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财富
中国专业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大类资产配置。百万精英人士都在关注,多次入选全国自媒体20强榜单。每日精选7篇文章与您分享,涵盖政经、投资、历史和生活,让您畅享思想与财富的盛宴。公司网址:www.lica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信用】中国短期融资券及中期票据信 ... ·  3 天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可转债】衔接段的打法——暨本月十大转债 ·  1 周前  
曾星智中线投资  ·  我的2只长线自选股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稻盛和夫:坚持,一直到弹尽粮绝为止 ·  5 天前  
简七读财  ·  如何度过一个「有效」周末?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财富

中年人的丑态,是主流社会的精华

格上财富  · 公众号  · 理财  · 2016-11-29 21:01

正文


作者:张丰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ID:ibookreview)

题图作者:李召宁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类似“上海马路上女人明显比男人高一个档次”、“为什么说中国的男人配不上中国的女人”等类似的吐槽贴出现。并且屡试不爽地,总会引起大批围观与吐槽,吐槽的点则集中于中国男人的形象气质差,不注意个人修养。


而与此相对的,则是中国的中年男人实质上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认为自己只要是“成功人士”,就没有得不到的漂亮姑娘。有人把这种心理解释为是中国的中年男人骨子里的狭隘与自卑,有人认为这实际是一种中年危机的体现:要通过女性年轻、美好的身体体验失去的青春。


不管怎么说,中国的中年男人似乎一直不受待见,即使他们“没有睡不到的漂亮姑娘”。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中年男人,以及中年危机:他们的种种行为是中年危机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他们即使有钱有权仍然常常不受待见?我们会发现,中年人的危机或者说丑态,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整个社会紧密相关。


你们嘲讽的中年人,到底是什么物种?


我最近在学习游泳,花高价请的私教对我很怜悯。练习一个动作的时候,他会说:这个动作小朋友做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不用做那么好。有时候,他又耐人寻味地一笑:40岁左右的中年人嘛,你懂的。这时,他指的是我日渐僵硬的韧带。私教的话,可能代表了大多数的想法:40岁左右,是一个标志性年龄,你精心构筑的形象,在你脱下伪装后,会赤裸裸暴露出来。


很明显,地球上存在两种中年危机,一种是世界的,一种是中国的。前一种指那种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使命后,身体在明显走下坡路,由此带来一系列内心的焦虑与茫然。后一种是指中国特色的中年危机,这是经济粗放发展30年的结晶,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的反映。只有第二种才有价值,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中国的中年男人为何容易被抓住种种丑态?



网上流传的吐槽照片,认为中国的男人穿衣打扮、外在形象明显跟不上中国女人。


所谓中年人丑态,其实是主流社会的精华


即使是中国的中年危机,也不是一个新话题。最近,这个问题不断被人提起,前段时间更因网络红人五岳散人的言论引起诸多争议。他不经意间吐露了不少中年人的所谓的性优势:像我们这些40岁以上的,事业上有点成就的,如果想睡小姑娘,还真没有睡不成的。当然,他还装作模样地说了一句政治正确的话:尽管有钱,但是我们不太喜欢那种只喜欢钱的女孩,我们喜欢聪明而独立的。他没有想到,正是那些聪明而独立的女性朋友,率先对他进行了批判。


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慢慢总结出了这些中年人的特点:喜欢和年轻人谈人生经验,尤其是给年轻女孩看手相;拥有日渐发福的身体,尤其是标志性的啤酒肚;喜欢在饭局上讲各种和性有关的段子,尤其是盯着某个女性讲;喜欢戴珠子,尤其喜欢把玩核桃。很多人都可以纳入这个框架来解释。上海东方网总裁徐世平先生炮轰腾讯马化腾,也被人嘲笑是中年危机的表现:徐世平在第一篇文章中大谈自己的媒体经历和人脉,不正是中年人很容易犯的错误吗?



《中年废物》

作者: 马家辉

版本:本事文化  2011年5月


这种画像,并不是对中年人的歪曲。当然,如果你较真的话,可以认为这些丑态,只属于一部分中年人。这并不重要,因为大家指责的,其实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中年人掌握了大部分社会资源,因此比年轻人更有钱;中国社会是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而中年社会,正是社交场的生力军,他们贡献了大部分中高端餐饮的营收,因此,他们普遍发福了。由于中国人普遍不读书,不注重精神生活,所以在饭桌上的交流,往往停留在粗俗的黄色段子上。在一个同质化的世界,一个人所讲的段子,其实别人也看过,但是大家都会呵呵一笑,相互补充。这是一个虚假的世界。


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反面特征:不喜欢社交,不喜欢黄段子,良好的提醒,有精神追求,喜欢交响乐和阅读——这样的人当然也有,但是我们不得不悲哀地承认,这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在一个经济发展至上的国家,在一个财富是衡量人成功的核心标准的社会,人际交往的粗鄙化是必然的结果。一个对上级领导唯唯诺诺的中年人,面对年轻人时必然是一幅权威的面孔。这不是什么怪胎,而是我们这个社会必然要结下的果实。


