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应该过多地关注如何管理员工,是应聚焦如何服务和赋能员工,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体验。这既是新生代员工的心声,也是时代赋予管理者的神圣使命,更是公司追求赋能型组织文化和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文末可扫码下载《敏捷人才管理期刊》)
那么如何更好地服务和赋能员工呢?有哪些场景可以去尝试改变?又有哪些技术和工具可以帮助企业?
1. 打造赋能型企业文化
有些企业的老板和HR 受传统理念侵蚀太深,认为员工懒惰和不愿意努力工作,认为对员工就应该用“胡萝卜+ 大棒”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管控观念和不信任员工的思想是构建赋能型企业文化的最大障碍。
打造赋能型企业文化,首先要去影响和改变企业的老板,老板的价值观代表企业文化的DNA。可以建议老板去参观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或者推送一些企业员工敬业度高的案例给老板,让老板认识到员工敬业度提升不是靠胡萝卜加大棒就可以搞定的,尤其是对90 后的新一代员工。
其次,HR 自身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升级,可以尝试在一些不影响大局的方面先放宽控制。比如:弱化考勤规则,给管理者和员工正向传递和引导公司的愿景、使命、当下的目标和希望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然后持续观察员工的行为变化,寻找影响员工行为不理想的原因并及时调整解决。
2. 强化管理者的HR 职能,打造自我管理型团队
管理者风格和团队氛围,对员工的情绪和工作状态有很直接的影响,可以说管理者是团队敬业度的第一责任人。那么如何发挥管理者的领导力,从而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呢?
非常关键的一项,是管理者自身对团队管理和人才发展的责任意识。经常会见到一些管理者尤其是新晋的管理者,只知道管理事情(工作任务),而忽略对人的管理和对员工心理变化的敏锐洞察。
经常听到这类声音:某某员工很坚决地提出离职了;招人太难了,找不到有效简历;团队抱怨很多,甚至相互指责……如果管理者本身的人才管理意识和能力不够,需要尽快培养和提升。
其次,打造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的员工团队,对管理者也有很多新的要求。比如:目标制定和管理的能力、即时反馈的行为、认可贡献、鼓励创新、舒缓压力的意识和能力、支持和帮助员工、管理风格(以身作则、正直认真等)等。这些都对提升员工体验和敬业度非常有帮助。
另外,逐步优化员工团队,招募更多价值观匹配的员工。培养一名员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会非常困难,所以直接招募价值观一致的优秀员工是个不错的选择。
3. 让员工充分参与企业管理过程中感受到价值和成长
互联网公司员工普遍敬业度更高,除了有竞争力的薪酬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公司员工能够更深入的参与企业管理,企业也给员工提供了非常广泛的“服务”,让员工主动参与进来。
例如:阿里巴巴的员工自己开发的厕所占位状态查询APP,让员工方便了解哪些坑位空闲,给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自己也为公司提升员工服务体验做了一份贡献,从而感受到自我价值和存在感。而更多的员工也因此纷纷参与进来,开发各种服务员工、提升员工体验的应用。这种参与感和员工得到的服务是让员工感受到愉快工作氛围的一种催化剂和土壤,价值不言而喻。
以员工为中心重构员工的整体体验,需要HR 将“设计思维”融入到管理员工的工作中,不仅要有良好的体验设计,同时要让这种体验通过移动端简单便捷的获取和使用。
这个时候,引入优秀的IT 工具(比如:整合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意义和价值就非常大,员工通过自助平台和移动端,就能够完成各种人力资源业务的在线参与。
新一代的HR SaaS 云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比如:北森核心人力云(北森一体化人才管理云平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社交化设计理念,整合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带给员工简洁、直观、优雅的完美体验,为员工提供更丰富服务的同时,让员工更主动更自然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
北森核心人力云以新组织、新人才、新技术、新体验和新服务为基础,提供全新的应用体验。员工可以个性化定制自己的界面,按照自己的兴趣在线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会自动推送与该员工相关的信息或待办事项。
通过Feed 流技术,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任何信息变化都会产生信息流推送给相关订阅者,并且可以随时回复和@相关人员,同事之间可以基于事情随时发起互动协作,支持红包打赏、支持附件上传。极大改善HR、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协作体验。
(文末可扫码下载《敏捷人才管理期刊》)
移动技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无论是一体化人才管理APP,还是集成到钉钉、 微信,都能够让员工更轻松、更愉快地参与企业管理。
包括:待办审批、查看考勤、签到、请假、查看工资和团队成员档案,进行绩效评估、人才报告分析,以及查看所有推送给你的信息,并可以针对推送的信息即时回复互动,或者@ 相关人员知晓和进行参与讨论。
员工可以一键发起会话,分享与工作相关的事项,或者派发任务和跟踪任务的执行情况。相关人员可以快速回复发起人,或@ 其他相关人员,以搜集反馈意见。可以打赏,可以给予标签,可以极大提升跨团队的沟通与协作效率和效果。
(文末可扫码下载《敏捷人才管理期刊》)
数据能让管理者的人才决策从模糊到科学。统计分析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人才现状;行业对标分析让管理者跳出企业,了解整个行业人才状况,知己知彼;预测分析、智能发现让管理者能够提前干预,避免危机。
管理者桌面,用非常直观的指标、图形、数字,让管理者对整个公司的人才状况一目了然。内容他可以主动查看,也可以定期订阅推送,非常方便。分析模型、展现形式,根据不同管理者的关注重点灵活配置。
要实现由一味的“管理”员工到“服务”员工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有一种方法可以一试——敏捷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