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读史
备用号:国人观阅。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卤猫  ·  夜晚跳舞的水仙个展见面会 ·  7 小时前  
扬州晚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 天前  
扬州晚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 天前  
德州日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 天前  
德州日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王楚钦,首夺亚洲杯!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王楚钦,首夺亚洲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读史

47岁林心如突然官宣,冲上热搜:这结果,我没想到……

今读史  · 公众号  ·  · 2024-03-07 20:12

正文


点击上方名片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作 者 |  窈窕妈妈
来源 | 窈窕妈妈(ID:iiimum)

久违露面的林心如,一复出便频频登上热搜。


一方面,她官宣加盟综艺《我们的美好生活》。


一开播,就点击量破亿。


节目邀请了她多年好友苏有朋做客,更是引发了一波8090后的集体“回忆杀”。



另一方面,不久前,林心如父亲迎来了自己73岁的生日。


为了让父亲开心,林心如亲自筹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宴。


当天林爸盛装出席,在宴会上不仅全程放声嗨唱,还与来宾跳起了迪斯科舞。


整晚,他都十分开心配合女儿一切安排,这也让林心如感叹:


“说实话,这个结果是我没想到的,明年我还会继续办!”



要知道,日常生活里林爸是一位严肃沉稳的商人,从小林心如就很少见他笑,更别说在舞台上唱歌跳舞了。


但为了不辜负女儿的一片孝心,林爸全程都享受其中,甚至还花费2万元,为自己购买了一身时髦又花哨的礼服,配合当晚宴会的主题。


现场视频一放出,不少网友纷纷感叹:


“又是羡慕林心如的一天,拥有这样不扫兴的父母,简直比中彩票还难!”



为何林心如父亲的“不扫兴”,能引发如此多人羡慕呢?


有人曾说:“能拥有不扫兴的父母,已经打败了90%的家庭!”


这句话看似夸张,实际上却道出了多数人的心声。



成长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我们从小听惯了“花那么多钱干什么?”、“喜欢XXX能考上大学?”等诸如此类扫兴的话。


好像很多父母都不会和小孩好好说话。


和父母分享快乐,只会受到挖苦,和父母倾诉烦恼,只会收到讽刺。


怪不得连不少教育学家都说:


“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当代年轻人最值得炫耀的奢侈品。”




记得曾在热搜上看到了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男孩用攒下的压岁钱,为母亲买了一台手机。


因为钱不够,他多次到手机店里砍价,并称是想给母亲情人节一个惊喜。


老板被男孩所感动,最终以1400元的低价,把手机卖给了他。


男孩很开心,全程用手机录制视频,希望录到母亲收到礼物时,开心的模样。



他没想到的是,情人节当天,当他将这份承载满满爱意的礼物交给母亲时;


母亲第一反应,便是愤怒。发自内心的愤怒。


她大声呵斥:“你带我去退了!”


男孩赶紧解释:“不贵,我砍价了很多……”


还没等男孩解释完,母亲立马用没得商量的语气大声说道:“我让你退了!”


最终,男孩还是被母亲带去了手机店,并以“小孩子不懂事”为由,让商家全额退款了。


视频发出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大量网友的讨论,有一位网友,一针见血地说道:


“这辈子,你都不会再收到儿子送你的礼物了!”



网友们之所以如此愤怒,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也曾经历过类似的事。


相信很多人儿时都会有过一个疑问:父母是不是就见不得我高兴?


每当自己开心分享时,总会有一盆凉水浇到透心凉。


此后便让你失去分享欲,甚至失去任何主动表达爱意的动力。


就好比这位母亲,她虽然认为自己“挽回了”1400元钱,但她却失去了更加珍贵的一样东西:


那就是儿子那满怀炽热的爱。



无独有偶,前阵子有则新闻,也同样以父母的“扫兴”冲上热搜。


一位14岁的女孩,为母亲准备了一桌子午饭,四菜一汤,还配有餐后水果。


令她没想到的是,母亲一上来就是劈头盖脸地一顿骂:


“做这么多菜,我们俩怎么吃得完?太浪费了!”


“你是要我夸你吗?”


当女儿反驳她后,她甚至甩下了一句:“我配不配做你妈妈?”



不知道这位母亲是否有想过?


