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夜读|一个人的底气,藏在读过的书里 ·  9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哪吒2》杀疯了!有望破影史纪录 ·  3 天前  
凤凰网财经  ·  史上最强春节档,谁家口碑崩了? ·  4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DeepSeek vs ChatGPT,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创新高的90亿人次,今年的春运有何不同?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1-27 08:20

正文


点击图片▲立即了解


“今年铁路5.1亿人次的运力,比去年又增长了5.5%,也就是差不多用40天的时间,把美国+俄罗斯+韩国的全部人口都搬运了一遍。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12306四天崩了3次,感觉车票比演唱会还要难抢啊!


“提前10天高速就堵上了,到底谁在放假啊?”


从1月14日开始,2025年的春运正式拉开帷幕,为期40天。


相比2024年,今年春运提前了12天,假期长度也有了微调——不同于往年的元旦放3天、春节放7天,这次是我国首次执行元旦放1天、春节放8天制度。


然而天公不作美,1月25日至27日的返乡高峰,一场大寒潮席卷了几乎全国所有省份。此前的晴暖天气急转直下,迎来剧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局部地区累计降温达到了20℃,数十条高速和新疆等地的多条铁路被迫停运。


据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约7%,再创历史新高。90亿的数字,比全世界总人口还多10亿,无愧于“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动物迁徙”。


其中,公路、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72亿人次、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将创下新高。


旅客已坐上高铁列车等待出发


那么,除了我们已习以为常的“抢票”“堵车”冲上热搜之外,今年的春运还出现了哪些新趋势和趣事呢?




买票流


每到春运,一张张小小的车票都是千万归乡人的牵挂。


今年铁路5.1亿人次的运力,比去年又增长了5.5%,也就是差不多用40天的时间,把美国+俄罗斯+韩国的全部人口都搬运了一遍。


如同往年,12306系统持续面临着超大流量访问的考验,尤其是在一些热门方向和车次的开售点,会出现访问流量瞬时激增的情况。

从1月10日早上9时起的3分钟内,12306App每分钟登录访问量达到三天前的7倍,是去年春运同期的10倍。

1月11日,售票量突破2155万张,创下了历年春运单日售票的历史纪录,平均一分钟售票近1.5万张。同日,12306的风控系统还拒绝了近4000万次异常登录——正是这些异常访问,耗费了大量资源,导致了线上的持续繁忙甚至“崩溃”。


据铁科院介绍,这些异常就像机器人一样,能在1秒钟内进行多次连续操作。为此,12306用了30多种风险防控措施,来识别区分“异常”,以确保正常访问不会被误伤。


铁路春运售票进入高峰期,开票即售罄


虽然官方人员没有把话说得直白,但显而易见,这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第三方“抢票神器”有关。


去年小巴曾在有关春运的文章中科普过,大家以为的抢票“科技与狠活”,不过是请了一个“数字黄牛”帮忙买票,如同官方一直强调的,12306是铁路唯一官方售票平台,从未授权第三方。


实际上到了今年,12306也推出了自己的“自动提交购票订单”服务。简单来说,旅客可以提前填写购票信息并支付票款,系统会自动排队帮他们抢票——虽然做不到完全保证成功率,但能通过大数据提升便捷,进一步限制“吹牛的黄牛”。目前,这一功能已在京、津、沪、苏、浙往返川渝的长途区段车票中开始试点。


除此之外,学生和务工人员预约购票等新功能也先后上线。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铁路里程达到了16.2万公里,同比增长了1.96%。而今年春节,铁路客座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约4%。看起来,优化提效显然是铁路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返乡流


如同以往,春运的返乡与返工潮汐特征明显:节前以特大城市、省会城市向周边城市及主要劳务输出省市迁徙为主,节后则反向流动。


从区域上看,粤港澳、京津冀和长三角三大城市群是净流出核心地区,净流出量分别达到2554万人次、2229万人次和1281万人次。再算上川渝,这四大经济圈之间的人口流动构成了六条核心人群移动通道,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中的六条主要轴线高度一致。


很显然,四大圈里的其他三大都涉及多省市,唯独粤港澳大湾区皆属广东。90亿次的流动里,广东一省就将遥遥领先贡献约11亿次,占全国总量的约12%,“外来劳务流入第一大省”的称号名不虚传。


有趣的是,这次大量香港居民选择来深圳过年吃住一条龙,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更进了一步。


