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四百九十一期】(历史系列第198讲)
萨沙对北洋军阀这个团体,是极为厌恶的。比如,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之辈都是祸国殃民的家伙。不过,萨沙对一个曾声名狼藉的北洋军阀头子,却是极为钦佩。他就是国家民族的伟人,做出了其他所有军阀无法企及的壮举。他就是收复外蒙的徐树铮。听萨沙说一说吧。
清朝的中国版图
若干年前的今天,徐树铮被冯玉祥枪杀。这是政治暗杀,也有私怨的因素,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我要说的是,徐树铮收复外蒙的经过。
以前其实压根没有什么外蒙和内蒙一说。在大清的版图中,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长达300年的事实。直到满清末年,连北京都被2次攻陷的满清政府,无力顾及边疆。
沙俄趁机鲸吞了我国外兴安岭和外蒙的大量领土,扶持了傀儡的蒙古政府于1912年宣布独立。在列强和中国的反对下,沙俄只得废除独立,宣布外蒙古自治。沙俄名义上承认外蒙是中国的一部分,但中国不得在这里驻军、不得移民、不得干涉内政。
沙俄军队
这里萨沙多说一句:外蒙古当年经济落后,人口稀少,但对中国却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军事上来说,只要外蒙古掌握在我们手中,俄国就处于军事上的劣势。外蒙古像一个楔子,向北插入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如果任何一股势力从外蒙向上攻击,就可以切断西伯利亚铁路,切断俄国欧洲部分和远东的联系。这样一来,俄国远东地区就保不住,西伯利亚地区丢失也就是时间问题。所以俄国人想要从北方进攻中国,就必须首先控制外蒙古。
相反,如果俄国控制外蒙古,将重兵放在边境,对中国就极为不利。从北京往北只有少许山地地形,无法阻挡俄军机械化部队。中苏决裂时,苏联曾经狂妄宣布,它的装甲部队最多一周就可以打到北京。为此,我国进行了机关、工厂、军事单位大量西撤的部署。
自古以来,中国最大的敌人就是俄国和日本,美国佬虽凶悍,但是并没有占领中国一寸土地。英国人当年那么牛叉,也不过租了中国一个小岛香港,97年还给了我们。俄国吞掉我们的3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现有国土的三分之一,到今天有还过一根毛吗?
外蒙古的猎人
时间迅速到了1919年。在当年,外蒙古是人口仅有60万人的小国,以放牧为生。在本来就奇缺的人口中,还有高达7万男人是喇嘛,不从事农业生产、不纳税、不生育。
以往外蒙古基本依靠满清政府的扶持,主要是大量的物资输入才能够生存。此刻,外蒙古就遇到了种种生存问题。
自治以后,在沙俄的命令下驱赶了境内大量的中国商人,由俄国商人补充。俄国很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自己物资尚且严重缺乏,哪里顾得上外蒙古。
俄国输入给外蒙古的物资,大约是当年中俄贸易的三成。更可怕的是,随着俄国革命爆发,沙俄政府崩溃,连这三成也保证不了,外蒙古政府财政濒于崩溃。
俄国人训练的外蒙古军队
在1919年之前,俄国已经陷入内战中,全国一片混乱。以外蒙古附近的西伯利亚为例,白军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建立了临时政府同红军反复血战。除了红白军以外,这里还有谢苗诺夫白军、罗曼·冯·恩琴白军、社会民主党武装、孟什维克武装、保皇党武装甚至宗教团体武装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军事力量,所有人都在混战。而外蒙古军队一共只有6000人,其中5000人还散落在蒙古各旗,是王爷的私人武装,难以统一作战。
外蒙古有严重的生存问题,政府难以为继。
