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的白领用户,在“理财大师”的指导下,都会做一个表格。
列明了自己有多少债券,股票,存款,基金……
各自的Beta值是多少,波动多少,列了一大堆无用的技术指标。
我说你不如干脆算一个决定性的数值,“今年利息收入多少”。
把收入分为:工薪性收入+财产性收入。
那些孜孜以求买理财课的小白们啊,“财产性收入”绝对不会超过2W元。
也就是在你的收入报表中:
“工薪性收入”是20W~30W元数量级的。
“财产性收入”是2W~3W元数量级的。
你有必要为一个差十倍的小量,倾注大量精力么。
我们知道,的确是有一些26~32岁的青年白领们,日子过得非常好。
小夫妻二个人结合,从大学毕业时的一贫如洗,打拼到结婚的时候,基本上房子也买了,车也有了。存款债务也不愁。
算算“小家当”,都有500~600万的身家。
可是人啊,不能光看表面。智者和庸俗的分界,愚者只会人云亦云,智者会问根本。
愚者说,“家财涨得好,全靠理财好”。
智者说,“你仔细算一算,这500万里面,有多少是靠利息得来的”。
你如果月月记账,把“利息收入”单列一栏。你最终会发现,五六百万家财的主要来源是:
❶
房子的增值
❷
父母的馈赠
❸
二人工薪积累
❹
利息和理财 (不到5%)
其中,京沪土著,主要是靠1和2;
如果是外地农二代的奋斗年轻人们,则主要靠3。
如果你是BAT的码农,奋斗到30岁左右,基本工资都有上30万了。
以男士35女生25计算,一个双白领家庭结合,年薪就是60万。
而二个人骈手砥足,齐心协力地攒,四五年存200万是可以的。
在你的整个家庭财富中,大头还是靠你挣的,而不是靠吃利息的。
最最最可怕的,是这个比例,很有可能是恒定的!
也就是说,你30岁时,利息收入占你工薪的10%;
你40岁时,“财产性收入”还是占你工薪的10%。
几乎所有的“理财致富学”都在教导你鸡汤,“理财关键是复利,虽然最开始的时候不起眼,但是等有千万时,一年利息就是几十万”。
事实的真相是:
30岁,存款200W,利息10W,年薪40W;
40岁,存款1000W,利息50W,年薪200W。
不管你怎么复利,“利息”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始终是个小量。
为什么?
因为通货膨胀也是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