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nowYourself
深夜友好型公号。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内心强大的人,都很会享受孤独 ·  昨天  
壹心理  ·  有奖征集|写给做过心理咨询的你 ·  昨天  
京师心理大学堂  ·  一次熬夜,一场忘却 ·  2 天前  
易职说  ·  这样“断舍离”的人,是真聪明 ·  2 天前  
易职说  ·  这样“断舍离”的人,是真聪明 ·  2 天前  
壹心理  ·  这一个吃饭习惯,暴露了你的内心状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nowYourself

能不能让我变成一个不同的人,再和你重新认识 | 旧文回顾:如何改变人格

KnowYourself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2-24 23:59

正文


大多数人都是在“被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了”的时候,最强烈地感受到想要改变。“什么?Ta喜欢那样的男生/女生?眼光也太差了吧……”然后还是忍不住会暗搓搓地、想试试变成那个样子的人。

 

有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你是专业的你来说。Ta向我保证说Ta会改,但一个人的人格特点,真的可以改变么?”

 

研究显示,有87%的人希望在大五人格中的至少一个类别上有所改变(Hudson & Robert, 2014)在五种特质中,内向性得分高的人改变的愿望最强烈,他们希望能够变得更外向。他们认为,某种人格的改变,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开心。(回复【大五】给公号,测试你的人格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 “想要改变自己的人格”这个愿望,可能比你以为的还要常见。今天就来聊聊人格可不可以被改变,以及如何才能改变人格。



 

其实人们都不太愿意改变自己

 

尽管如上文所说,我们中有很多人都想过改变自己的人格。但Riis(2008)等人的研究发现,人们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愿意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他们只愿意改变那些和自我身份感关联不大的特质。

 

研究者在357个大学生中进行了实验:他们罗列了19种人格特点的标签。让被试对这19个标签从“与自我认同相关的维度”进行打分。根据他们的打分,研究者把这些人格特质划分为了两类:其中10项(包括友善、共情力、自信、动力、情绪恢复力、自控力、创造力等)被划分为与自我认同相关性强的特质,9项(包括机械记忆力、专注力、情景记忆、警觉等)被划分为与自我认同相关性弱的特质

 

然后,研究者让参与者看了一段报道,文中声称可以通过药物的手段,在没有副作用的情况下永久改变大脑功能,增强人格特点。然后,参与者会阅读对每一种人格特质的表述,用1-7分表示自己“愿意使用药物来改变该特质”的意愿。

 

结果表明,愿意改变与自我认同强相关的10种特质的人更少。人们比较多愿意改变那些与自我认同弱相关的特质。

 

随后,参与者被被询问“不愿意改变这些人格特质的原因”,最高的选项是41%的人认为,原因在于他们“担心这会从根本上改变‘我是谁’”

 

在另一个实验中,参与者是500名18-45岁的成年人,分成两组来阅读名叫Zeltor的药物广告,但其中一组读到的广告声称Zeltor的作用在于对人格特质进行“增强”(enhancement),它能在各方面提升自己,广告语是“变得比现在的自己更强”(Become More Than Who You Are);另一组读到的广告则说明,Zeltor的作用主要在于“开启”(enablement),它能使你更自如,广告语是“做真实的自己”(Become Who You Are)。

 

结果发现,当被试认为药物的作用在于使自己更强时,他们更愿意使用这种药物来改变与自我认同弱相关的特质,比如“专注力”(concentration),更不愿意改变与自我认同强相关的特质,比如“适应社交的程度”(social comfort)。而当被试认为,药物的作用在于保证自己能够做真实的自己时,他们则更愿意将药物作用于和自我认同强相关的特质。

 

研究者认为,这两个实验的结果都验证了他们的猜想:人们更不愿意改变那些与根本自我认同相关的人格特点。



 

但改变人格的确能让我们更快乐

 

尽管不情愿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当一种特定的人格改变,即“人格提升”发生的时候,人们会变得更快乐。

 

研究者将更外向、更宜人、更尽责和情绪更稳定(神经质得分更低)作为更健康人格的标志。向着更健康人格方向发展的变化,被称为“人格提升” (Magee,2013)。

 

Magee(2013)等人使用11104名18-79岁的成年人样本,在四年前和四年后,分别对大五人格测试得分和幸福感(well-being)进行比较,发现当神经质的得分降低,而外向性、尽责性、宜人性提高时,人们的幸福感会提高,倾向于拥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经常地感受到积极情感,以及更少地经历消极情感。

 

当外向性得分提高的时候,我们会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变得更自信和坚定;

当尽责性提高的时候,会有更好的工作成绩,更佳的工作-生活平衡;

宜人性提高的时候,会发展出更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和友情,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压力情境,关系中的冲突更少;

而神经质得分降低的时候,整体情绪更稳定,焦虑、抑郁情绪和强迫性的冲动更少。

 

不过,人格的改变并不容易。人格的稳定性已经得到普遍证明:我们都在某种“套路”中生活,而且这些“套路”往往都是在早年便已经形成,影响着我们的一生。早在出生时,我们的人格特质就已经被部分决定了——针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大约40-50%的人格特质源于基因(Dahl, 2014)。

