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宿舍一共有六个人,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总是腻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去某个地方玩,一起听讲座,一起上课,甚至女生间的感情,都是上厕所的友谊。
但是时间久了,突然发现开始变得很累,说要去一个地方,总是因为喜欢的地方不同而搁浅;一起去上课,会因为一个人的拖延而导致全部人都迟到;去一个地方,每次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等待全员的集合;不同的价值观也经常受到冲击,却为了合群,而选择沉默。
这个时候才发现,个性、观点、处事风格不同的人,在一个生活环境中硬要非常亲密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于是,我试图友好,但是又保持相对独立的生活,慢慢地体会到了异常的轻松。
我们平时那么害怕孤独,那么努力试图向人群靠近,拼命在人群中乞求认同,却发现合群才是陷阱。
老鹰只是独处,牛羊才要成群。不合群的人,独来独往的人,常有过人之处。
孤独是有利于思考的,一个安静的空间,一种静谧的心态,是非常有助于与自己对话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往往思想上最接近于对真谛的探索。
当然,一个人优秀不优秀,还要看他在独处的时候,做些什么,是手足无措,还是镇定自若,是折腾不休,还是享受从容。
狂欢可能是一群人的孤单,但是孤单可以是一个人的狂欢。
小白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女生,她从合群到独来独往也受到了不少争议。
经常有人问她,你怎么一个人跑步?你怎么一个人吃饭?你怎么一个人去图书馆?
对,一个人。很奇怪吗?
小白说:
我喜欢一个人跑步的时候,思考一下刚刚看过的电影;
我喜欢一个人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
我喜欢一个人旅行带来的舒适与自由。
我喜欢一个人,不代表我没有朋友。
相反,我有很多朋友,见面虽然不频繁,但是每一次的相处都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