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洪泰帮(ID:AngelaPlus001)
8 月 26 日下午,论坛「新金融商业时代下企业的创变」在上海成功落幕,本次论坛由吴晓波频道与大头商学院联合举办。论坛上泰哥与大家分享了从宏观到微观,新金融领域的创业者需要看清的形势,并做了现场问答。
以下演讲内容节选自胜希泰的现场演讲实录:
像主持人介绍的,头1年我就投资了 6 个估值超过 1 亿美金的项目。投资了几单觉得不错,一发而不可收拾,觉得这个事很适合我。以我的年龄段以及人脉,去了上千家准备 IPO 的公司,感知能力还是比较对路。所以两年前,我跟我的老朋友俞敏洪创立了洪泰基金。
我觉得处在这个时代,只有那些清醒地认识这个时代的规律,清醒地认识这个时代在发生什么,然后付诸于行动的人,才有可能成功。
过去 15 到 20 年你非常正确的判断了形势,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今天你对时代的判断,包括你的行动,一定会决定 5 到 10 年以后你的江湖地位,包括你的身价等。
会议现场
在证券公司做了 20 年,我知道证券公司的饭不太好吃。微观的研究很重要,但前提是必须把宏观研究透,否则这碗饭吃不好。这是惯性和规律。对于现在的宏观形势,十个里有九个经济学家的结论是悲观的。唯一不同就是硬着陆、软着陆的区别,表述的方式不同。
对于宏观形势,我也有很多思考,最近出现了很多现象,大家可以一起梳理一下。
首先第一个现象,去年中国的老百姓跑到日本,把日本的马桶盖买光了。
这个现象大家所有人都知道,也许在座的人里面就会有去买马桶盖的,或者你的亲朋好友买的。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去年,不是前年,不是大前年?
第二个是最近发生的,一个月之前,温哥华出了一个很中国化的政策,加拿大的外籍人士买温哥华的房子需要缴纳额外 15% 的税收。
这个政策很中国化,以前加拿大这么机械的政府,不可能出这么灵活的政策。很多人说把加拿大政府逼疯了。谁逼的?中国人是主力。
前两年加拿大人对华人很不屑的根本原因,不是生活习惯也不是随地吐痰,而是攀升的物业税。加拿大根据房屋的价格征收物业税,房价涨了以后,原来每年交 1000 美金的物业税,现在可能需要交 5000 美金。房价上涨,华人是主要推手。那么为什么华人可以把房价拉高那么多?
第三个是去年双 11 淘宝卖了 912 亿,创出历史新高。
跟这个相关的还有一个数据,也是我做了 20 年经济工作,离开时没有反应过来的数据。在座的诸位都应该知道,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的三架马车。我们国家通过投资对 GDP 的拉动,是世界上最高的。从来是投资占大头,然后是出口,然后是消费。我印象当中 5 年前没有任何一个年头消费贡献超过 25% ,甚至 20% 。结果 2015 年消费对 GDP 的推动占到 66.4% ,2014年的数据是51.2%。为什么增长幅度这么大?这也是让大家很困惑的问题.
