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初步核查29人失联,救援最新情况→ ·  2 天前  
南国都市报  ·  海口至儋州!海南高速公路+1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暴涨3000%!卖爆了! ·  3 天前  
重庆市政府网  ·  重庆这些学校开学时间来了,速点→ ·  4 天前  
重庆市政府网  ·  重庆这些学校开学时间来了,速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柏祥:库存是企业凝固的血液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7-08-17 16:17

正文



编者按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希望“消灭”库存,成为游刃自如的“轻公司”。对于这个库存这个企业的老大难问题,鲁老师又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今天我们请鲁老师谈谈这个话题。

企业的血与肉

其实库存管理不仅是在经济危机时适用,而是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注意的问题。一个企业除了固定资产以外,还有大量的流动资产,而库存部分在流动资产当中举足轻重。库存通常占一个企业总资产的35%左右,把它的比例降下来尤其重要。

我曾多次说过,固定资产是企业的“肉”,而流动资产才是企业的“血”,“血”比“肉”更加重要。那么,库存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一个企业的库存多并不是说这个企业缺“血”,而是它的“血”凝固了,不流动了。在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现金流随之减少,而提高流动资产的速动比,就能够提高总资产的使用效率。


既然减少库存对于企业相当重要,那么企业应该从何处着手呢? 其实,产成品库存过多的症结在于产品滞销,即产成品不对路。这样的企业,其思路还停留在做出产品去卖,而非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再倒过来去做。产成品的问题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不也解决了嘛?也就是说企业库存过多的根源在于他们做的是销售而非营销。存货看起来是产品堆在仓库里出不去,实际上产品本身就有问题。我们以前说过,把企业的产品比作婴儿,顾客就是产品的父亲,很多企业“婴儿”一出生就成了“没爹的孩子”。所以,库存管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而是必须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性库存管理,即采用从市场需求出发的倒逼机制。解决库存过多的问题,最核心的是要把握市场,否则做出来的产品肯定是积压。

我们去一家企业,要考察其营销做得怎么样,通常会先去看看其产成品仓库。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打造核心的主打产品,而不是产品线很长,产品种类繁多,却缺乏主打产品。

如何解决存货问题

除了产品的战略管理,企业在战术上又如何解决存货问题?我认为 大量的中小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缺乏存货管理制度。他们买了东西就放着,小到一支笔,大到成百上千吨的原材料,对于不少企业来说只有“保管”的概念。一些企业即使有存货管理制度,却一直没有认真执行,制度形同虚设。


这些企业要加强基础管理,包括5S管理、ISO标准化管理,建立库存盘点制度,有条件的企业要上ERP进行电子化库存管理,建立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对存货进行实时动态的了解。任何一次采购都必须通过这个环节,以确定企业的安全库存量与经济订货批量。这样既避免了缺货,又使存货成本降到最低。对于原材料的使用,要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否则早期采购的原材料容易过期报废。

企业除了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存货管理制度之外,在降低存货方面还能有什么作为?我认为 存货管理还需要企业财务部门的配合,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仅仅是核算会计,并没有转为管理会计。财务部门与管理部门缺乏联系机制,对企业库存没有起到监督与保障作用。不少中小企业的采购部门拥有很大的权力,技术部门与品质保障部门没有参与其中,因此容易导致原材料的不合格而产生存货。 在企业采购中,采购部门需要与销售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对采购进行归口管理,权责分明,互相制约,在途产成品由销售部门负责,在途原材料由采购部门负责。这样的采购能充分与市场接轨,从而有效降低库存。

企业的财务部门、销售部门等兄弟部门也应当参与到库存管理中来, 不少中小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没有长期的合作关系,通常是哪里便宜从哪里采购,什么时候便宜什么时候多采购。这样缺乏规划的采购,从短期看某一笔采购可能是便宜的,但他们对资金使用成本缺乏考虑,目光短视的盲目采购会导致库存过多,而且不同批次、不同卖家采购的原材料差别往往会导致质量不稳定。企业应当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实行战略采购。


对于拥有众多分(子)公司的大中型企业,可以通过“集中采购,分散使用”的方法,并通过第三方物流随时进行系统调度,降低安全库存量。不少企业如果单独采购,每个分(子)公司的库存量有30%,而通过集中采购库存量能够下降到20%。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使企业的库存管理发挥到极致,甚至做到零库存管理。

其实,不仅仅在仓库里的原材料或者产成品是库存。钱已经付了,而还没到公司的原材料也是库存;产品已经出去了,而钱还没收到也是库存,这两种叫做在途库存。

那么如何解决在途库存的问题?我认为 很多企业为了拉动销售而盲目铺货,导致应收账款过于庞大,同时产生存货。企业应当与渠道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关系,而非无限制地增加客户网点。


不少企业出口的产品在物流上花费很长时间,增加了在途的存货,错过了销售的最佳时机。在很多企业,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的50%,其中35%属于在途存货,企业应该想办法缩短在途时间。


鲁老师提问

[鲁博士布置思考题]

1、 在你的企业中,库存占总资产的比例有多大?你认为合理吗?


2、 你的企业通过什么方法来减少库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