这或许,是女儿人生中第一次下厨。


又或许,为了准备这顿饭,她切伤了手指,被热油贱到……


但当她做好一桌子菜,等待母亲回来时,这一切仿佛一点也不重要了。


明明一句夸赞,一声肯定,便能让女儿心满意足。


可偏偏她却选择了最差的方法,酿成了最坏的结果。



以上两则案例,只是多数家庭中父母的缩影。


在不少父母看来,孩子的成绩往往决定一切,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可以称之为“无用事项”。


综艺《少年说》里,曾有一个孩子向父母喊出心里话的桥段。


短短三十分钟里,便将许多父母教育的弊端暴露无遗。


一群十几岁的学生,正是爱做梦的年级,他们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绘画,有的喜欢写小说,但在父母的眼里,这些通通都得为成绩让路。


即便孩子再如何袒露心声,收到的都是一句冷冰冰的:“以学习为主。”



然而,孩子的一生真的没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吗?


包括,对父母的爱?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失望性情感隔离。


简单来说,它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一个人经历多次失望后,为避免进一步受到伤害,会刻意地远离对方。


比较极端的,会切断情感链接,与之隔离开来。


这就造成了不少孩子长大后,父母常抱怨的通病:


“孩子不亲近我,不懂跟我表达感情。”


而实际上,是父母一遍遍的打压,一次次的扫兴,将孩子越推越远。


那道墙,正是他们亲手筑起的。


所以,如果孩子一次次敞开心扉的时候,父母回应的都是扫兴。


那么TA将会把心封锁起来,性格也会愈发内向和充满不自信。


TA害怕,自己的热忱再次受到打压,害怕每一次努力,得到的都是否定。




如果说,拥有“扫兴父母”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


那么拥有“不扫兴父母”的孩子,则幸福得“千篇一律”。


与上面几个案例对比:


同样是“礼物”,同样是吃饭,同样,是给父母的仪式感;


一位女博主为父亲庆生的视频,却让人感到溢出屏幕的爱!


父亲过52岁生日,女儿带他去了一家环境很好的甜品店庆祝。


菜品一上桌,他便拿出手机拍个不停,嘴角挂着止不住的笑意。



拍完照在享用食物时,父亲会表现出肉眼可见的满足感。


并且频频夸赞食物好吃,女儿会挑选。


吃饭间,女儿会时刻与父亲互动,即便是比较“肉麻”的话,父亲都会给予正向的回答:


“我漂亮吗?别人觉得我不漂亮……”


“怎么可能!这么漂亮还不漂亮?在我眼里已经是最漂亮的了!”



整条视频下来,父亲没有一句挖苦,没有一句抱怨。


他没有责怪女儿挑选如此贵的餐厅,并且全程享受女儿给到的惊喜,还不吝啬于夸奖女儿的话语。


这原本应是最平常不过的家庭日常,可视频发出后,却看哭了很多网友。


最高赞的一条评论这样说道:


“我出生21年里,收到父亲夸赞的话,不如你一条视频里的多……”



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陪伴人,在日常生活里孩子想要收到正面反馈,往往第一时间会想到父母。


聪明的父母,懂得做孩子的“最佳灯光师”,随时将光照向孩子,为TA赶走所有阴霾。


还记得高考考场上那个“横幅萌爸”吗?


女儿喜欢玩乙女游戏,父母特意做了一个男主角“查理苏”的人形立牌和横幅,手捧鲜花迎接女儿高考结束。


或许,他并不知道什么叫“查理苏”。


但他此刻只知道,这么做会让高考结束后的女儿开心。


至于成绩,在此刻他的心里,不如女儿的笑容一半重要。



《心理暗示力》一书中说道:“如果一个人,总是接受积极的正面暗示,那TA就能变得越来越自信,唤醒最强大的自己。”


从此以后,即便TA遇到任何困难,也总会以正向的心态渡过难关。


就好比,大家都讨厌下雨天走在路上,被行驶来的车子溅一身污水。


可江苏有一位父亲,在发现儿子即便被污水溅到,也会开心面对时,他当下做了一个决定——


他举起一个大纸牌,上面写着“滋我”两个大字。


每当有车疾驰而过,溅起的水花淋了父子一个透心凉时,他俩便笑的前仰后翻。


而孩子的母亲,则在一旁开心的记录这一切。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要告诉孩子“你要努力,否则将遭受人间险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