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巴塞罗那郊外的旅馆看《罗密欧与朱丽叶》
写成《Day 29 生命多短促,少女快恋爱吧!》
没想到昨天发了问题征集,真的有上百条回复,不过好在大多数问题很集中,待我一一解答。
在正式解答前,我先描述一下
“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
的日常观影方式。
最常用的方式,也就是在家时,是用投影或电视来看。如果在旅途中,就只能用笔记本看,在酒店、在火车上、在飞机上我都看过。有两三周恰逢电影节(北京和上海),就在影院里看。总之每天都看。
不管哪一种方式,每天在这个项目上花费的时间,都至少
4
小时:看电影
2
小时、写电影
2
小时。有时也不止。比如在第
37
周
“
欧洲艺术大片
”
单元,每天看片就都得超过
3
个半小时。另外,写作前我也常需要进行阅读以补血。
在朋友们为我庆祝时,我只说出“不容易”的感言。后来他们再问:
一年前为什么会发起这个项目
,这时我就有点懵了。虽说当时我发了一篇序言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谈论了一番道理。但是随着一天接一天地观影和写作,那些道理一条接一条失去了意义,变得不重要了,剩下的就是纯粹看和写。
所以结束当天,恍惚觉得朋友们在为我“庆祝无意义”。完成了当然很高兴,久违的照常生活又回来了。但略感沮丧的是,我没有写到最初想象中的东西:把电影史的记忆和私人看电影的记忆交织起来。记忆,在我看来就是电影之魂。就像塔尔科夫斯基所说的“雕刻时光”就是捕捉记忆。
前晚去看《寻梦环游记》,入场前知道是讲死亡的,看时才明白实质是在讲记忆,这让我深为感动。我在倒数第三天写《戏梦人生》时还写到:正是记忆,使人成为了自己,获得了存在的价值。看完这部动画片,我感到一种慰寄。
那就是——
这
365
天并非完全没有意义,它为自己、也为读它的人增添了
365
天的不一般的记忆。这不是庸常生活的年复一年叠加,而是被创造出来的每天都崭新的记忆。
海报上最下面,是我这一年去过的地方
下面回答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
Q1.
怎么能完成这个项目的?或者说怎么能保证每天挤出
4
小时的?
关键是时间管理。
因为看电影和写作是不能碎片化的,它们都必须要相对完整的时间。现在回想起来,在过去一年当中,我的心里永远在排列组合时间。从前我很容易把整块时间打碎,做做这个、做做那个、再刷会手机,时间很容易浪费。但这一年我所做的恰好反过来,通过合理安排事务,把原本碎的时间变成整的时间。
我几乎是随时都在盘算下个月、下周、明天要做哪些事,然后根据这个实际情况,安排看什么片子、怎么写。
回过头来,我会发现自己不是每天挤出
4
小时来,而是好像每天多出
4
小时来(不然也就浪费掉而已)。
通过这个项目,我意外治愈了自己的重度拖延症。
——
这个题目很大也有趣,有时间的话,我会详细再聊聊整个治愈过程和方法。
Q2.
你这一年除了完成这个项目,是不是什么都不干?
并不是。我基本没有为项目改变自己的正常生活。比如:
和朋友们一起去西班牙自驾半个月;
给上海电影节连续选片两个月;
陪岳父母去日本旅游;
出版了新书《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去几个城市做宣传;
和太太的工作室合作了一个叫“四百下”的帆布包品牌;
而最后一个月是在广东梅县的剧组度过的。
——这些事也都在我的观影日志里留下痕迹。
Q3.
就没有想过放弃吗?什么时候最想放弃?
兴奋期大概也就是前三个月。之后确实逐渐疲惫、时而厌倦,也曾经躲起来暗自抽自己嘴巴。但遇到写得顺、写得好,也会很满足。总之越写,就越觉得“不管多难好像总是可以的”。
真正想放弃的时候,实际上是快到终点时的最后两个月。当时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完成了又怎样”的想法。加上接受了去梅县拍戏的邀请,觉得要想在剧组里继续难度实在太大。差一点就放弃了,后来很幸运被朋友骂醒了。
Q4.
选片有什么标准?有没有选中过不喜欢、不想写的片子?
标准就是对我个人观影经验造成影响的经典电影。也会特意插入我不熟悉、甚至没看过的,但进入了电影史的经典之作。我选片相对谨慎,大多数又是重温,所以基本没有失手。
即使有记忆中好的,重温并不那么好的;公认说好的,自己不觉得那么好的,但
毕竟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经典,所以
还是可以找到可看之处。
Q5.
这
52
周的片单顺序是怎么安排的?以什么作为参考才能每周都形成有趣的单元?
片单完全是按照生活状态和当时心情安排的。比如去西班牙的半个月,就写了西班牙电影;去日本看了日本电影;在梅县拍戏,最后写了侯孝贤。还有在最忙的一周,就安排了早期的短片(耗时短)。觉得最没劲的时候,就安排了动画片(比较轻松)。
我每周的单元,主要是通过电影史的时期、国别、类型、主题、导演专题来构成的。要组织成这样
52
个单元,首先需要一定的观片量和对电影史的熟悉程度。排片时我也会参考一些榜单,诸如最伟大的喜剧、最伟大的英国电影、最伟大的爱情片等等,但作用极小。另外,我有一个非常厉害、也很合拍的“选片顾问”,给我帮助很大。
Q6.
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除了比较系统地回顾了电影史经典之作之外。就是速读了一遍我家里两三百本的电影书,很多书放了十年二十年都没有翻过。但因为每天要写,输出太快,必须要补充血量,所以得读。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
Q7. 你自己觉得
这个项目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没有写出我原先想要的日常感来。
也有些单元没有完成,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