 

Roberts和Jackson(2008)则通过fMRI核磁共振成像证明某些具体的基因表现能够影响人格形成,比如,拥有5-HTT这种基因序列的人更具有攻击性,而糖皮质激素受体更活跃的人,天生的抗压能力就更好。

 

因此,即便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体现出人格的不同方面,但在长时段内考察时,我们的行为仍然会体现出某些恒定的、一般性的特质,呈现出某种“常态”(Bem, 1974)。不过,研究显示,在常态之外,我们的人格还是处在变化中的。甚至,人格提升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达成。我们在后文中会说到。



 

人人都能经历一些人格提升的机会

 

我曾与年轻时的恋人,因为彼此对峙“我是不会改变的,我永远都不会改变”而开始了漫长的分离。和许多人在多年后回想过去恋情的感受一样,会觉得当时坚持要分开的理由其实并不成立——没有人是不会改变的。哪怕自己坚定地认为自己不要,也一定会随着时间和经历发生变化。


事实就是,在没有做出有意识的努力的情况下,我们的人格也会发生改变。这既包括随着年龄增长而表现出的自然的成熟,也包括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1. 自然的成熟(maturity)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不断地调适自己的行为,会越来越接近心理学家所说的“成熟”的状态。针对10-65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从青春期到老年,除去在“成年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大约在18-30岁间)这一特殊的年龄段,我们的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都会不断增长,神经质水平则不断下降。也就是说,在大趋势上,我们都会变得越来越能够自控和自律,理解和宽容他人,对世界保持越来越开放的心态。

 

只有在“成年初显期”时,宜人性出现了下滑,神经质则有短暂的上升:在18-30岁间,由于生活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最高,我们的情绪不稳定性会增加,但对他人的同理心、信任和宽容则会下降。

 

其中,尽责性和宜人性两项,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最为显著。研究显示,一个65岁的典型样本,自我约束的能力高于85%的青春期早期样本,宜人性高于75%的青春期早期样本(Soto, 2015)。

 

外向性这一指标则是在五种特质中变化最小的,从幼年到青春期有一段时间急剧下滑,但在此后的一生中都保持平稳,也就是说,内向/外向的人格特质是最稳定的。

 

不过,年龄增长导致的人格变化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体现出了差异。比如,香港学者针对“乐观”这一人格特质进行的跨文化研究显示,在美国的样本中,年龄越大,会表现出越乐观的趋势;而在中国香港的样本中,则是年龄越大,乐观的程度越低(You, 2009)。

 

2. 承诺和责任带来的改变

 

Lodi-Smith(2007)等人认为,“社会性投入”(Social Investment)的增加和减少都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人格。社会性投入指的是在成人社会角色上的投入和承诺。比如,在工作语境中,进入一个对于自己来说很重要的岗位;在家庭语境中,进入婚姻,或者变成父母,这些都是社会性投入的增加。

 

“社会性投入”的核心是承诺,无论是我们进入一个工作岗位,还是一个新的家庭角色,都意味着我们做出了相应的承诺。

 

Hudson(2016b)的纵向研究表明,进入一段对我们很重要的、稳定的工作,在工作中的卷入(involvement)程度和投入(investment)程度都在增加时,我们的尽责性会提高;成为新父母的人,宜人性和尽责性都会提升;投入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也会使我们的神经质水平下降,情绪稳定性更强(Lehnart, 2010)。

 

有一份事业、有一个孩子,都真的能给我们带来人格上的提升。

 

3. 幸福程度本身也可以改变人格

 

不仅人格的改变可以影响生活满意度,一个人的幸福程度也会反过来影响人格。负面的人生事件、长期的困境、极低的生活质量,都会使得神经质的水平出现虽然不显著、但是持续的上升(Jeronimus, 2013)。(创伤事件毫无疑问会给人格带来负向的改变,但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着重论述人格提升)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比较高,幸福感较强,那么也会体现出高宜人性、高尽责性、低神经质的人格特质,这不仅体现在横向的、同时期的比较中(更幸福的个体人格更健康),也体现在纵向的、变化性的比较上,即一个人如果幸福感比较强,那么Ta会表现出持续的人格提升 (Soto, 2015)。



 

如何主动、有意地提升人格?


除了被外界的因素影响外,我们也时常会做出改变人格的努力。Hudson(2015)等人在16周的实验中,证明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人格。参加实验的都是想要提升自己人格的大学生,他们被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作为控制组,另一组则针对自己想要改变的人格特质,制定出具体、可行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改变计划,比如完成类似“在周四下午叫xx喝咖啡”,或者“对室友所说的话感到心烦时,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的任务,整个过程在研究者的监督和帮助下实行。

 

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结束时,的确体现出了人格的改变,他们在人格测试中的得分得到了他们期望的提升或下降。

 

Hudson(2016)的研究表明,如果你拥有非常强烈的改变自己的愿望,但仅仅停留在目标的层面上,而不去执行和实现,那它反而会降低生活幸福感。(Polivy, 2002)。因此,如果你并不打算做什么,我们劝你打消变成更好的人的幻想,接受自己,会比较容易幸福。

 

