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法律评论
一个有态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法律专业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民商法律网  ·  2024年11月数字法学月鉴|前沿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以赛促训 以训提能 以能强基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因爱而起的纠纷也因爱而化解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十年磨“知剑”,让创新创造迸发更强动力 ·  2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暖心调解 安宅有方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法律评论

第九届中国法社会学年会 | “传承与创新:数字时代的法律社会学

中国法律评论  · 公众号  · 法律  · 2024-11-07 06:06

正文


2024年11月2日,第九届中国法社会学年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主题为 “传承与创新:数字时代的法律社会学”

本届年会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理法史研究中心(暨社会法与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交大法学》编辑部和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开幕式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副院长泮伟江主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程波致辞,他代表学校向年会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中国法社会学年会作为法律社会学领域的学术盛宴,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法律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研究相互交融、协调发展。他表示,近年来,北航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推动学校向数字化时代不断迈进,本届年会主题鲜明,紧密结合当下数字化时代背景和学校发展需求。期待各位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交流、分享真知灼见、加强互动互信,为我国数字化时代法社会学发展提供智慧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季卫东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法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构成法学领域的中心议题,法社会学研究必须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实现研究创新。重新挖掘法社会学经典理论的时代命题,重构符合数字时代架构的法律范式,势必对我国法治现代化与数字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期待本届年会围绕这一议题展开有益的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法学院院长张志铭指出数字化已经深刻影响甚至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法社会学面对数字技术对法律社会的影响,应该予以关注,本届年会的主题“传承与创新:数字时代的法社会学”是一个“应景、迫切、厚实”的话题。

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法学院院长左卫民认为,年会主题抓住了时代的基本特征,数字时代法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法社会学研究者的时代主题,本届年会的主题作为今天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核心值得肯定,期待年会的讨论可以引领中国法社会学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周友军代表北航法学院致辞。他表示承办此次法社会学年会是北航法学院紧扣时代命题、学习时代经验的好机会,感谢学校和学界同仁对学院发展的关注和支持,相信本届年会能够扩展中国法社会学视野、提升中国法社会学研究水平。








大会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第一单元主题为“法社会学的根基与传承”,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程金华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卢建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田耕、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拥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涛从刑法学、民法学和社会学视角切入做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第二单元主题为“法社会学的发展与创新”,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侯猛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胡凌、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伍德志、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于晓虹、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张国旺做主旨发言。








会议分论坛








四个分论坛在八号楼和如心会议中心同步开展。与会嘉宾分别围绕“法的实证研究(偏质性)与理论研究专题”“法律实证研究(偏量化)专题”“数字法学专题”“数字时代的系统论法学”四个主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学者深入讨论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大会闭幕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