中国不是老年社会,是中年社会


李方在《中年人的禁忌》一文中提出一个“哑巴,是中年人的美德”的观点,他呼吁中年人不要谈性,不要议论别人,也不要自拍——不要沉迷于表达,而要埋头做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种劝告当然是对的,但是,中年人谈性、议论别人、自拍,这些所谓的表达,某种程度上正是真正的沉默。


如果我们承认,中国社会在整体上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改变社会现实的责任,就必然落在中年人身上。一个成熟的社会,人们在追求自我利益的时候,还必须去为捍卫公共利益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这方面,中年人恰恰是沉默的。中年人的问题,不在是否话唠,而在是否世故。很不幸,世故是中国中年人的最核心特征。他们不是没有禁忌,而是禁忌太多,当你要做一件事时,他们会说:“这样没用”,这时,他们想到的是自己曾经的失败。


“世故”是一种价值观的断裂,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进入中年的标志,当他们他们开始嘲笑年轻人,开始利用年轻人,开始玩弄年轻人的时他们就不再是年轻人了。中年人不再表达,不再关注世界是否会更好,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所以谈性、自拍、吹牛。他们以今天之我否定年轻时的自己,想到年轻时被女孩拒绝,想到年轻时自己遭受的轻视,他们必须狠下心来,抓紧一切时间享乐。



某节目以“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为题进行辩论


他们会用一个美好的词来形容这种状态,那就是“成熟”。中年人不会承认自己没有责任心,相反,他们最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责任二字。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中年人得以和外国不同:中国人更隐忍、更沉默、更势力,而他们用“责任”来包装这一切。所以,中国社会在气质上是一个中年社会:强调妥协和维持现状,不讲原则,没有底线,得过且过。在无边的雾霾中,老年人怕死,青年人爱惜自己,而中年人可能是最不喜欢戴口罩的,他们谈笑自若,享受着可以把握的幸福。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从进化论的角度谈到理想的父亲角色:“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他所描写的这种做父亲的状态,可以挪用到对中年人的评判中:中国的中年人,也希望孩子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幸福的度日,但是他们自己,却并不去肩抗黑暗的闸门,而是完全放弃自我,融入到黑暗之中。


从大爷到大叔:中年人进步的可能性


以上的描述看起来过于沉重,中年男人是否真的没救了?其实,我们也应该留意一下积极的变化。我认为,“大叔”这个词的流行,代表了某种新的希望。从“大爷”到“大叔”,一个字的变化,对中年人来说,可能是革命性的。


“大叔”的流行,当然是拜韩剧所赐。韩剧中,女主角喜欢称呼比自己大的男朋友为“大叔”,这种潮流,影响了中国女性的审美观。“大叔”当然比较成熟,但是却不丑陋。我看到一个网帖,比较43岁的郭德纲和61岁的陈道明,称前者为“大爷”气质,而后者虽然年龄更大,却是十足的大叔味道。“大叔”当然是成熟的,但是却并不庸俗,他有成熟的内心,但却没有成熟得过头的身体。



电影《男人四十》对人到中年的危机感描绘得栩栩如生。


“大叔”这个词流露出女性的狡猾,她们只想接受男人那可观的一面,而对不喜欢的部分,就像垃圾一样丢掉。“大叔”作为一种审美,意味着女性本位,是女人在把玩男人,而不是相反。如果我们用五岳散人的例子,到底是他在选择年轻女性,还是年轻女性在选择他,这成为一个问题。像他那样自恋的人,可能以为自己是主动的,但是就网上的舆论来看,大多数年轻女性可能并不这么认为。尤其是五岳散人推崇的独立而聪明的女性,她们正在主导着打造“大叔”的潮流。我同意一个看法,相比于男性,中国都市女性,至少在外形上的进步更快,这将对中年男人构成某种压力。“大叔”“小鲜肉”,都是女性主张的体现,她们在想办法规训中年男人和他们主导的世界。


当然,谁也不要指望能为中年男人指明道路,他们就像惰性气体一样难以改变。但是,成为“大叔”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我有一位同事,被称为“大叔”的典范,他主导报社的经营,长期出入社交场合,终于有一天,他厌倦了这种每天喝酒的生活,开始骑行锻炼,他从成都骑到西藏。对一个中年人来说,突然渴望受苦,渴望像年轻人一样漂泊,就算是迎来了觉醒时刻。据说,现在流行的马拉松,参赛选手就以中年男人居多,这真是很好的迹象:枯燥而乏味的马拉松,特别适合中年人,让他们体会孤独,并以新的眼光来打量自己的身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新京报书评周刊


格上理财: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