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教育思想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下属自媒体,旨在通过传播教育常识、更新教育理念、发起教育讨论、发现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与社会大众一起追求好的、理想的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发布  ·  通知!考试时间定了 ·  昨天  
成都本地宝  ·  终于官宣!成都多场大型演唱会定档! ·  3 天前  
成都发布  ·  早安,成都!新闻来了 ·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即将上线!成都5000万消费券来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教育思想网

如何培养一个自驱型孩子?儿童心理专家陈默给出了9大忠告

教育思想网  · 公众号  ·  · 2024-08-31 09:02

正文

陈 默

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聘督导



为什么你给孩子安排得越周到,孩子却越不领情?


为什么你一提学习,孩子就闷闷不乐?

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激发出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

今天分享儿童心理专家陈默老师的一篇文章,比较全面,也许可以给家长一些思路。



家长需要关注的五个问题


1. 孩子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孩子生理迅速发展时,心理会有变化。

试想,当一个男孩子长得跟爸爸一样高,他心里会怎么想:嘿嘿,你敢打我吗?

再比如,特别瘦的男孩和特别胖的女孩,他们平时的苦恼可能就来自于体型。

这时候家长注意千万不要对孩子体征进行评价。

比如:“我家女儿哪都好,就是眼睛有点小。”

对男孩来说,头面部特征越早趋向于成人就越有利,利于他定下来,在同龄人中有领袖潜质。

但女孩则相反。

一个男孩子学习很好,但是掰手腕掰不过别的男同学,他就可能心情不好,觉得女孩子会看不起他。

所以家长如果知道孩子在苦恼什么,就可以和他说:

现在这个时代,学习能力更重要,你的学习能力很强,完全值得骄傲。

2. 一个“女朋友”是不够的,要多交几个

很多家长在初中就担心早恋。

早恋这个概念,其实是没有的,是不是没拿工资的恋爱都叫早恋?

家长放心,在这个年龄,孩子是恋不起来的,但高中生会,你别看就差这3年。

但是,孩子会模仿。

那家长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这么和孩子说——

“孩子,你这个年龄就是要学习社会交往的。


告诉妈妈,你有几个好哥们?”


“我哥们多了,七八个。”


“异性朋友呢?”


“一个。”


“怎么才一个?!不行,妈妈希望多几个,你现在就应该广交朋友。”

这样说的好处是,孩子把交朋友当成应该做的事。

男孩子如果和多个异性朋友交往,啥事都不会有。

女孩子进入这个年龄,妈妈一定要做一件事,这件事非常重要——告诉孩子,如何防止别人性骚扰。

比如告诉女儿,当她和一个异性在一个房间里,无论他是谁,都不能让他身体靠近你!

你身体的一些部位,别人是不能碰的,穿内衣的部位,如果有人碰,一定要大叫把他推开。

如果把这个事教好了,男女孩子交往不会有事。

3. 记忆容量的巅峰期,该怎么鼓励孩子阅读?

人一生中记忆容量最高的时期,是在青春期。

那么,请一定鼓励孩子阅读!怎么叫鼓励呢?

“你不要玩手机了,不要玩电脑了,多看看书好不好!”

这不是鼓励,孩子会很反感,觉得你喜欢看书,我就喜欢玩手机,这怎么了?

家长应该说:

孩子,人的记忆容量最高峰是在青春期,看的东西一生不忘,像爸妈这个年龄,看的东西前看后忘,我们有时候记得的,就是青春期时看的东西。

所以爸妈希望你多多阅读,对你一生都有好处。

4. 你没想到,孩子长大的阻力就是父母!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点就是波动非常大,因为激素分泌,内心非常躁动。

国外的做法是给孩子大量的体育活动,让他去释放。

可是我们的孩子,和成年人没什么区别,就是坐着,顶多一星期两节体育课。

躁动一旦被压抑了,不是个好事情,它一定会找个出口要出来的。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经常是两个极端:有时很兴奋,有时很低落抑郁。

背后的原因,是进入了 “第二反抗期” (第一个反抗期在两三岁)。

两个反抗期,都是为了寻求自主,第一个是追求身体自主,第二个是追求精神自主。

在这个年龄,社会已经把孩子看成大孩子了,他自己也要去寻找这样的心理确认。

人长大是一个命题,但长大是很难的。

父母一直是孩子长大的阻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只是你自己都不觉得。

很多独生子女的问题,都是因为父母不允许他长大。

长大的最高标志是什么?是选择。

理论上,0—6岁的孩子,父母控制;6—12岁,共同控制;12岁后,孩子自己控制。

可是在中国可能吗?我看30岁的儿子都是60岁的老娘在控制。

“长大”是必须,你让必须的事情完不成,一定会有麻烦的。

当一个人感觉不到环境是允许他长大的,他能做的是什么?抗争!

