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卷分析
1.
数学试卷分析
本试卷满分为
90
分,考试时间为
70
分钟.
主要分为填空题、计算题与解答题三部分,其中填空题共
12
题,计算题共
2
题,解答题共
2
题.
知识点分步
:
序号
|
题型
|
难度
|
所占分值
|
备注
|
1
|
减法凑整
|
易
|
5
|
考查加减运算中凑整法的运用,得分率较高.
|
2
|
植树问题
|
易
|
5
|
直线型马路边植树,得分率较高
|
3
|
计数问题
|
中
|
5
|
主要考查树形图,得分率高
|
4
|
整数的拆分
|
中
|
5
|
考查分类枚举,得分率高
|
5
|
整数拆分
|
中
|
5
|
考查和一定,差小积大的知识点,得分率中等
|
6
|
等量代换
|
易
|
5
|
只要是物体数量之间的转换,得分率高
|
7
|
幻方
|
易
|
5
|
考查对幻和的认识,得分率较高
|
8
|
盈亏问题
|
中
|
5
|
简单的盈亏问题,得分率中等
|
9
|
盈亏问题
|
难
|
5
|
简单的转换之后的盈亏问题,得分率中等
|
10
|
有趣的余数
|
中
|
5
|
考查计数与周期问题的,得分率中等
|
11
|
和倍问题
|
中
|
5
|
考查简单的和倍问题,得分率高
|
12
|
数阵问题
|
难
|
5
|
考查数阵中和的取值变化,得分率低
|
13
|
加减法的巧算
|
易
|
5
|
找基准数求和,得分率较高
|
14
|
乘除法的巧算
|
中
|
5
|
乘法凑整,得分率较高
|
15
|
归一问题
|
难
|
10
|
对稍微复杂的归一问题,找准如何归一,如何归总,得分率中等
|
16
|
盈亏问题
|
中
|
10
|
考查适当进行条件转化后,变成简单的盈亏问题便可,得分率高
|
问题和学习建议
:
学习问题:
Ø
对春季所学知识点并没有扎实复习
Ø
审题不细致,答非所问;
Ø
计算不精,没有检查的好习惯
Ø
不注重做题过程,答题过程不规范;
学习建议:
Ø
首先,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把每一讲的知识点理解透彻,学会简单的总结,明确每一讲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以及相应的解题思路。
Ø
认真记笔记,一方面方便课后复习,一方面可以规范解题的过程;
Ø
课后练习题争取自己做,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Ø
要及时、高效的复习,把题目中知识点的运用搞懂、吃透,达到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
Ø
完成作业的同时,一定把课上的题目自己独立的写一写、练一练;尤其是独立思考
Ø
养成好的习惯,不能只关注答案,过程非常重要,尤其课上老师讲的一些切题、解题的关键和辅助分析方法,一定要理解和掌握,比如归一问题,盈亏问题,植树问题等
Ø
考试时要学会检查,比如把结果带回原题检验、对比其他方法的结果等等;
Ø
学有余力的孩子也可以在
THIE
清华创新培训中心进一步制定学习的计划方案,较为吃力的宝贝也可以咨询咱们的教务老师寻找解决方法,咱们的专业课老师也为竭诚帮助孩子们提高。
结语
:
试卷整体难度中等,对春季讲义的知识点考查很全面,其中将近
5
道原题的考查,根据卷面来看,不存在不会做,交白卷的情况,问题集中在审题不清,计算失误较多。
考的好的孩子,也要继续再接再厉,考的不好的宝贝也不要气馁,寻找自身原因,矫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习惯,必要时候可以找专业老师帮助自己快速攻坚克难,最后希望孩子们在学习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2.
语文试卷分析
考试说明:
春季期末测试内容是以大班语文为范围,试卷中近百分之六十为大班所学,满分为
60
分,考试时间为
40
分钟。
题型包括:字音、成语、句式衔接、诗文应用、古诗默写、文言文阅读题、现代文阅读题。与之前相比,稳中有变,具体体现在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中,文言文部分除了常规的字词翻译、语句翻译外,增加了主观思考题,贴近生活,紧跟考试步伐。现代文阅读中增加了关键语句赏析及分析其作用的题型,考察学生从文章提炼关键信息和理解作者情感,更能反映孩子语文真实素养。
具体考查内容及难易程度请看下表:
题型
|
题型说明
|
分值
|
难度
|
基础知识
(
字音、看图猜成语、句式衔接、诗文应用
)
|
共四小题,题目以春季大班讲义为主。
字音:大班讲义易错字音
看图猜成语:增加语文趣味性,为大班讲义所讲内容
句式衔接:考察学生语句连贯能力
诗文应用:这学期大班课堂拓展内容(小升初必备
80
首古诗)
|
20
|
★★
|
古诗默写
|
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大班讲义第六、七讲所学。
|
10
|
★★
|
文言文阅读
|
课外拓展篇目(塞翁失马)
|
16
|
★★★
|
现代文阅读
|
《散文名家》重点篇目
|
14
|
★★
|
问题分析及学习建议:
问题分析
1.
学过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试卷中的近百分之七十的基础分,娃依然跑分严重。在以后的学习中,建议切实做到“温故知新”。
2.
文言文重点字词翻译不准确。例如:文言文第二题翻译题,不能正确理解“遽”和“引”的意思。
3.
阅读理解能力欠佳不能正确梳理故事情节,缺乏答题技巧,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欠佳。
学习小建议:
1.
读准音,注形体。掌握字音字型,需要要平时多留心,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整理到笔记本上,利用零碎时间夯实基础知识。
2.
常识记,多动笔。及时整理课堂的重难点,做好笔记和梳理,及时翻阅和识记,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背诵并默写古诗。多记多写多练,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不同流派的诗(思乡诗、送别诗、山水诗等)做一个简单的整理,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生平、语言风格,细心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4.
积累老师讲解的答题技巧,在平时的练习中,审题时唤起对考点及答题技巧的回忆。
5.
提高阅读能力。要多读名著、多积累,了解典型人物的重要事迹,勤做笔记,养成读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