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我逐渐成为自我颠覆方面的专家。辞去华尔街高管工作之后,我创业了几次,然后与他人共同创立了两家投资公司,后来又转型成为作家和演说家。如果说颠覆职业生涯会有许多问题,最大的障碍也许是“能不能”的问题:“我能承受改变吗?”某种程度上,答案取决于你以事业的名义而从事的工作。
每次我们买东西,都是在雇用产品或者服务来满足需求,来完成一项“工作”。我们想要完成的每一项工作都包含了功能因素和情感因素,极少有例外。以买房为例,拥有栖身之所明显是一个功能需求,但是除此之外,如果你还要花费数小时在后院建一个花园,那么其中就包含了情感工作。
职业同样如此。在功能方面,事业能够为你负担三餐、支付孩子的学费、供你安享晚年;而在情感方面,从事自己喜爱工作会带来满足感,也会因为拥有的头衔而带来声誉。两个方面你都需要。我看到有人一味情感用事而忽略了理性,在没留后路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全新的职业道路。另外,还有人太过为钱担心,即便在安全很有保障的条件下也不敢跳槽。
一位男士告诉我,在从事IT行业二十年后,他感到很厌烦,正思考下一步做什么,但是他似乎无法坚定意志来尝试新事物。原因是什么?他最初的回答是财务安全或者说是缺乏经济保障。但是他算了一下,发现自己的净资产足够未来十年不工作,然而他仍然不愿意冒换工作的风险。这让他意识到问题不是“我能承担尝试新事物的风险吗?”,而是“为什么我不愿意?”
即便情感上正确、经济上合理,如果你很难想明白自己为何还是不愿冒险,那么不妨考虑一下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提出的“五个为什么”。该方法探索了某一特定问题的因果关系,试图找出失败的首要原因。“五个为什么”源自对解决问题所需多次迭代的经验观察。虽然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产品失败后找出问题根源,但是也可以用来理解为何你为了换不换工作而如此挣扎。
为什么1 “我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为什么2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为什么3 “我总是在工作。”
为什么4 “我知道如何工作。”
为什么5 “我的工作就是我的身份。”
现在,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
寻找到新身份,可能是你所做的最恐怖的事情之一。然而,一旦知道金钱问题掩盖了自己不情愿的真正原因,你就能够尝试新事物了。
但如果真的是钱不够呢?梦想可能是辞职的发动机,但钱才是推动梦想的汽油。在IT行业,软件新版本运行情况未知时,放弃旧版本不合理。所以,在淘汰现行软件之前,软件工程师会并列运行两个版本。同样地,你也可以兼顾新、旧职业。
《纽约时报》畅销书《安静》(Quiet)的作者苏珊·凯恩一直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是她先把梦想放在一边,做了些更实际的事情——她成为了一名律师。33岁时,苏珊想要辞职,而由于自己不是“勇于放弃A来做B的人”,所以她决定创造另一收入来源。她建立了一家小型咨询公司,培养人们谈判的技巧。如今,苏珊的生活以她热爱的写作为中心,而不是工作;她无需担心如何付账,也可以自由写作。
另外,让新职业暂时变成副业几个月甚至几年,可以让你多感受一两个梦想。允许自己尝试一些看似大胆、不靠谱或者吓人的事情。如果你知道此时应该做出改变却没有行动,那么你追求新事物的精神力量会逐渐减弱。其实,无论你变或不变,风险都是存在的。
同时,经营新、旧职业听上去很好,但却是一场艰难的心理游戏。人们倾向于非此即彼的范式,比如开关打开还是关闭,我们在里面还是外面。所以出于习惯,我们总是倾向于问自己“坚持现在的职业,还是找一份新工作?”事实上,我们该问自己“我怎么坚持现在的工作,同时培养一个新事业呢?”
如果大脑试图诱惑你进入“走或留”的二元思维,那么你要记住,比起毁掉脚下的桥梁,不断修炼自己新事业所需的行动、教育和联系,才能让你最终收获功能和情感两个方面的最佳体验。
Whitney Johnson是 Disrupt Yourself: Putting the Power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to Work 一书的作者,近期作为世界领先的管理思想者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50大商业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