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报名直播
CD47的第一次刷屏,是在2020年3月份,吉利德豪掷千金以4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专门研究针对CD47靶点免疫疗法的ForthSeven公司。
彼时还是在PD-1赛道最为内卷的时刻,CD47的出现仿佛为免疫治疗时代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biotech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这篇蓝海赛道。
仅在吉利德49亿美金的重磅交易之后,艾伯维又以30亿美金这一刷新中国出海交易额的数字,将目标瞄准了天镜生物的CD47单抗,一时间又把CD47推向了风口浪尖。自国际巨头不到半年内的两次先后出手,算是彻底将CD47带到了聚光灯下。
但截至目前,仍未有一款CD47单抗获批上市,与之相反的是,该明星靶点却频频爆雷。
2017年底,Arch Oncology宣布终止CD47单抗Ti-061的一项实体瘤I/II期临床试验。2018年7月,Celgene终止CD47单抗CC-90002的Ⅰ期临床。接连两起关于CD47临床终止的事件令市场开始质疑CD47的成药性。
就连曾刷屏朋友圈的吉利德49亿美元收购来的CD47单抗,也迎来了至暗时刻(此前报道链接:
吉利德49亿美元或将打水漂,CD47的至暗时刻?
),当天股价直跌4%。终止原因均不外乎疗效不佳,且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从曾被捧上PD-1继承人的称号,到现如今被认为难以再现PD-1昔日辉煌的CD47,其天然缺陷导致在肿瘤特异性上并没有那么突出,各疗法存在不同副作用(常见为血液毒性)等硬伤,导致光环正在慢慢褪去。
在光环褪去的背后,随着理性逐渐恢复,似乎又一比CD47抗体更合适的靶点出现在公众面前,这便是CD24。其背后的蓝海赛道也逐渐拨开迷雾走向台前。
表达特异性远超CD47
CD24将成就下一个大药赛道
从CD24、CD47的命名就能看出,CD24靶点的发现远早于CD47,但其知名度却不如后者。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于CD24的早期研究和临床转化主要集中于抑制感染、败血症、肝损伤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等破坏性炎症方向。
而最初在发现CD47后不久,斯坦福大学Irving Weissman教授就发掘出了CD47的潜在机制,那就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SIRPα相互作用,发出“别吃我”信号,阻止正常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与此同时,癌细胞对CD47过表达,以此阻断“CD47-SIRPα”通路,从而发挥出治疗肿瘤的效果。
该作用机制也使CD47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继PD-1之后最有希望的肿瘤治疗靶点。但直至临床试验,才发现将CD47成就为下一个PD-1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一便是正常细胞表面上广泛分布CD47,这也就使得靶向药物进入人体后,难以分辨敌我,从而出现攻击正常细胞,导致严重副作用。
而上文提到的在CD47纷纷折戟的biotech们,也几乎都是因为该缺陷止步CD47。
兜兜转转,在CD47退出、坚守的一收一放之间,曾挖掘出CD47关键“别吃我”信号的Irving Weissman教授再次公开了CD24的重磅作用机制。证实CD24是卵巢癌和乳腺癌细胞表达的另一种“别吃我”信号蛋白,
CD24-Siglec-10通路介导了肿瘤细胞对巨噬细胞的免疫逃逸。也就是说如果阻断CD24-Siglec-10的相互作用,则可以显著上调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效应。
这一发现使得CD24研究方向猛然掉头,从炎症反应直冲肿瘤赛道,重新焕发了老靶点的第二春。
与CD47相比,CD24的特异表达性更强
,大多数肿瘤细胞,尤其是卵巢癌细胞,其CD24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细胞,卵巢癌中的表达量甚至超过正常水平的9倍。
由于CD24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较低,除了B细胞外,这种差异性使得CD24成为比CD47更具有选择性的靶点,从而可能避免了CD47靶向疗法常见的血液毒性和其他副作用。
除此之外,CD24在多种肿瘤中与PD-L1呈现差异化的表达谱,这使其未来临床上有联合PD-1/L1抑制剂的应用潜力。
作为刚起步的蓝海靶点,默沙东率先出手。2020年11月,
默沙东宣布将以4.25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昂科免疫,根据收购协议,昂科免疫将分拆CD24Fc之外所有项目,
也就是仅收购CD24Fc这一个项目
。
作为华人科学家创办的biotech,CD24Fc在新冠中的贡献以及此次合作,都为国内生物制药行业起了模范作用。
而不同于现阶段大部分管线都是MNC领跑的现状,在CD24这片蓝海上,国内biotech强势领跑。
德琪医药
根据现有数据显示,管线研发进度最快的企业为德琪医药,其
全球首创
核心管线抗CD24单克隆抗体ATG-031Ⅰ期IND,已在2023年5月获得FDA批准。成为
全球首个在肿瘤治疗领域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抗CD24单克隆抗体
,也是公司第3个在美国获批开展临床研究的产品。
ATG-031作为全球FIC人源化抗CD24单克隆抗体,它可阻断肿瘤微环境中的 “别吃我” 信号。经过特别设计的ATG-031可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24高亲和力结合并阻断CD24与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上表达的Siglec-10受体的相互作用,强化由巨噬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吞噬并促进肿瘤微环境中杀伤性T细胞的浸润。
I期PERFORM研究将评估ATG-031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及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药理特性、免疫原性及初步疗效,
计划于2024年公布该研究的首批令人激动的数据。
宜明昂科
作为长期布局肿瘤免疫疗法的biotech公司,在成功将多款CD47疗法推进至临床后,自然也不会放锅CD24。
其管线之一
IMM47也是一款具有FIC潜力的CD24单抗
,凭借对肿瘤细胞上表达的CD24的高亲和力,IMM47能够阻断从CD24/Siglec-10通路传递至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和T细胞的免疫抑制信号,来增强免疫反应。在体内概念验证研究中,IMM47还被证明能够显著增加肿瘤组织中M1巨噬细胞的数量。亦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向T细胞传递肿瘤抗原以及直接阻断CD24/Siglec-10抑制信号来激活及促进T细胞反应。
去年,宜明昂科已向NMPA和FDA提交了IMM47治疗实体瘤的IND申请,并于2023年8月在澳大利亚启动I期剂量递增研究。
百奥赛图
百奥赛图在研的CD24全人单抗BCG002项目目前也已经完成了早期的抗体发现,通过体外筛选,锁定了多个先导分子,并在小鼠体内展现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关研发工具
ACROBiosystems百普赛斯开发了HEK293表达的CD24蛋白,具有多种属、多标签,高纯度和高结构均一性经SDS-PAGE/SEC-MALS验证,高生物活性经ELISA/SPR/BLI验证,适用于免疫、抗体药物筛选及表征等,助力相关药物研发。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详情。
注:资料转载自
各大公司官网、公开信息源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读者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
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