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工智能汽车
高工智能平台旗下专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市场研究、媒体会议和投融资服务。我们重点关注无人驾驶、车联网、车载交互等汽车智能化浪潮。我们提供企业战略定位、品牌营销、供应链对接、投融资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理想汽车  ·  新年开新车!提车现场快乐爆棚 ·  2 天前  
比亚迪汽车  ·  我迪朋友们 | ... ·  2 天前  
电池cbu  ·  一文看懂 CTB 技术 ·  昨天  
比亚迪汽车  ·  7.98万元起,一图看懂海豹05DM-i智驾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工智能汽车

被华为挤出前三/单一客户依赖,又一家激光雷达公司“冲”上市

高工智能汽车  · 公众号  · 新能源汽车  · 2025-02-14 14:13

正文

图片
图片

车载激光雷达赛道,到底能存活几家公司?


一方面,近年来,受益于中国市场高阶智驾的普及潮,激光雷达前装需求持续攀升。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量突破150万台,12月更是单月交付突破20万台。


从整车统计口径来看,2024年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新车137.37万辆,同比增长211.78%,前装标配搭载率突破5%,达到5.99%。截至去年底,中国市场有32个品牌的88款在售车型提供激光雷达的配置选项。


另一方面,市场格局的集中化和竞争白热化,也在持续。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激光雷达的前三大供应商(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的合计市场份额超过85%,达到86.5%。其中,华为凭借问界、智界、阿维塔等车型的持续热销,挤掉Seyond(图达通)首次进入年度前三。



而在2024年,不管是速腾聚创,还是禾赛科技,都迎来了客户数量和上车规模的高速增长期。尤其是多个品牌车型的持续销量提升,带动上述两家供应商屡创新纪录。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速腾聚创自成立以来,车载激光雷达累计总销量超40万台。此外,2024年该公司更是实现车载激光雷达上车交付接近50万台。极氪、小鹏、问界成为三家主要的车企客户。


此外,早前更多依赖理想爆款效应的禾赛科技,也在2024年迎来新的客户增长点;其中,零跑、小米合计年度贡献超过13万台。该公司披露的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已累计获得21家主机厂客户超过100款车型前装定点。


其中,去年12月,禾赛科技官宣拿到长安汽车全新智驾平台的独家定点,预计订单量超150万台。同时,该公司也从速腾聚创手中抢走不少客户订单,包括奇瑞、比亚迪、广汽等多个品牌的多款车型。


尤其是各家厂商的最新一代激光雷达陆续进入上市节点,加上车企成本压力的进一步放大,头部厂商的规模化效应成为新一轮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去年底,禾赛科技宣布,激光雷达价格将在今年实现减半。降价的主要产品是用于ADAS(高级辅助驾驶)的远距激光雷达产品ATX,售价将低于200美元。


“ATX售价低于200美元的前提是实现大规模出货。价格降低并不会降低利润率,反而会推动激光雷达需求的增长。”此前,禾赛科技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然而,产品单价的持续下降,仍在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禾赛科技交付ADAS激光雷达同比增长220.0%,全部激光雷达交付同比增长182.9%,但对应的季度整体产品收入仅增长18.1%。如果按照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交付量口径粗略测算,该公司的激光雷达单价同比上年同期下滑接近50%。


而在去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速腾聚创也正式公开亮相新一代中长距激光雷达MX,低于200美元的成本也成为这款产品的标签之一。这个数字,相当于把现有主力交付产品的价位,再往下降50%。目前,已经拿到多个项目定点。


这也意味着, 价格竞争将是推动新一轮激光雷达市场放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尤其是高阶智驾逐步从30万元以上车型市场向20万元甚至是10万元区间下沉,激光雷达成本压力也是持续上升。


同时,激光雷达仍处于技术迭代的窗口期,各家厂商的研发投入以及非汽车领域的业务开拓,对资金要求仍处于高位。 以速腾聚创为例,2023年研发开支达到6.35亿元,较2022年增长107.6%;去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仍高达约3.1亿元,尽管同比增速放缓至27.2%。


考虑到一级市场融资趋于疲软,以及前期估值普遍较高等因素,寻求二级市场融资(早期投资者也寄希望于退出获利)成为激光雷达公司的阶段性目标。此前,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已经分别在美股和港股完成IPO上市。


2023年8月,Seyond(图达通)曾拿到了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文件,并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不过,基于各方面的因素,该公司还是选择了绕过IPO复杂的审核流程,并为了争取最大幅度缩短上市周期和降低门槛,最终改为港股借壳上市。


2月12日,该公司正式对外披露港股借壳上市(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申请材料,各方议定公司估值为117亿港元(截至昨日收盘,速腾聚创在港股最新市值为169.4亿港元),同时,多家机构已签订5.51亿港元认购协议。


公开材料显示,2023年,Seyond交付总计超过147,000台车规级激光雷达;其中,蔚来汽车是最大的单一客户,截至报告披露日,蔚来品牌旗下九款车型搭载该公司的激光雷达方案。


同时,深向(DeepWay)、嬴彻科技及陕重汽是该公司的商用车客户,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已获得另外六家主机厂及ADAS、自动驾驶方案公司(包括宏景智驾、挚途科技、Pony  AI、易控智驾等)的项目订单。



在产品方面,Seyond主要有三个系列。其中,猎鹰系列就是蔚来搭载的方案,属于超远距(探测距离最远可达500米,对于10%反射率目标,探测距离可达250米)定位,也是目前公司主力出货产品。


灵雀系列,则是中距离紧凑型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最大探测距离为250米,对10%反射率目标的探测距离为200米),针对城市中低速应用场景。其中,灵雀E方案已获一家中国乘用电动汽车制造商定点,并将于今年开始量产交付。灵雀W方案,则主要供货蔚来的换电站,同时,也搭载于蔚来最新旗舰车型ET9。


其中,猎鹰系列采用的1550nm光源模组,主要由第三方供应商提供,成本相对较高;相比而言,市场出货量占较大份额的905nm,成本相对较低,且大部分厂商以外购元器件自行组装模组为主,成本优势更为明显。灵雀系列正是基于905nm光源,也是应对价格竞争的产品策略调整。


而原本面向非汽车应用场景的捷豹系列(300线远距离图像级激光雷达) ,由于下游客户产品升级,自2024年开始终止销售,后续需求也转向猎鹰及灵雀系列。从销售数据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猎鹰系列占比仍高达97.7%。



在产品售价方面,相比于几家同行,Seyond的前装猎鹰系列的销售价格为703美元(远高于同行),相比于上年同期下降12.56%(远低于同行); 一方面,或许是因为蔚来车型售价较高,成本空间较大;另一方面,蔚来汽车旗下蔚来资本也是图达通最早的投资人之一。


此外,售价的偏高(高出同行至少50%),也让Seyond“勉强”登上前三席位。按照第三方机构为该公司提供的数据背书,截至2024年9月30日,2024年度内已交付约17万台车规级激光雷达,以销售额计,于全球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三。



但即便如此, 该公司的产品毛利率仍为负数,去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5.2%,主力产品猎鹰系列毛利率则为-15.7%。 相比而言,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的毛利率早已经转正。


这背后, 核心因素还是「主要依赖单一客户」。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作为该公司最大客户的蔚来汽车,贡献收入占比持续上升,分别为88.7% 、90.6%及92.4%。


相比而言,早期同样是依靠小鹏、理想实现「从0到1」规模化突围的速腾聚创、禾赛科技两家激光雷达同行,如今已经进入从「1到10」的阶段,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已经基本解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