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上海市长朱镕基完整版讲话
作者:慕兰
首发公众号:新青年2050(ID:xqn2019221)
文章已获授权
1
已经40多年了,但今天关于朱镕基的故事仍在廊坊流传。
朱镕基在任的时候,不正之风已开始出现,但朱镕基坚决抵住了这些不正之风。
一次,朱镕基让手下工作人员买东西,而
工作人员买1元钱的东西却开出了3元钱的发票。
朱镕基一怒之下不批准报销,工作人员也大怒,但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只得悻悻而回。
“不行就是不行!
”
叙述者甚至能够模仿朱镕基的湖南普通话。
刚正不阿的朱镕基,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很多人都恨他、怕他。
据说,朱镕基离开廊坊调到北京的时候,几百口人只有一个看门房的老人送他,场面极其凄凉。
老人把他几件简单的行李装上车,送他到火车站。
老人拉着朱镕基的手说:
“你是一个好人。
”说着,两个人都哭了。
2
朱镕基之所以到河北廊坊工作,和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
1957年6月8日,全国陆续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右”斗争。
当时,性格率直的朱镕基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朱镕基却显然没有意识到时局的险恶,更不知道那时要慎言。
而且在平时,就有人认为他“清高”、“目无领导”,运动一来,他就被划成“右派”。
朱镕基的同事回忆说:
“他是被错划的,本来是不应该有他的,但那时划右派有任务,定指标,找不到那么多人,就把他拉上了。
”
“对他被打成右派,我一点也不奇怪。
他是湖南人,有湖南人的那种倔强脾气,不低头,而他所受的教育又要求人独立思考、不搞阴谋诡计。
”朱镕基的一位同学说,“我们这些人在中学都出类拔萃,在大学里都是佼佼者,都有独立的见解,这是清华给我们的。
这种教育提倡张扬个性,而不懂得为人处事之道,更不懂得党内斗争的残酷性。
”
1958年至1969年,朱镕基任国家计委干部业余学校教员,这是一所中专学校,他的任务是教老干部们学习数理化,到基层去培训徒工。
1970年元旦,朱镕基被下放到国家计委设在襄樊的“五七干校”当英语教师,一干就是5年,直到1975年才回到北京。
19
88年7月9日,朱镕基考察上钢三厂并慰问战高温工人
回京后,朱镕基已经很难在计委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怎么办?
不久,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
中央决定把原先并入燃料化学工业部的石油工业部重新分出来,石油工业部急需技术干部,于是朱镕基被安排到石油工业部管道局下属的电力通讯工程公司。
管道局设在河北廊坊,朱镕基先后任电力通讯工程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工程师。
电力通讯工程公司按级别应属处级单位,那么办公室副主任,按级别应当是副科级。
那时距朱镕基刚参加工作已经20多年。
20多年前,朱镕基被分在东北工业部计划处,被委任为生产计划室副主任,副科级,而20多年过去了,40多岁的朱镕基仍然是副科级
,也许这个时候,上天依然要“苦其心志”。
1979年,国家干部大换血,朱镕基28年前的老领导,时任东北工业部计划处副处长,80年代任中顾委委员、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也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启用了朱镕基,51岁的朱镕基被恢复提拔为处级干部。
2015年,朱镕基出席“袁宝华系列著作”出版座谈会。他愉快地回忆了60多年前与袁宝华共事的经历,并称袁宝华是自己最好的“启蒙老师”。
3
与朱镕基境遇相反的是温家宝。
26岁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的他,30岁出头就当上了处级领导。
他在日记中写道:
“人们常恭维说,三十多岁即当了处长。
而在我看来,除了日益增长的虚荣之外,那有什么意义呢?
人的生命这样度过,该是多么可怕而又可悲啊!
”
就在温家宝就要提拔厅级领导的前几个月,独身一人在兰州工作的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三个月来外出开会几乎占了一多半的时间,其余主要是处理日常处务工作,根本没有什么起色,每日或参加一些会议,或批阅些文件,或坐在那里东翻翻、西看看,日子就这样从身边过去了。
到了晚间,人们匆匆回家过那小康生活,而我常独自一人默然呆坐。
学习无一定计划,工作和生活也缺少目标,空费精力,磨人生命。
”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位的提升,温家宝仿佛变得更加沉默了,说话做事异常谨慎,他对自己的这种状态并不满意,反复问自己:
“我胸中的目标是什么?
我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呢?
”
他给自己的定位是:
我不做那种不学无术的领导者,也不做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而要做一个有学识、有头脑、有远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从担任领导工作的一天开始,我便下决心继续努力钻研科学技术,绝不能放松。
1979年6月,与地质力学区测队其他党委委员合影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强调“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
在此背景下,时任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开始在全国地质系统考察干部,为部级后备干部选将。
1982年,40岁的温家宝由甘肃调入北京,进入地矿部,担任正局级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不到一年时间就升任地矿部副部长。
和朱镕基比起来,温家宝得仕途更为顺利些,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的是,眼睛里只有“官位”的话,生活并不幸福。
初进地质部的温家宝,对工作环境和人头都不熟悉,更不谙待人接物之道,甚至连学都学不会。
“就像看见生人就怕,躲在角落里不说不笑的孩子”。
温暗下决心:
一切从零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