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食品与生命科学
介绍食品与生命科学相关内容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发布  ·  冰箱里的冻肉泡水里解冻?不可取! ·  昨天  
中国药闻  ·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万亿美元 ·  3 天前  
中国药闻  ·  春节市场年味浓、人气足、消费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食品与生命科学

味精到底对身体有没有危害

食品与生命科学  · 公众号  · 食品安全  · 2018-02-09 08:52

正文

味精

人人追求健康养生的今天

公众常常是“谈剂色变”

味精作为饱受争议的其中一员

经常被抹黑


吃味精致癌

味精是神经毒剂,对身体有害

食用味精会患“中餐馆综合症”


那么,

味精到底能不能吃?


重点提前看


在推荐日剂量(即每人每日服用味精不超过0.55克)情况下,味精对人体是非常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味精是怎么被发现的?


味精是商品名,其化学名为“谷氨酸钠”。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池田菊地为搞清楚海带汤有鲜味的原因,取来几条干海带用清水浸泡过夜,然后将海带水蒸发至干,最终得到一些白色结晶物,经仪器分析最终确定该白色物质的化学成分为谷氨酸。


谷氨酸本身并无鲜味,随后池田教授在谷氨酸水溶液里添加了少许食盐(氯化钠)后,该溶液立即呈现出强烈的鲜味。随后日本厂商利用面筋进行酸水解后同样得到谷氨酸,最终该产品被推向市场并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味精有害论”又是如何得来的?


这要追溯到1968年,当时有一名美国医生在旧金山市一家中餐馆吃了一顿饭后,觉得手发抖及面庞发热,他将此经历撰写成文并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作者声称,这就是“中华餐馆综合征”,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厨师在菜肴里添加了大量味精。从此之后,在西方媒体的大肆渲染下,味精成为一种有害食品调味料的代名词。



味精到底能不能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