布朗的忠实读者,他对《但丁密码》这部电影早已是望穿秋水,但实际看下来后,却大失所望。
“我看睡着了,我都记不得这是今年第几次在电影院睡觉了。”对Simone而言,如今和女朋友看场电影,不如窝在家里刷手机:淘宝、亚马逊、Farfetch,还有从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看来的品牌特卖会、商场打折信息……Simone绝对算不上有钱人,但刷手机的过程起码不会让他打瞌睡,哪怕什么都没买。
“他这种人,买的都是垃圾,也不管合适不合适自己,我都替他感觉钱花得冤枉,买一堆打折货到最后什么都留不下。”Lawrence仍旧对Simone充满厌恶。
“因为空虚吧,其实大家都一样。”
进入11月份,又到了Simone惯例的购物大月,除了双十一,Kenzo和H&M推出的联袂系列已经提前预热了他的亢奋心理。
“不然做什么呢?反正这些东西也不是很贵……”Simone再一次用同样的答案解释他的行为。
购物治百病——治好了Simone的空虚,却也让他得了另一种病:
不知空虚。
•
•
•
▌
妮可
年龄:24
职业:助理采购专员
月收入:8000元
房租:2700元
妮可近年来迷恋的日本文具、生活方式类品牌Clastrum
我和妮可是因为工作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