最后还有一个现象。在座的女士几年前应该都穿过两个牌子的鞋,一个是百丽,一个是达芙妮。现在达芙妮的市值从 170 亿港币掉到了 17 亿,百丽的市值从上市当初的 1400 亿,到现在400 多亿。为什么一落千丈?这个道理很清楚,原来没有电商,没有别的渠道,只能买实体店的鞋。现在有各种手段、各种电商,太多渠道买到更好的鞋。
渠道不再是优势,竞争便回归到产品质量,回归到服务的核心了。
这些都是现象,包括今天小米手机遇到的困难,甚至滴滴和 Uber 的合并,都是时代的一个缩影。烧钱创业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的商业正在回归最传统的东西,回归最本质的东西。消费变革已经在路上,已经在变革,已经在变化。包括马云也说过,未来中国三个经济增长点:消费、服务业和高科技,这代表了变革的趋势。消费升级正在改变着商业的未来。
想把握住这个趋势,需要把升级的前提搞懂。我经常说我们中国到目前为止有几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叫做政治前提。在中国必须政治正确,在中国这个国家,我们集体意识很强的。任何时候你要成功,没有把握住政治大势很难成功。
目前为止,我们的媒体报道了政治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回顾三年发生了多少不可思议的事情,包括抓了一些人。一切都在重塑,现在处于一个大的历史更迭。
中国有三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是毛爷爷的三十年,核心词是站起来。第二个三十年,以 78 年到 82 年邓小平复出为起点,核心词是富起来。只要有物业,买过一点资产,都增值了。第三个三十年我觉得是习大大的三十年。
目前在中国的主流社会,主导着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一群人,是 60、70、80 后。60 年代的人,是草根一个开始的。那时候一无所有,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对失去是没有感觉的,因为没得失去。初恋被别人踹是痛不欲生,你踹了别人一点感觉也没有。就这样平平安安过了三十多年。直到现在这个更迭的年代,眼花心乱,很不适应,彻底晕菜。这也是一个标志,大家必须适应这个时代不一样了,这是第一个前提。
会议现场
第二个前提是中国人富起来了。
整个中国社会阶层,都完全不一样了。所有的现象都在改变。我们去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随便签证,因为你有钱了。我们的消费起来了,全民化娱乐化时代到来了。去年有 8 个电影票房超过 10 亿,最大的一个电影卖了 25 亿票房,这些数据放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20 年前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卖了1300 万,是当时最高的票房记录。10 年前我们觉得电影院完蛋了,地级市电影院都关了。今天我们每个月电影屏幕的增加数量 20% ,所以富真的是一个很大的主旋律。
第三个前提是 90 后成长为消费主力军。
08 年金融危机,中国老太太存钱,美国人花钱。美国人特点是透支消费、透支未来,90 后跟他们彻底接轨了。首先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一定追求名牌,但要舒服、喜欢。
双11 淘宝 912 亿的销售额,网购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前提。所以刚刚说为什么是去年,不是前年,不是大前年。因为 85、90 后崛起了,消费口味变了。85、90 后的孩子有能力支配需求,同时财力也可以了,再加上国内的商家看不到、跟不上这个趋势,结果把人赶到日本去买马桶盖。今天有鹿晗、李易峰、吴亦凡,比同时代的女明星还红,我们进入了男色消费时代,这在以前是想象不到的。这就是时代的变迁。
第四个前提是智能手机的普及。
中国现在有 10 亿部智能手机,超过了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和。互联网时代中国落后美国半步,今天中国领先全世界半步。美国 90% 以上的移动 APP 开发不是美国原创的。原来中国所有的公司, BAT 等等,在美国硅谷都可以找到对标,而今天我们在美国没有对标了。中国有几家公司,盈利模式就是把中国的 APP 应用出口到全世界,发展特别特别好。
这是我对这个时代简单的解读,核心前提是一个,有信心。为什么有信心?因为中国经济在进步。我们现在增长速度保持在 5%、6% 根本没有问题,体量非常大。中国的发展是我们的载体,载体不存在我们根本没有机会。
投资投什么?在座的诸位都是有资质的人士,高净值人群都应该把钱拿出来,做一点配置。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投资阶段来讲,一个是早期,一个是并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现在必须处于一个创业时代,为什么?存量机构很少。调结构,保增长,就像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只要一调结构增长就下来了,但是结构不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其他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没有机会生根发芽。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博弈。
但是支持创业,搞增量,这个逻辑是通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把你的资产拿出一部分,支持创业。一方面支持社会,支持年轻人,另一方面也一定会有好的回报。
美国现在 35 万天使投资人,这么多天使投资人一定是尝到了甜头,中国现在满打满算不到 1 万人。这个量差别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