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据资产最前线
聚焦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化、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专业知识总结和干货分享,做您身边有价值的数据专家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安头条  ·  陕西一学校拟晋升 ·  18 小时前  
西安头条  ·  陕西一学校拟晋升 ·  18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年报】国际原油海运市场2025年展望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年报】中国对外贸易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  昨天  
896汽车调频  ·  陕西今年将建成1条高铁线!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数据资产最前线

如何理解“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可控可计量”

数据资产最前线  · 公众号  ·  · 2024-12-11 00:01

正文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然而,数据的流通与安全治理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合规高效流通使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国家数据局在 《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可控可计量”的理念,为数据的安全流通提供了新思路。

一、原始数据不出域:守护数据安全的坚固防线

“原始数据不出域”意味着数据的原始存储位置不得随意改变,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必须在数据产生的域内进行,以此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这一原则的实施,能够有效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泄露和篡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 分布式计算、边缘计算等 。这些技术能够在数据产生的源头进行处理和分析,减少了数据的传输和移动,从而降低了数据泄露的风险。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的访问权限和使用范围,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和机构才能访问和处理数据。

二、数据可用不可见:平衡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

“数据可用不可见”是指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让数据能够被合法合规地使用,但数据的具体内容不被泄露。这一原则的实现,需要借助 数据加密、数据脱敏 等技术手段。

数据加密是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使得未经授权的人员无法读取数据的具体内容。而数据脱敏则是对数据进行处理,使其在不改变原始数据含义的前提下,降低数据的敏感度,从而减少对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泄露风险。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数据的合规利用。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对数据的使用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监控。这样可以确保数据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不会超出授权的范围,从而保障数据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三、数据可控可计量:实现数据流通的精细化管理

“数据可控可计量”是指对数据流通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数据的流通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能够被准确地计量和监控。这一原则的实现,需要借助 数据流通监控、数据溯源 等技术手段。

数据流通监控可以对数据的流通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数据的流通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而数据溯源则能够追踪数据的来源和流向,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对数据流通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计量机制,对数据的使用进行准确的计量和统计。这样可以确保数据的流通和使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促进数据的合规高效流通。

四、结语

“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可控可计量”是国家数据局在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方面提出的新理念,为数据的安全流通提供了新思路。要实现这些理念,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平衡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的关系,实现数据流通的精细化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同时,还需要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作与配合,形成数据流通安全治理的合力,共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进程。

北京大学数据资产与企业数字战略研修班(第八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