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关注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特别是金融行业和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数据变化。文章分析了保险行业从业人员锐减的原因,包括供给端的变化和需求端的发展不匹配。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保险行业的销售逻辑变化,以及保险行业面临的其他问题,如险资底层资产包的配置问题和高收益的分红储蓄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文章还提到了经济的体感和温差,即宏观数据和微观体感之间的差异。
文章开篇即指出全国经济普查结果,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负增长,特别是保险行业从业人员锐减,符合当前金融去杠杆和金融整顿的现状。
文章分析了保险行业从业人员锐减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供给端的变化,包括取消职业资格证要求和销售逻辑的改变;二是需求端的发展不匹配,保险的销售逻辑从拉人头转向自购。
随着保险行业销售逻辑的变化,文章指出保险行业面临的其他问题,包括险资底层资产包的配置问题和高收益的分红储蓄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
文章最后提到了经济的体感和温差,即宏观数据和微观体感之间的差异,并提到如何改善和回暖微观体感的问题。
1545个字 阅读时长:5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昨天,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公布,看下第三产业从业数据:
金融行业是唯一一个从业人员负增长的细分行业,符合这几年金融去杠杆和金融整顿的现状。
不过,统计局随后也表示:
主要是保险行业从业人员锐减。
这就有点意思了。
简单那来说下,两个原因:
1、供给端
大家知道,保险行业在2015年取消了职业资格证要求,一大批人员进入保险行业成为保险代理人。
而且保险的销售逻辑也发生了改变:
是个人就可以卖保险,卖得第一个人就是家人亲戚同事。
这不是正常的职业模式,更像是一种副业或者灵活就业,闲着也是闲着,赚点佣金也可以。
所以一度导致国内保险代理人员出现井喷。
2、需求端
跟供给端井喷的现状相比,需求端可能并没有相应的发展。
保险的销售逻辑开始出现变化:
从拉人头甚至转向自购。
家人亲戚同事都买完之后,保险代理人自己贷款买保险完成业绩拿提成,这肯定不能维系嘛,不挣钱了,自然就退出了,因为是代理模式,都无需辞职。
为什么大家不买保险了?这个问题更有讨论意义。
我们知道保险的逻辑是:
晴天造伞未雨绸缪,用当下的支出对冲未来的风险,这是有一个收益的时间和预期差的。
什么时候大家不买了呢?
两个情况:
1、当下没有条件造伞了。
2、未来短时间雨不会停。
大家更着眼于眼前了,而且即使是分红型保险,未来的兑付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可能是更大的问题。
现在不止是利率一直在下降,而且是险资的底层资产包,配置了太多的房地产相关资产。
前几年都是非银在暴雷,保险其实情况也不乐观,特别是中小保险企业,它们给的许诺往往更大,其实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一些高收益的分红储蓄产品,其实处在暴雷边缘。
之前《保险法》修订就传出:
险企暴雷资产不足以偿债的可以修改合同。
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就这样。
说起坏消息,大家不太看数据了,更在乎的是自身的体感。宏观数据和微观体感的温差是是怎么来的?微观体感怎么才能回暖,何时才能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