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研究的历史进程中,MSI-H/dMMR绝对不是一个新概念。之所以将其与近年来如火如荼开展的肿瘤免疫治疗结合起来,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带有MSI-H/dMMR亚型肿瘤细胞修复DNA的一些重要蛋白失去功能,使得DNA在复制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大大增加,导致这类癌细胞中出现大量的DNA突变,从而产生大量异源抗原。在外源性解除免疫细胞被抑制的情况下,这类癌细胞易于对免疫疗法产生响应。真正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 Le医生,他在2015年5月30日ASCO年会的专场上汇报了KEYNOTE-016研究结果,并在当天获得N Engl J Med全文在线发表的特权。KEYNOTE-016研究旨在探索MMR基因状态指导下的抗PD-1免疫治疗在晚期癌症的价值。该Ⅱ期临床研究纳入已经接受目前所有标准治疗后失败的晚期病例,根据MMR状态将患者分为3组:MMR缺陷(dMMR)的结直肠癌(CRC)、MMR正常(pMMR)CRC及dMMR其他肿瘤,并给予pembrolizumab 10 mg/kg,每2周给药。主要研究终点是20周时免疫相关客观有效率(irORR)和免疫相关无疾病进展生存期(irPFS)。
研究计划入组71例,实际入组41例患者(dMMR CRC 11例,pMMR CRC 21例,dMMR其他肿瘤9例)时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3组患者20周irORR分别为40%、0和71%;20周irPFS分别为78%、11%和67%;而按传统RECIST评估的ORR和疾病控制率(DCR,CR+PR+SD)分别为dMMR CRC组40%、90%,pMMR CRC组0、11%,dMMR其他肿瘤组71%、71%。dMMR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均尚未达到,而pMMR CRC组的PFS期和OS期则分别为2.2个月(HR 0.103,P<0.001)和5.0个月(HR 0.216,P=0.02)。
此后,针对MSI-H/dMMR亚型肿瘤的免疫治疗陆续展开。此次FDA加速批准pembrolizumab用于一类具有特异遗传特征(生物标志物,即MSI-H/dMMR)的成人和儿童晚期或转移性实体肿瘤患者,就是基于以下5项开放标签、多队列多部位肿瘤的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KEYNOTE- 016(58例),KEYNOTE- 164(61例),KEYNOTE- 012(6例), KEYNOTE- 028(5例),和KEYNOTE- 158(19例)试验。 Keytruda剂量为200mg,q3w或10mg/kg,q2w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最多用药24个月。
共纳入149名患者,涵盖 15 种实体瘤,均经过MSI-H/dMMR检测确认,中位年龄55岁(其中>65岁的患者占36%);77%是白人,56%是男性,ECOG PS评分36%为0,64%为1。2%的患者有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疾病,98%的患者有转移性疾病。患者治疗前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病灶平均数量是两个。84%的转移性CRC患者,先前至少接受过两次治疗,其他实体肿瘤患者该比例为53%。
根据最终结果,病情部分缓解者48人,完全缓解者11人,ORR达到了39.6%。在病情出现缓解的患者中,缓解时长逾半年者超过 78%。
除CRC外, 治疗反应良好的其他类型肿瘤患者包括子宫内膜癌(5),胆道癌(3),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癌(5),胰腺癌(5),小肠肿瘤(3),乳腺癌(2),前列腺癌(1),食道癌(1),腹膜后腺癌(1)和小细胞肺癌(1)。
实际上,在围绕其开展临床研究的过程中,Keytruda曾连续获得6项突破性疗法认定;更因数次显著改善病情而提前终止临床试验。 早些时候,这个药还曾因为联合放疗及手术,成功地临床治愈了美国前总统卡特的黑色素瘤,而成为一时热点。曾先后在黑色素瘤、肺癌、头颈部癌症、霍奇金淋巴瘤和尿路上皮癌获得适应证。
Keytruda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瘙痒症、腹泻、食欲下降、皮疹、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肌肉骨骼疼痛、便秘和恶心。免疫介导的副作用包括肺炎、结肠炎、肝炎、内分泌病和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