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别人的建议,千万不要当真。因为他只是不想再听了,才赶紧给你建议。
其实,对于别人诉苦、抱怨、负能量,最好的方式是倾听。
倾听的两个重要要素:
-
理解。
-
界限。
理解就是设身处地,感受他的痛苦。
然后用一根清晰的线,帮他理清楚到底怎么了。
这个不是野蛮分析。很多心理学初学者特别喜欢野蛮分析,说很多“因为……”。理解是提问,是贴着他的感受提问。通过良好的提问,让他自己说着说着清楚了。
界限就是出借你的情绪,但不要卷入你的情绪
。感同身受的目的,就是你调动那你相关的经验理解了他一部分,然后此刻你也有了这样的情绪,所以你知道怎么提问下去。
但不要卷入情绪。只理解他的那一部分就好了,不要因为自己过高的期待,调动出新情绪。
“想安慰好他”,就是过高的情绪。把自己的创伤带过来,也是卷入情绪。
没有办法理解,那就假装理解也可以。通过大量的“嗯”、“哦”就可以了。
我刚毕业那会儿,很多朋友听说我是学心理学的——其实你知道读了个大学,什么都不懂的。学的最多的词就是:倾听。
然后有个姑娘失恋了,想找我聊聊。于是请我吃饭。
我还记得那是在北京上地附近一家比较高级的餐厅。
整个过程,我就吃啊吃,她就说啊说。
2个小时后,我很满足地吃饱了,她很满足地说够了。
走的时候,她说了好多个谢谢你,我也说了好多个不客气,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