春运期间,京港澳高速交通拥堵


流动5亿人次以上的省份还有3个,分别是福建(6.1亿)、河南(5.3亿)和湖南(5亿)。后两者一直是劳务输出大省,而仅有4200万人口的福建,其商贸繁荣程度或许比印象中的还要更高。

北京大学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河南省在人流潮汐变化上,明显有别于全国其他地区。一是河南省城乡间的流动总量相比2024年大幅增长;二是老乡们多在节后选择留在本地,继续参与年俗活动,不再急于返工。


这些变化打破了传统的季节性务工模式,返乡高峰也推迟到了正月廿二。同时,河南省的自驾出行比例高达90%,这些现象表明,中原地区城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镇与乡村正逐渐打破以往的孤立状态,形成了人口、经济和资源双向流动的新格局。


此外,早在除夕前10天,浙江、江西、湖南等地的高速公路就出现了大堵车,许多网友对此感到好奇,纷纷询问“怎么这么早放假”,难道大家都是提前回家的“大聪明”?


如此现象,可能与近年来“灵活就业”的趋势有关。2024年,我国灵活就业人数已接近2亿人。其中,外卖骑手从2020年的470万人增长到了700多万,网约车司机也从290万人涨到了750万——相比于“坐班族”,灵活就业群体往返的时间相对更加自由。



旅游流


今年的春运,学生流、探亲流、务工流和旅游流交织叠加,也将为全国交通运力带来一场年度大考。


春节不是过年,更是旅游旺季。相较于去年,今年游客出游意愿更加高涨,国内和出入境游都有望全面开花。若能调休,上班族可以选择“请2休11”“请4休13”的拼假模式,开启一场酣畅淋漓的出游。


2024年,也是民航全行业扭亏为盈的一年。运输周转量、旅客量、货邮运输量都赶超2019年10%以上。许多航空公司,都通过降价来吸引旅客,这股势头也延续到了春节——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112万张,同比增长37%。


购票平台显示,部分春节机票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降,比如从北京到珠海的机票,便宜了600元,还有从上海出发前往三亚、哈尔滨、成都等地,最低只要200多元,一些航线的最高降幅达到了80%。


从目的地上看,冰雪“顶流”哈尔滨热度依旧,预订再涨32%,昆明、福州、厦门等避寒游城市,也持续受到北方游客的青睐。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游客


出境游方面,更宽松的签证政策,让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四小时飞行圈”国家成为预订最热的海外目的地,许多国家的春节并不在当地的公共假期之内,因此旅游人数较少,价格波动也不大。


相比传统,小众旅游目的地的热度也显著上升,考虑到高性价比,许多游客避开了热门路线,转而追求“个性化”。比如,同样适合冰雪游的吉林延吉,机场的客流增长超过了90%,位列春运十大“黑马”机场之首。广东佛山、内蒙古通辽、安徽阜阳、山东菏泽等地的机场客流增幅也在50%以上。说不定,这些城市中就会诞生下一个“淄博”“天水”。


入境游方面,由于免签政策从72小时、144小时延长到了240小时,且新增了21个免签口岸,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3%。这意味着,今年将有更多老外在中国亲身体验春节,其中,长沙、张家界等地是他们的热门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下载小红书并玩得飞起的“TikTok难民”,也已经有部分“打飞的”来到了中国,而中美网友对账的话题下,哈尔滨文旅、文旅北京、广东文旅、安徽文旅、山西文旅、湖北文旅、四川文旅、河北文旅纷纷晒出自己大气磅礴的英文宣传片。


图源:小红书



高速流与充电流


毫无疑问,春运期间压力最大的还自驾人和高速路网。


从结构来看,90亿人次的出行中,自驾高达72亿次,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80%。


此外,顺风车、租车等方式,也成了新的出行选择。数据显示,春运首周全国顺风车需求增长近八成,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需求量最大。

如此庞大的规模,也让高速公路的单日车流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最繁忙的三天分别是返乡高峰的腊月廿七(26日,周日)、返工高峰的正月初六(2月3日)和正月十六(2月13日),其中,正月初六会成为“峰值段中的峰值”


图源:北京大学人类活动与区域治理
大数据实验室报告


与假期同步,2025年春节高速公路免费时间为1月28日(农历除夕)0时—2月4日(初七)24时,共计8天。


流量的爆发,与汽车产业的高歌猛进有直接关系。当下,全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了3.5亿辆,即平均每4个中国人就有一辆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