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Taka
~
前几天一位朋友发微信问我:
「现在很纠结,也挺迷茫的,不知道现在做的工作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
毕业几年,其实我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路摸索,过程中时而怀疑时而坚定,也积累了一些方法和体会,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件事。
Taka 觉得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
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所以无法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接下来,咱们就逐一说下这三个方面。
「
你喜欢做什么
」
我们传统的教育强调要「补短」,从小就被说「不能偏科」,要「全面发展」,所以大多数人下意识里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弱点和短板,但是其实
决定我们人生的是我们拥有的天赋和优势
。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的优势,也就找到了你喜欢做的、最终找到能让你沉下心去做的事,它能让你忽略掉工作中其他让你不愉快的因素。
关于这一点,饲主之前推荐过一个很好的测试「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
」,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本性里面的特质,帮你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另外,《九个工作谎言》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一个方法,大家感兴趣也不妨试下:
仔细考察一下自己在某段时间内做的每件事。
列一个表格,左边列出你喜欢的事情,右边列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Taka 目前也在尝试这个方法,每一周做一次,很有帮助。
另外,
对于还没有参加工作的同学来说,试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
。
Taka 建议这些同学多去试错,多去看看招聘网站上面有哪些岗位,多跟自己的学长学姐聊聊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工作,或者多去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实习。
但是 Taka 发现很多已经进入职场的同学有一个误区:
把「换工作」当作「试错」
。
这个时候,你付出的成本其实还是挺高的。
我见过身边不少人,一旦发现自己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就会觉得不适合,继而以这个理由换一份新岗位,然后干了一段时间,发现还是不适合,就又离职。
每一次换工作,几乎都要从零开始重新积累自己的职业技能。
来来去去跳槽,换了好几份不同的「岗位」,这时候你的职业技能还是只一直停留在初级水平。
那你也就只能在初级岗位上做一些初级技能的活了
。
所以一定记住:
不要把离职换工作错当成试错。
如果你已经参加工作一段时间了想换岗位,Taka 的建议是先去招聘网站看看这个岗位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去报个学习班或者买点书自己先了解一下,当然,如果你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去试着做一些自己想转岗的工作内容,看下自己是否真的喜欢。
图片来源:Pinterest
「
你能做什么 - 让喜欢变成一种能力
」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大多数刚刚开始工作的同学,是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的,
而且这个探索的过程「可能要很久」
。
如果你目前还没有找到,那么别着急放弃找,但是也别停在这埋头苦找。
而是要一边找,一边学会先把「目前手上的工作」做好,让「喜欢」变成自己的一种能力。
先来说个小故事。
Taka 前段时间去健身房锻炼,刚开始的几次训练特别痛苦,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太讨厌运动了,每次上课我都想夺门而出。
但坚持把「核心部分的训练」完成之后,
我开始慢慢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
,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没那么容易感到疲惫,工作效率也高了。
特别是每次跑完步,都能感受到村上春树在他的书中所描述的那种感觉:
当你不顾一切地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感」油然而生。
从那时,我开始明白了一个道理:
很多事情都是在你投入了努力之后,才会感受到趣味和喜欢的
。
我们的工作有时候也是这样子吧。
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不适合现在的工作,有一个深层次但是又不愿意承认的原因就是「
自己缺少对工作的掌控能力
」。
换句话说,就是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发现自己难以应对。
人很难喜欢上自己觉得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容易带给我们焦虑和挫败感,严重的时候还会让人产生自我怀疑。
但是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因为对一件事情很感兴趣或者适合,所以才能做好。
恰恰相反,是因为做好了、有了掌控感、有了来自外界的认可,才会喜欢上这件事情
。
想象一下,你在工作中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处理工作的时候游刃有余,你的工作表现也很出色,同时,你能得到肯定,这些其实都会增加你在工作中的满足感。
图片来源:Pinterest
「喜欢和适合」是「能力」的副产品,它是可以培养的,
而「正反馈」是最好的培养方式
。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起她刚刚工作时候的情况。
那时她放弃了直博的机会选择了一份数据分析师的工作,刚入职时,因为自己是非专业出身,加上之前接触的项目机会少,所以她内心还是很紧张的,一时间觉得是自己适应不了,怀疑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进入这个行业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后来她意识到「
不应该在这条路的起点,就否定自己。
」
所以她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
每天一早到公司,就给自己列出今天要挑战的5个工作内容,这些原本都是她惧怕的工作内容,但是现在她开始逐一想办法解决。
慢慢地,她能感受到一些变化:
带她的同事开始夸奖她最后输出的报告很好,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也顺利了不少......
每一次完成一个项目,她都对工作有了更大的动力
。这一个个小小的正反馈,让她成长很快。
所以先把手上的工作做得最好,慢慢地精通,从里面找到一种精通感,这个时候「喜欢和适合」说不定也会慢慢出现。
「
你希望从工作中得到什么
」
人们衡量工作的标准都不太一样,有的人看重工资,有的人看重成就感,有的人看重成长机会。
这些标准,也被称之为「
职业价值观
」。
就像恋爱中对方不可能满足你所有的需求,工作也是一样,不可能每一点都是让你满意的,
你必须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排序
,明确哪些需求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不太重要的。
然后梳理出自己的「核心的职业价值观」,它是我们选择工作和做决定的一个导向。
以恋爱为例。
如果你不知道哪些是你在这段关系中的最重要的需求,哪些是无关紧要的需求,那么你自己就会特别拧巴,该妥协的时候非要坚持,该坚持的时候又让步。
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清晰的排序,知道哪些是重要的,那么将你自己的关注点放在这些核心需求上就好了。
工作中,也是这样。
假设你因为不喜欢办公室的人际关系所以有了离职的念头,但你可能并没有发现其实人际关系并不是你的核心职业价值观,你是更看重「发展机会」的。
将过多的眼光放在了你其实并没有那么在乎的「人际关系」这一价值观上,
你有可能反而失去了一次好的工作机会
。
图片来源:Pinterest
关于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
第一步:
头脑风暴出你能想到的所有关于「工作」的要素,写下来;
第二步:
你不得不划去其中的两项对你来说不太重要的;
第三步:
虽然这个时候已经比较困难,但是你不得不再划去两项;
第四步:
每一次都划去两项,重复这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