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
读
:
从初入行时做《超级访问》的懵懂浅尝、再到《中国星跳跃》、《女神的新衣》、《BTV2017跨年晚会》及《跨界歌王》的游刃有余,导演宫鹏伴随着中国电视行业的成长一路高歌猛进。蓄积无限能量后,他用磅礴的创新力量与合伙人刘燕共同创办羽丰传媒,以此缔造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
纯属巧合做了传媒人,
却用“玩”的心态做电视?
就如同电视里的常见剧情,宫鹏初次进入电视行业也源于一场“意外”。曾是体育特长生的他,对自己的职业预判却是当律师和学新闻,如此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规划似乎也在隐喻着宫鹏即将成为电视“怪才”的可能。
“大学毕业一直没有工作,正好家乡的电视台在招聘,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考了主持。去了之后人家让我写篇稿子,但我不知道什么叫稿子,所以就从体育的角度出发写了一篇关于做体育节目主持人的文章,然后就被录取了”,宫鹏轻描淡写地讲述自己的入行经历。
体育特长生出身,却以主持人身份开启传媒人生,宫鹏就这样用一次偶然的意外结下一生难解的情缘,在传媒行业摸爬滚打走过了近20年的光阴岁月。
初次进入电视行业,宫鹏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猎奇心理,他说道:“我每天都在研究摄像机怎么用、如何用光、如何用镜头,但我觉得这些还不够。”
在经历了一系列新事物的洗礼后,宫鹏愈发觉得作为一位传媒人不应只有一技之长,在人员更迭速度飞快的电视行业,自己更要学会剪辑、特效、配音、策划等各种技能,成为真正意义上“一专多能”型人才。所以求知若渴的他在不仅九个月的时间里疯狂自学摄制、灯光、剪辑、后期等干货;更两次去学校进修学习,为后续的电视制作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凭借着对做电视的热爱,宫鹏跨界成为策划、导演、制作人,更深刻意识到电视是“玩”出来的,他称:“玩电视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你要把每天接收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转化出去。”
作为一个成熟的导演,宫鹏一直遵循严密的思维逻辑和环节控制力做电视,以至于他至今都不是一个量产的导演,他坦言:“人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放空的时间,不能疲于奔命地做项目,如果这样做项目会把自己做死在里面,我需要时间重新思考去获得一个新的认知。”
所以,不工作的宫鹏就会自驾出行,去外面的世界找寻灵感;或是静心阅读书籍沉淀内心。在电视市场风云诡谲的当下,宫鹏作为一个不量产的导演着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但细究他做过的电视节目,无论是《女神的新衣》、还是《跨界歌王》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都呈现出特定的、具象的意义。
创办羽丰传媒做“大脑”公司
涉足儿童剧市场让情怀落地
身兼多个身份,跨越多重领域,宫鹏在“玩”电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同于年轻时北上拓疆的气盛心态,现如今的宫鹏内心蕴含着一种别样的情怀。“有点累了,不想永远只做一种模式的节目”,骨子里的冒险基因又一次促使他超越自己,不仅与好友携手创办羽丰传媒,更是首次涉足儿童剧市场。
创业之路必定艰险,而宫鹏的创业生涯则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首次做项目,没有专门工作室的宫鹏领着几位同事在简陋的地下室干活,而这间得之不易的地下室其实就是一个已经堆满杂物的库房,艰苦的条件自不必多说。
如果说第一次遇到的都是不足挂齿的小困难,那第二次则可以用凶险来概括。在大型直播晚会中观摩学习,却经历了总导演因故缺席、临时更换节目等突发状况临危受命成为导演,而这一切对于没有任何晚会经验的宫鹏来说,注定是一场硬仗。
“一个月的时间里从北京带了几十号工作人员过去,参演人数2000多人,我都要疯了!演出前一晚被通知有一半的节目要整改。由于直播当天的安检过严,第三个节目之后的演员无法入场,所有节目的顺序都要调整。”
那场惊险刺激的直播晚会至今仍让他感概万千:“最后一个节目播出后我就摊在了地上,经历过这件事后我觉得没什么可怕的了。”
正是宫鹏对失败的无惧无畏,才使得而今的羽丰传媒一往无前,所向披靡。谈及公司定位,宫鹏解说道:“公司想成为一个有自主创新菜的餐厅,可以把我们能力强的东西释放出来,让客户主动找到我们,珑瑞羽丰就是一个典型的‘大脑型’公司,‘大脑’把关总体,团队拿捏细节。”
努力尝试、不留遗憾,在荆棘之路砥砺前行的宫鹏又一次勇闯未知领域,首次涉足儿童剧市场。戏剧演出对于儿童的成长和人格的培养却是不可或缺,当下中国儿童群体的数量不断扩大,但针对儿童戏剧的演出却少之又少,更不必说良莠不齐的内容与质量。
凭借着心中的热爱,即使亏钱也要为儿童打造一片绚丽的蓝天,宫鹏坦言:“所有的投资全是自有投资,没有做任何的资本运作,一年几百万的费用是往里面扔,第一是因为自己喜欢,第二是想做好玩的东西回馈社会。”
用情感浇灌作品,用情怀触动心灵。作为入行近二十年,见证电视行业风起云涌的“老人”,宫鹏一直用谦逊的内心行走在路上。“中国人特别能吃苦,我们应该做出很好的东西出来”,他最后说道,目光中透着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