而如果你确定想要改变自己,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 改变思维模式,停止标签化、固化(fixed)你自己

 

当你将自己标签化为“害羞”、“不善交际”,并觉得这是不可改变的时候,你就会给自己不去参加party和聚会找一个理所当然的借口。所以如果你决心改变,就需要先给自己去掉标签,去掉这些非黑即白的想法,把自己看作可发展、可塑造的个体。

 

2. 设置具体的目标

 

明确“你想要改变什么”和“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如果你只是模糊地觉得“我想要成为像xx一样的人”,你需要具体化,这个人身上的哪一点是你想要成为的?是Ta的行为、习惯、说话方式,还是别的什么?改变这一点,是否真的对你有那么大的意义?事实上,就在设定目标这一步,很多人就会发现自己想象中的改变并不必要。

 

3. 设置具体的计划

 

你的计划越细越好,比如,“这个月参加4个party,在每个party上认识至少10个人”就比“这个月交3个新朋友”要好。在开始之前,要做好长期和艰苦奋斗的准备。你还要按时间段建立奖赏机制:奖赏可大可小,可以是任何东西,但它们需要被设置在一系列具体的、可被检查的时间点上。

 

你甚至可以设计一个假想的模仿对象,设置Ta每天的行为习惯是什么样的,会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什么样的表现,然后时刻提醒自己照着Ta那样去做。

 

你还可以把你的计划告诉信任的朋友或家人,他们就能帮助你监督行为习惯。

 

4. 如果你还不能真正做到,先“假装”自己可以做到

 

如果你觉得自己过于内向,并且一时半会无法改变这样的想法,你可以让行动先于思维:让自己去尝试和他人交谈、主动约会,接着你就会发现这没那么可怕。

 

5. 给自己留出一些用来“崩溃”的时间

 

特别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无法24/7都像另一个人那样生活。因此,你可以给自己留出一部分独处的,或者和亲密的人相处的时间用来“崩溃”,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完全不合逻辑、不遵守规则地表现和生活。但在这段时间之外,记得坚持新的行为习惯。

 

6. 把自己扔到新环境中

 

新鲜事物永远是改变的动力。当你在熟悉的环境中压力太大而无法改变时,可以把自己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比如参加一个俱乐部或者社团),和陌生的人和事物相处,参加新的活动,这会更容易激发出另一个你自己。

 

7. 写日记

 

写作是一个追踪自己,不断加深自我认识的过程,它会记录下你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的感觉,并时时总结和反思自己。



你会希望自己的人格发生提升么?如果会,你希望发生哪方面的提升呢?


留言给我们哦~ 以上。



References:

Bem, D. J., & Allen, A.(1974). On predicting some of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The search forcross-situational consistencies in behavior.Psychological review, 81(6),506.

Boyce, C. J., Wood, A. M., & Powdthavee, N. (2013). Is personalityfixed? Personality changes as much as “variable” economic factors and morestrongly predicts changes to life satisfaction.Social IndicatorsResearch, 111(1), 287-305.

Hudson, N. W., & Fraley, R. C. (2015).Volitional personality trait change: Can people choose to change theirpersonality trai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109(3), 490.

Hudson, N. W., & Fraley, R. C. (2016a).Changing for the Better?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VolitionalPersonality Chang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Bulletin, 0146167216637840.

Hudson, N. W., & Roberts, B. W.(2016b). Social investment in work reliably predicts change inconscientiousness and agreeableness: A direct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Hudson, Roberts, and Lodi-Smith (2012). Journal of Research inPersonality, 60, 12-23.

Jeronimus, B. F.,Ormel, J., Aleman, A., Penninx, B. W., & Riese, H. (2013). Negative andpositive life ev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small but lasting change inneuroticism. Psychological medicine,43(11), 2403-2415.

Lehnart, J., Neyer, F. J., & Eccles, J. (2010). Long‐term effects of socialinvestment: The case of partnering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personality, 78(2), 639-670.

Lodi-Smith, J., &Roberts, B. W. (2007). Social investment and personality: A meta-analysis of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traits to investment in work, family, religion,and volunteerism.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1(1), 68-86.

Magee, C.A., Miller, L. M., & Heaven, P. C. (2013). Personality trait change andlife satisfaction in adults: The roles of age and hedonicbala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55(6), 694-698.

Martin, C. C., & Keyes, C. L. (2015).Investigating the Goldilocks Hypothesis: The Non-Linear Impact of PositiveTrait Change on Well-Being. PloS one,10(7), e0131316.

Roberts, B. W., & Jackson, J. J.(2008). Sociogenomic personality psychology. Journal ofpersonality, 76(6), 1523-1544.

Mellisa Dahl. (2014). How Much Can You Really Change After You Turn30? Science of Us.

Soto, C. J. (2015). Is happiness good for yourpersonality? Concurrent and prospective relations of the big five with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of personality, 83(1), 45-55.

You, J., Fung, H. H., &Isaacowitz, D. M. (2009). Age differences indispositional optimism: A cross-cultural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Ageing, 6(4), 247-252.

Scott Barry Kaufman. (2016). Would You BeHappier With a Different Personality? The Atla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