更重要的是,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和喇嘛们对红军有一定了解。他们深感恐惧,惧怕红军一旦占领外蒙古,自己就会有灭顶之灾(实际上也是如此)。
于是,在外内交困的压力下,外蒙古的当权者只能寻求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
皖系军队
这边徐树铮也准备多时,大军随时可以北上收复失土了。
徐树铮是北洋军阀头子之一,是皖系军阀的重要人物。徐树铮是军人,也是政治家,他颇有智谋,雄才伟略,是段祺瑞的主要助手和智囊。
徐树铮目睹沙俄逐步陷入内乱,认为这是收复外蒙的绝好机会。从1918年10月开始,徐树铮编组西北边防筹备处,先后组建了5个旅,目的就是收复外蒙古。
1919年4月,沙俄的西伯利亚地区大乱,徐树铮正式向政府提出收复外蒙古的建议,提出很多实际的方案,包括收复外蒙古以后如何治理。
6月,北洋政府任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此时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白军主力,已经向西和红军决战,战况激烈,无暇顾及外蒙古。而一直垂涎外蒙古并且编组谢苗诺夫白军准备进攻的日本,又因为朝鲜突然爆发31运动,紧急调动军队镇压而无暇西顾。
此时外蒙古高层对于徐树铮的态度是矛盾的。
八氏哲布尊丹巴晚年因为严重的性病双目失明
外蒙古分为王公派和喇嘛派,后者以活佛哲布尊丹巴为首,掌握了神权和大部分的行政权,实力强大;王公派被喇嘛派排挤,力量日益减少,还要承受沉重的供养责任(喇嘛不纳税也不劳动享受很好的待遇),非常不满。王公派对回归中国大体支持,希望利用外部势力夺权。
外蒙诸王公既恨众喇嘛的恋权把持,又深恐撤治不成,事后将遭到喇嘛报复,于是单独组成请愿团,进京直接向徐世昌大总统请愿,要求立即将外蒙撤销自治。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外蒙自治官府的“外长”公车林多尔济、“司法总长”车臣汗那旺那林、“陆军总长”曼彦多尔济郡王(三音诺颜汗部将军),以及各部次长(外蒙各旗的和硕亲王、郡王、贝勒或贝子)。
看看,列强无暇顾及、外蒙军力衰弱不能抵抗、外蒙本来就是我们领土,所以国际社会不会干涉,现在外蒙古王公又主动要求你去,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到哪里找去?
7月徐树铮正式宣布大军北上,收复外蒙古。
当月,徐树铮的先头部队开进乌兰巴托(当年叫做库伦),11月,徐树铮亲自率领主力褚其祥第三混成旅进入乌兰巴托,我军总兵力增加到3个团。
喇嘛们
不过,此时外蒙古高层却开始搞事。
喇嘛派则反对回归,希望尽量保住自己地位,对于徐树铮的要求百般拖延。
因为徐树铮兵临乌兰巴托的城下,仅有1000多武装的喇嘛派也畏惧生命,心里还是胆寒的。
徐树铮利用政治手段,对两派又打又拉,该硬就硬,该软就软。对于不合作的总理巴特玛大喇嘛(活佛哲布尊丹巴的代言人)进行游说,许诺活佛哲布尊丹巴死后由他主持大局并封王爵。徐树铮还许诺,保留大部分外蒙古的现状,尤其保存活佛的地位。
但巴特玛却顽固的反对回归,反复拖延,期望国际形势变化。
这边徐树铮怕夜长梦多,用军人的手段进行恐吓:如果明日不能照搬,就将你押回北京,听候中央政府处分。
在这种情况下,喇嘛集团只能服软,同意回归。
徐树铮
11月17日,外蒙自治政府宣布取消自治,回归中国。
11月22日,中央政府接到徐树铮汇报。段祺瑞当时正在下棋,高兴的连棋盘都碰倒了:外蒙事情终于定了。
1920年1月13日,在乌兰巴托举行了取消外蒙古自治的典礼,这是民国初期最可喜可贺的事情。
由此,外蒙古回归中国版图。
随后,徐树铮多次来到外蒙古,全力发展这里的经济、医疗和教育。
遗憾的是,没多久外蒙又丢了。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徐树铮和段祺瑞不是对手,被迫调动在外蒙的部队回国增援。
外蒙只剩下少数中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