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卫视

纪录 | 关于陕北,你应该知道的还有这些......

凤凰卫视  · 公众号  ·  · 2017-09-18 17:01

正文


说到陕北

大家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呢?

小编是个吃货

所以

(放毒即将开始)

⬇️

.

.

.

.

.

.

.

.

.

 
 
 
 
 
 
 


不过

作为一个正经的纪录节目

在馋之余

小编还是为您准备了陕北的另外一面

(努力吸溜口水ing)

大家去陕北旅行的时候

有参观过陕北的长城吗?

要知道在历史中,

它们既有诸侯国之间互设的藩篱,

也有中原农耕民族

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而修筑的屏障。

准备好听故事了吗?

ready~~~go!


 


兵家常争之地



历史上的陕北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地理概念,它北括黄河大套,南至渭北北山,西界六盘山脉,东滨黄河秦晋大峡谷,其范围远远超过了今天陕北的地域概念。它既是建都于关中的历代王朝拱卫京畿重地的屏障,同时又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攻中原政权的重要通道。五千年来,陕北大地一直饱受着战争的蹂躏。



著名文化学者 肖云儒


陕北的地域我觉得两点:

一,它就是古代中华帝国形成期的前院。

没有这个前院,没有这个围墙,

长安是岌岌可危的。

二,它有一个很深刻的作用,

它可能启示了或者推动了中国古代史。


战国魏长城、战国秦长城、秦始皇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这五个不同时期修筑的长城为什么会叠加在陕北这同一块土地之上?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什么如此看重陕北高原?


在这些残垣断壁之下,

又曾上演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让我们先从中国最古老的长城之一

距今2300多年前的魏国河西长城说起.......


今天,在陕北的富县、黄陵、宜君、黄龙和关中的华阴、澄城、韩城等地,依然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许多魏长城遗址。这里的村民们世代与魏长城比邻而居,长城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韩城市龙亭镇城南村村民 徐建民


因为长城土很细,根据老年人传下来的老传统,小孩得了痱子,把这个土拿回去,用锅一炒、筛子一过、一敷就好了。



 


魏盛秦衰




位于华山脚下的朝元洞,现存一座始建于元代的道观,道观之上陇海铁路横穿而过,这里就是学术界公认的魏长城的起点


从华山往东,是关中平原的开阔地带,土地肥沃、水陆贯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这里原属秦国所有,三家分晋以后,三晋之首魏国任用李悝变法图强率先在这称霸,凭借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四处开疆扩土。魏国大将吴起向西越过黄河天险,治理西河郡,并自任郡守。在西河郡北边的陕北高原,还有魏国在黄河以西重要的郡治 --“上郡”。这两个郡与魏国的大本营相隔一道黄河天险,被称为“河西之地”。为了争夺河西之地,魏国和秦国展开了一场长达百余年的领土争夺战



《大秦帝国》作者孙皓辉


在战国时代,中国走向统一的潮流中,七大战国的作战中陕北高原一直是秦统一中国的一个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秦对魏的作战,在一百多年里秦魏主要争夺的就是陕北高原。吴起一生打了70多仗,至少有60余仗是在河西高原打的。


此时的魏国在吴起的带领下士气正盛。吴起曾经以五万精兵击退了秦军五十万大军,保住了河西战略要地。而此时的秦国地势偏僻、国力贫弱,被诸侯视为戎狄之地。在魏国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几有灭亡的危险。



大秦帝国》作者 孙皓辉


少梁之战当时,客观地说秦国的国力已经比较空虚了,连年战争,国内的征伐强度非常大。但是秦献公他的战略就是,我先把魏国这个外患驱逐出去,使秦国安定下来再进行内部改革。他是这么想的,但是事与愿违,秦献公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把这个使命交给了他的继承人。



 


三修魏长城


秦孝公继位后,发布求贤令,任用商鞅变法,提出了一整套强国强兵的发展策略,使国力迅速恢复起来。


与此同时,魏国在中原战场也处于不利局面。公元前361年,魏国被迫将国都从山西夏县的安邑迁到河南开封大梁。迁都之后,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大秦帝国》作者 孙皓辉


魏国的衰落直接和两个国家有关系,一个是秦,一个是齐。一个是公元361年前后这十几年时间里,齐国两次打败魏国,使魏国在军事力量上从霸主地位掉下来了。而此时,商鞅在秦国也变法成功,趁着这个大好的魏国军事力量衰弱这个时机,又出动兵力收复河西。


为了保住河西之地,魏国不得已从军事扩张转入了战略防御,开始大兴土木修筑河西长城。

 
 


如今的魏长城遗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魏长城资源调查队

于春雷


当时魏国修长城,最开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要在什么地方修,要修什么样的,而是根据局势的需要,今天被打到这儿了,就赶快在这个地方修,明天被打到那儿了,再在那个地方修。这也是整个长城,它在发展上早期阶段的特征。


据史书记载,

魏国在河西修筑长城共有三次


第一次修筑是在公元前的361年:“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其目的是为了阻断华山与渭河之间的东西通道,以保卫河西重镇阴晋,同时阻止秦人向东发展。  


第二次修筑是在公元前359年:“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专家认为,这次所修的长城从宜君到黄陵呈东北西南走向,沿沮河、清水河川道延伸。



黄龙县界头庙镇魏长城文保员 张树囤


长城的夯土上明显就能看到人骨头,把土刨开后人骨头和夯土一样平平的一层。


秦吞魏过程

经过了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力大增。公元前352年,商鞅率军包围魏国古都安邑,之后又围攻固阳,魏军一筹莫展节节败退,匆忙之下“筑长城,塞固阳”。陕西考古研究院的专家认为,固阳就是现在关中东部的合阳县。这是魏国不得已退守后第三次修筑长城。此时的魏国面对秦国的凌厉攻势,早已没有了还手之力。


随后,

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公元前330年,秦惠王任命大良造公孙衍为统帅,挥师伐魏。两军对峙于魏国上郡的雕阴邑一带,秦军发动强大攻势,魏军溃败,急令大将龙贾加筑城砦,并执率八万大军踞河死守。两年后,秦军再次围至雕阴城下,并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攻克了这座城防重镇。延安富县的这段长城,是在雕阴之战前为了阻挡来势汹汹的秦军,守卫雕阴城而修建的。魏将龙贾兵败雕阴后,率残兵向西南逃了数十里,被秦国伏兵抓获。


 
 



公元前328年,魏国不得已将上郡的15座城池拱手奉送于秦。苦心建造的长城,也没有抵挡住来势汹汹的秦军。至此,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土地,全部划入秦国版图。秦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战略上居于优势地位,从而奠定了进军中原的基础。


可叹的是,曾经不可一世的魏国,从筑河西长城到失去河西之地,仅用了短短33年时间。从盛极一时到迅速衰败,像流星般划过历史长空,留给我们的是史书中那斑驳苍凉的字迹和一声沉重的叹息……




辑:伊梵、蒙小度


推荐阅读:

·中国高科技人才有多牛?这三位的硅谷创业经历简直燃爆了!

·从“小女孩”到“铁娘子”,默克尔是怎样炼成的

·看哭了!红楼梦中人30年沉浮,命运与剧中人惊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