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新兴消费国之一,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生活品位不断提升,同时也具备了咖啡消费的经济能力,中国市场对于咖啡的需求,从近5年咖啡消耗量变化也可以得到正面印证。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与美国、韩国、日本这样的咖啡消耗大国相比,中国咖啡消耗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7.01%,中国市场对咖啡的需求远没到饱和的阶段。
图1,2013-2017年中/美/日/韩咖啡消耗量对比(单位:
千包,每包60公斤)
图2,2014-2017年中/美/日/韩咖啡消费量增速对比
在luckin coffee之前,星巴克的有力竞争对手并未真正出现。从它盘踞咖啡行业头把交椅以来,这个行业在中国的变化始终不大。原因首先是,在缺少咖啡文化的中国,咖啡市场纵然一直保持较高增速,但绝对体量并不突出。
星巴克、costa、太平洋等咖啡品牌,普遍采取的是相对温和与稳健的发展方式,无论是产品还是渠道覆盖都远未能实现真正下沉——换言之,咖啡文化和咖啡的形象即使在一二线城市被较为普遍地认知,也依旧属于小众饮品而无法实现穿透式发展成为大众消费品。
这一点给了luckin coffee进行市场教育的需求基础,让咖啡真正“大众化”,扩大整个市场的规模。可是,虽然看起来数量巨大、未充分开拓的中国二三线城市在咖啡消费上潜力无穷,但是现实情况可能并不如数据显示的那般乐观。
在低线城市,由于商务社交密度不够,人们对咖啡的日常和场景需求都不算强烈。加上之前在这些城市流行的是韩系以餐饮为主的咖啡业态,咖啡作为单独的品类在低线城市的认知度并不高。
如果说下沉市场的开拓离当下还太远了的话,那过去二十年间,星巴克没来得及通过“第三空间”在中国全面普及咖啡文化,这一点是肯定给了luckin coffee掌握线上话语权的空间的。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速溶咖啡霸占中国咖啡市场。其中,速溶咖啡市场占比高达71.8%;其次为现磨咖啡,市场占比为18.1%,其后为即饮咖啡,市场占比为10.1%。
图3,中国细分咖啡市场占比情况
速溶咖啡所占比例远超现磨咖啡——这与全球的咖啡市场形成了倒挂。
在消费市场更新换代的结构性机会中,更具品质和体验的现磨咖啡,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这意味着即使中国本身不是天然的咖啡消费市场,但低价高质的现磨咖啡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这是luckin coffee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