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蔡京的政治生涯,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他曾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他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天下生杀大权。他的为官生涯也可谓曲折盘绕,终究权贵集于一身。
在官场上,他周旋两派、极度贪婪。趋炎附势、权宜之计玩得更是得心应手。据说他为了树立起自己的书名,以致在书法圈也是煞费苦心。他攀附先贤,自称与蔡襄同宗,在封建这个大环境下门阀谱系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声称蔡襄是自己的族兄,再加上本人确实在书法上的造诣以及个人理解,成为一代大书家也是毋庸置疑的。
赵佶《听琴图》绢本设色,147.2×51.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听琴图》是宋徽宗赵佶的画作,蔡京深得他的宠信,所以在他的绘画作品上多有蔡京的题记,题诗。蔡京书法如《铁围山丛谈》所译:“字势豪健,痛快视着。”但后世恶其为人,往往鄙薄其书法。
制造舆论氛围这也是蔡京的一大杀手锏,相传《宣和书谱》为蔡京、米芾奉敕编集,对于苏、黄,因为是政见相形见绌,放熟视无睹,不予录载。对于蔡襄自然要宣扬在先,至于其后,当然也少不了把自己的大名也挂上。以致于今天我们在书中赫然得见蔡京与古圣贤并列,这也难免不是当时的炒作;说到米芾,因为据传他也是编纂人之一,在蔡京眼中也不象苏、黄那么可厌,也是要给面子的,大家一块玩的开心就好!
蔡京尺牍《宫使帖》纸本行书 31×41.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所以,我们对“苏、黄、米、蔡”之指蔡京还是指蔡襄,一直以来都很模糊,蔡京本写得一手好字,又以身份地位而运用权力大造舆论,似乎此蔡当是指他。据传有人认为宋四家中的“蔡”本是指蔡京,由于其人品奸恶,因此用蔡襄换下蔡京这个名字。试想想当年这位权相是如何的吹捧自己,最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蔡京《跋唐玄宗鹡鸰颂卷》纸本行书 纵24.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后人对于他的书法并不认可,尽管当时吹嘘的怎样伟大,由于人格上缺陷更是让他的书法难以长远。后人不是从他的书法中看出一股奸邪之气来,便是以为当“得而唾弃之”,更有人悻悻于他的自立舆论,还生造出一个“苏、黄、米、蔡”指的是蔡襄的结论,干脆把蔡京排除在外,其根据即是蔡京的“立身一败,为世所羞”,不配名列四家!时至今日,评判标准仍是书品优劣应当与人品估价相统一。
这是艺术批评史上不容置疑的现实。在这一标准下,蔡京,秦桧、张瑞图、王铎、和珅乃至还有于右任、陈独秀,一概否定其在艺术上的成就,谁也甭想指望翻身。有时候我会想:在今天的书坛上,哪个要蓄意为秦桧的书法得不到公正待遇而撞冤叫屈,我想不会有人的,尽管秦桧书艺超妙,但他有违伦理道德。但书法批评难道就不能稍稍摆脱道德标准的高压么?一个对书法准备牺牲一切的人,为什么连实事求是地承认蔡京的书法有水平的勇气也投有?未免有些偏颇吧!其实有时候我们也不能否认蔡京本身的书法水平。
蔡京《跋宋徽宗唐十八学士图卷》绢本 纵29.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蔡京跋《赵佶雪江归棹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在历史上也有个别较为冷静的批评。蔡京在绍圣中即号为能书者,当时他还远远未曾发迹,因此这个能书者应该即指他的实际艺术水平而言。到了他任相之后,海内引为宗法,当然更是毋庸讳言的了。在后世书法鉴赏家中,也有人认为他的书法成就不容抹杀。更有趣的是清人安岐《墨缘汇观》,评蔡京书竟有如下一则,又从正面肯定的角度引进了道德批评:“评者谓正书如冠剑大夫议于庙堂之上,此帖亦然。”说蔡京人书均为世所斥,当然缺少点书法批评的本体意识,但要从中看出“冠剑大夫议于庙堂之上”,却也实在是令人绝倒!
《节夫帖》纸本行书 32.3×42.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更多名家书画特卖
南京画廊拍卖有限公司诚招代理,月纯收入3-5万!
最优美的古诗送给最优雅的人!
每一幅山水都是一场灵魂上的游历。
看了这幅画,心境真的会不一样。
————————END————————
将画廊置顶后,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画廊的信息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