必须打这一仗,让他长大。

那么麻烦来了——

家长说东,孩子说西,家长这时候用强力让孩子往东的话,你放心,你打不过他的,我见过太多例子了。

聪明的家长是既不说东也不说西,而是说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吧。

孩子一定会选东,因为他知道东是好地方,他之前不选东是因为你选了东。

除了硬反抗的,还有软反抗的。

孩子不跟你直接反抗,但是他就像熄了火一样,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还有不硬抗也不软抗的,就是转移,天天打游戏,睬都不睬你。

所以,不要和孩子打这个仗,你一定输。

如果父母是沉重的水泥板,压在孩子上面,孩子要长大,他穿不透水泥板,就一定会长歪。

放手让孩子长大本来就是我们的目的,但很多家长道理都明白,做起来很难。

所以提醒妈妈们,一定要跟着孩子一起长大,在这点上,爸爸们往往做得好一点。

5. 孩子的同伴关系几乎是“致命”的

我用的词是“致命”。

他可以为这个东西去死,可以为这个东西不上学,很正常,你不能理解的。

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他是通过把同伴对他的评价综合起来,认识他自己是谁。

同伴对他的评价权重占70%,你对他的评价不重要的。

我们有时候会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犯错误。

比如孩子交了一个朋友,很要好,你问:

“你这个朋友成绩怎么样?”


“我们班倒数第二。”


“儿子,不要和他玩了,没有好处的。”

有的老师也会这样处理,但这样不会有好结果。

应该怎么做呢——

“你这个朋友成绩怎么样?”


“班里倒数第二。”


“儿子,是不是哥们,是哥们就拉人家一把。


你第二名,他倒数第二名,多帮帮他,都是前五名了,不是很好吗?”


孩子帮助朋友不等于自己也复习一遍吗?小孩子教小孩子效果很好的。
所以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同伴关系,它非常重要, 高兴不高兴是它,愿不愿意上学也是它。


孩子脑中的四个问题


有一次我到一个学校,问初一一个班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
有回答“为老妈”,有回答“为教育局”。
家长说平时都是给他讲的,竞争这么激烈,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才能上好大学,毕了业才能有好工作,有好工作才能过上好日子。
孩子问那什么算好日子呢?家长说大概是有房有车吧。
孩子说那现在就有房有车了。
所以中国人从来说不清什么是好日子,大概就是比邻居好的日子就叫好日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脑子里有4个问题,如果你战胜了这4个问题,孩子将爆发出非常强的学习的动力——
1. 学习有什么意义?
读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时候反而就是无欲则刚。
你给孩子说,地球上有人和动物,你看看猫过的什么日子?
一千年前猫怎么过现在还怎么过,可人不同。
人过的是创造性的生活,因为人会学习,大自然给了人的大脑就是用来学习的,课堂学习是狭隘的一部分。
你不学习也可以啊,那跟猫狗来到这个世界是一样的。
2. 学习有什么用?
课堂学习就是在训练思维,思维训练到一个高的水平,怎么看出来呢?
你到乡下去,找个跟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太婆,提一个同样的问题,这时候就看出差别来了。
我会三角函数,会解析几何,懂得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这两个老太婆让你带一个回去,你带哪个呢?
3. 不是不想学,可是学习太苦了,怎么办?
孩子,苦是情绪,感觉是想法引起的,不是事情引起的。
要改的是想法。
比如,有个人请你和一个和尚一起吃饭,桌上全是蔬菜。
和尚一看,觉得这个人太尊重我了。
你一看,什么意思,请我吃个饭全是蔬菜!
同一件事,就是因为想法不一样,两个人反应不同。
人和动物不同,耕耘有收获,人就有乐趣。
没有比课堂学习更体现耕耘收获的了,这就是人的乐趣。
4. 某某某小学没毕业,现在是亿万富翁,怎么说?
发财是特质决定的,第一是投资魄力,第二要行动力极强,第三赚一百万能把四十万分掉。
小学没毕业,活得很辛苦的人更多。
人有两部分享受,物质和精神,而动物只有物质享受,家长不要把功利的东西套在孩子身上。


正确和孩子沟通的四个建议


有的孩子到青春期变化会很大,爱说话突然变得话少了。
和孩子沟通,一定要讲究方法。
1. 少言
和青春期孩子沟通,话要少一点,因为他会屏蔽你,听不进去。
2. 正确倾听
孩子和你说话时,手上的工作要赶紧停下来,认真听他说,不要打断,听完之后小结一下、确认一下是不是有误解。
3. 正确询问
孩子和你说假话,一定是你没本事听真话,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讲真话要倒霉谁还讲真话?
所以家长的正确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a.问的态度是要帮助他,而不是审问他。

b.解除他的心理防御。

c.为他保密,不管说什么。

4. 聊天要共情
为什么有的孩子情愿和别人说话,不愿和父母说话?
一定是父母说话方式有问题。
和任何人聊天,一开口,一定要表达对对方情绪的理解、共情,而不是分析对错。
人人都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只要你共情他,给他力量。
如果各位家长学不会,我教你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无论孩子说什么,你就回答:


“噢,是这样啊……”、“噢,是这样啊……”


如何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长


1. 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