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兴趣到北海买房,请记得看到最后面。
很多人都说中国当今的大型民营企业发迹之初,都带着原罪。这句话做正确的理解,应该就是他们早期充分的利用了价格双轨制度;或者进行了法律未禁止而不具有公平性质的活动。
前面的代表性行为:比如早期的批条子与现在的内幕消息,透过权力,在市场上以不公平价格进行价差买卖。后者的代表性行为:比如以前的虚假广告泛滥和现在的保险公司任意跨界经营,明知这是钻法律漏洞,却无人管理。
而这两种情况的成因,刚好是相反的,一个是政府过大扩大了自己的职能,一个是政府放弃了应有的职能。
然后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政府不知道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一旦没有调整好自己的位置,所有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最后老百姓成为主要牺牲者。
今天,我们当然不是对上级的这种做法有什么意见,毕竟国家治理有国家治理的多方面考虑,我们无法得知整个政策的形成过程。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已经发布的一些政策,去预测未来还有可能产生什么新政策,对这些可能发生的政府管理行为做预防措施,避免下一颗子弹射过来的时候射中我们。
有可能放弃的政策
中国人没有土地所有权,但是中国人有土斯有财的观念是几千年来固化到骨子里的观念,政府无法改变,政府必须最终放弃不断的与全民对抗的房产政策。
市场利率应该会回归市场机制,总有一天这种奇怪的利率制度政府会放开,放开一定的范围自由浮动。
货币化棚改可能是一定时间内的产物,有可能会逐渐退出。
除了少数几个特大城市,所有城市的户口政策预计可能会全部放开。
有可能增加的政策
政府会对大城市本地户口的中等收入以下市民找办法让他们买房,你有没有办法在这种政策下找到获得房源的机会。
房产税如果要推出,应该是针对大面积的和第四套以上的要压制,是否要考虑这个结果而做对策?
人口再过几年必然出现问题,政府应该会象征性的鼓励婚育,由单身者补贴。
遏制贫富不均的政策应该会不断出来。
以上只是个人随便想的几个,以后每次的新闻出来,都可以随时观察政府的动向,作为未来投资的参考。
近日群里也有针对养老金这个题目进行了讨论,我发现刚好有个文章,里面有一些数据我之前的文章提过,这里的数据也蛮多。养老金也是一个政府试图利用权力进行价格扭曲来实现一般的社会公平正义,不过目前的制度真的合适麽? 请先阅读原文:
老龄化中国生存指南:比起贸易战,更让人担心的是养老金!
这个文章的结论,问题很多,前面的数据没有问题,确实用心在各个政府官网挖出来很多数据,可惜结论写的极差。
1:尽量生活在更大的城市
同样是待遇低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平均一个月100多元,农村老人普遍一个月七八十元,而深圳市如果按照顶格缴纳可以达到700多元,为什么深圳要多点呢?
因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算值。这个基础养老金就是政府补贴,越是大城市,越是经济发达,补贴能力越强。
这是一个中国的城乡双轨制度,以前是从高考那天开始,分轨制度开始明确,现在是你如何进入职工体系决定,你会不会成为那个政府和企业补贴更多的群体在你选择职业的时候决定的,和是否生活在大城市无关。即使是因为在不同城市所产生的最后计算上的差异,非常微小,相对于当地的生活物价综合评比后,此差距可以忽略,甚至可以说在小城市进入职工体系,退休生活可以过的更好,上海的平均退休金是3600元,而成都是2200元,你认为哪边更值?(作者的原文估计有问题,难道你能从本来是一个四川农民自由的变成深圳农民,享受更好的退休金福利?)
2:一份稳定的工作很重要,不要随便辞职去环游世界,除非你家很有钱,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干活比较好。
职业的中断对养老金的影响是巨大的。比方说你现在没有工作单位了,你选择自己交养老金,前面说了,针对“社会人”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非常低,那我们选择自己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基本养老保险总可以了吧?
这样可以是可以,但是这样有个问题,你自己交的金额会很高,而进入你个人账户的会很少。
这段比较长,请仔细阅读原文,此文作者没有仔细算出个人缴纳保险是面临者极大的风险,个人部分承受着通货膨胀压力,等于是一个很不好的储蓄方法,而统筹的部分承受者政府管理退休金能力的考验以及最后统筹时每年调整升幅的变化,这个变化,肯定是会随着后面交费的人越来越少而权益受损,这个这么明白的算法,原作者没有清楚说明白。
3:继续保持中国人存钱的优良传统,要从年轻的时候就规划养老储蓄金。
要想晚年过得好,手里存款不可少。
这个存款可以是股票,可以是房产,可以是现金储蓄,也可以是商业养老保险。
发达国家商业性质的养老保险是非常普遍流行的,我国这方面目前还没有什么理想的商业保险产品,但是也早晚会发展起来。
从这个作者的描述,把中国的保险看的太成熟了,中国的保险业没有那么成熟,把存款和股票,房产扯为一谈,次段落显得毫无意义。在我们群的讨论是:目前研究房产是最好的策略,此时偶尔有机会买点股票也许可以,但是存款和主动去缴纳保险,下下策。
4:积极组织家庭参与社会生存和竞争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是很烦父母催婚的,但是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说,催婚真的是为你好。
目前社会选择不婚和丁克者也在增多,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声音,但是普通人还是慎重选择不婚和丁克,除非自己足够强大足够有钱,生活有保障,否则这在经济上是对自己不利的,家庭的力量总是比个人要大的.........。
这点可能是对的,夫妻结合后,很多生活成本降低,收入会提升,生活质量会增加,不过也不要因此而逼迫青年男女明明不存在爱情却只因为可以省钱而勉强与自己都不爱的人婚嫁。我比较建议可以先实行同居模式,各自保有财产,把共同支出的部分各自拿出一些来一起生活,如果真的觉得合适了,就生小孩,或者用其他方法进行后续生活,与其冒着55%的离婚率风险勉强匆忙结婚,不如先规划好财务与投资工作,偶尔有短期男女朋友关系也是可以接受的。
5:要认识到养儿防老不会过时,这个儿是指儿女。
其实从国家角度来讲,现行的养老金制度就是“养儿防老”制度。
也就是现在在工作的年轻人缴纳养老金,集体供养现在的老人。
从以前的一个家庭的年轻人供养老人,
到现在的一个国家的年轻人集体供养老人,
本质上其实是没有变化的。
现行的集体供养制度当然有好处,但是也有弊端,那就是个人生育的积极性弱化。
我即使不生孩子,老了也会有别人的孩子工作来支付我的养老金........。
这段的意思是如果你不生小孩,政府会强迫你多缴税,因为你老了要别人的小孩来交费统筹帮你养老,政府必然会从税收上处罚单身的人。所以,作者写在结论里面让人多生,岂不是刚好做了错误建议,就是你得多生小孩,让小孩去帮忙交费养那些没有后代的老人?这个会影响的只是那些可能一直单身的人,正确的建议是这些人要有预防性的与几个很好的异性朋友商量,如果政府真的把单身税搞得太沉重,跟他或她协商,组成一个松散型家庭,毕竟政府不能按有无生育来定税,毕竟有人是想生生不出来。还有,有了小孩可以抵扣税,这个就不用论述了,常识。
6:除了关心自己的未来,也请多关心你的父母,他们的养老金水平在逐渐下降。
我们父母的养老金,增速从2015年的10%,下降到2016年的6.5%,2017年的5.5%,以及今年的5%。
由于2016-2018年这三年的养老金增速都赶不上社会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因此他们的养老金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比较在越拉越大。
我看到这个新闻以后,就立即和我父母聊了这个话题,发现果然他们其实很关心这个问题。但是处于不想麻烦儿子,不想让我误以为是在问我要钱的心理,并没有跟我说。
我主动沟通之后,母亲告诉我说这两年养老金上调幅度确实很小,一个月才增加一百多元。当然目前总体还是足够用的,但是这个趋势已经很清楚了。
养老金增速赶不上社会平均工资增速在未来是长期趋势,作为我们父母唯一收入来源的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在未来一二十年还会不断下降。为了保证父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给予必要的经济资助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事情。
看到这段我确实有点不高兴,作者的描述我看出来是“父母”都是属于职工类型的退休人员,大概率是在一线城市,也就是大概率目前一个月两人有6000以上的养老金可以领取,而大量的农村父母正在领取者一个月两人合计250元过生活,并且其子女正在二线或者三线城市独自租房并且打工,得不到五险一金覆盖(也就是继续当农民),每个月收入大约4000元就算不错了,还得支付房租什么的。
这位作者的父母是每个月的调高幅度(假设150)就可以超过人家一个月的退休金,还在号称什么赶不上社会平均工资增速,你去吃S比较快,退休人员为什么要赶上工资增速,退休人员应该是赶上“物价增幅”就可以了,让老人能安稳就可以了,何况物价指数增幅里面包含了很多服务类型的物价,比如娱乐之类的,这类的涨价幅度远超过食品之类的,如果要具体的更加细致的计算,退休金的每年增幅都应该有另一套计算方式来满足才对,毕竟医疗什么的报销根本也不是他们要负担的,
而前面所说的那个农民的的子女在二线三线城市打工的人,他或者她要负担的很可能是整个家庭的医疗风险支出,整个家庭的养老,整个家庭的所有开支,而竟然此时,由单位之类退休拿着高额养老金,医疗报销几乎足额的人,在这里斤斤计较每年说每年涨5%实在太少了,是不是还要给你们发三节奖金? 是不是年终奖也要算一下,是不是企业有盈利了要分红分股票你们也要跳出来分?然后拿到的钱去资助小孩买房,让农民或者没有养老金可领的小孩成为阶级受害者?
老龄化无疑也是吞噬了年轻人的工作成果,加大了其负担,冲击了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投资。
因此我们说,对于超级大国,内部的问题才是关键和核心。
积极的做好应对措施,个人和国家才能有好的未来。
最后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大家都会写,但是具体落到个人利益的时候,谁会让? 作者本人都斤斤计较每年给父母涨的退休金幅度从20%一路调到5%,产生怨言觉得不够了,你让谁有这个觉悟说整个理一理应该怎么处理?
目前,不管是政府的,还是民间的公众号文章,都在回避下一代人口越来越少甚至可能少掉一半的问题,目前制定政策者一定是距离退休年纪最接近的一批人,如何能让他们大刀扩斧的进行改革呢?不要一天到晚号称什么中国即将超越美国,那没有多大意义,先把自己的生育问题与养老问题解决了再说,每年需要十万亿退休金,钱从那里来我没看到任何文章算过,但是按照之前的速度,非常快非常快,就这几年,不是压每年的增长率就能解决的,是退休人员数量问题。
最后,还是回到到底要不要主动去加入国家的保险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交保险,其实,我们群里有一些讨论,但是不能公开这些计算,这些很复杂,也牵涉跨省问题,寿命问题,个性问题,择业问题,各人理财能力问题,不过非常欢迎入群来讨论。
说到底,你如果不知道政府在价格扭曲这件事上面做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影响,你年老的时候贫苦生活正在像你敞开大门。养老金只是其中一件事情。
如果对单身课税,那么同性婚姻者的权益又如何保障?
购买马祖高粱,免费邀请进入一群二群
最新一群人数 305人 ,二群人数1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