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超级学爸
三个孩子的爸爸,毕业于中国科大,爱跑步,爱生活,爱孩子。既要做好事业,更要做好父亲。致力于少儿科普,致力于孩子的快乐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7岁娃能自主阅读英文书: ... ·  2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6个能让假期延长的方法,好玩又有用!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超级学爸

真相不是想象——怪不得要大兴调研之风

超级学爸  · 公众号  · 育儿  · 2023-05-03 09:52

正文

这个五一,蛋总 没出门,但隔着屏幕也感受到了燃遍全国的人间烟火气。看着这熟悉的情景,蛋总内心很欣慰,因为我们社会经济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人间烟火气虽然值得欣慰,但小长假敢于出门旅游的还真是勇士,不仅仅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还要有一双铁肩钢腿,以及一对强大的肾脏,反正我是被憋怕了。

铁肩的意思是,要背上足够大的背包,装上足够多的食物和衣服用具,肩膀要扛得住。钢腿的意思是, 旅途中可能要不停地排队排队再排队,腿上功夫要过硬。

对于一个跑马拉松的人来说,肩膀和双腿可能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肾。跑马拉松过程中如果内急,也许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地对付一下,而小长假旅游,不可能有没人的地方……

实话实说小长假出行,是一场修行,是一场磨炼,更是一场考验,考验你的身体,考验你的钱包,考验你心态的耐受度。每次小长假,每个热门景区,都有人心态崩溃。

这就是小长假去热门景区旅游的现状。因此出门之前,一是要做好期望值管理(心态管理),必须认识到小长假去热门景点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咋说这也是一个 2.4 亿人参与的大项目。

为什么体验这么差,大家依然要扎堆去凑热闹呢?这跟我国的休假制度有关系,因为大部分人平时没有这么长的假,一家人或三五好友凑在一起更是不容易。

春暖花开,五一是最适合旅游的五天长假了(这个清明只放了一天)。错过了五一,上学一族要等暑假,而上班一族就得等十一了。暑假和十一,永远也看不到春景。

因此,五一的扎堆出行是必然的,各种乱象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的根源,是特定的时间节点,集中爆发的旅游需求,与相对稳定的旅游资源突然失去了平衡。

如果不错峰放假或者增加假期,这个问题是无解的,而且只会越来越严重。从游客角度,长假不出去就永远没机会出去,我还打算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了刚需。

但是从旅游行业从业者的角度,他们也有很多难处: 要么 平时冷冷清清没多少人来,要么一拥而上全来了。如果为了保证极限情况下的旅游体验,又会造成平日里的资源浪费。

因此,在五一之前,全国各景区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就像一位初恋的少女在等她的男朋友,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旅游行业,可以说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没有之一。他们为抗击疫情做出了极大的牺牲。没有人比他们更期盼旅游业的恢复。

但这个五一,他们也很紧张,甚至有点如临大敌,因为大家的旅游热情可以已经超出了他们预期,这给他们的接待能力带来了巨大考验,所以各地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因此,五一期间的旅游,游客体验不好,从业者体验也不好,因此我有两条建议,一是给国家的,一是给个人的。

对于国家,我建议我们国家错峰放假,比如某些省份 4 25 ~4 30 日放假,另外的省份 5 1 ~5 5 日放假。一部分旅游,一部分待客。

对于个人,我的建议是,有条件错峰旅游的,一定要错峰旅游,尽量避开五一高峰期。但如果真避不开,只能五一出去旅游,我强烈推荐去黄山。

蛋总的理由有两点:第一,黄山旅游几乎没有淡季,啥时候去人都不少(冬季略淡);第二,五一期间的黄山旅游,可能是热门景区的天花板之一。

黄山是中国旅游国家队中的老兵。黄山是全国最早一批 5A 级景区之一,也是全国四处世界双遗产之一。我曾经问黄山的一位出租车师傅,什么时候是淡季。他悠悠地回复:黄山没有淡季。

这么多年的高强度的历练,黄山在游客接待能力上和接待水平上,都是十分专业的。比如如何应对各种天气,如何应对高峰期,如何应对突发状况等等。

黄山景区我自己去过很多次,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什么商业气息,也绝对不存在宰客、推销、强买强卖现象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也十分亲民。

黄山是热门景区中的另类。很多景区,为了多挣钱,多补一补疫情期间的亏空,因此希望游客多多益善。但是黄山景区则选择了反向操作,降低最大日承载量。

就在 4 28 日,景区又把单日最大承载量从五万调整到了四万。而具体执行的时候,又削减了一万,按三万的日最大承载量执行。

减掉一万人,意味着每天少收入几百万元。是他们跟人民币有仇吗?显然不是,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最大程度保证大家的用户体验。

说到实际情况,黄山景区还真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一个新的现象困扰着黄山这个旅游业的“老革命”,那就是旅游特种兵现象。

旅游特种兵,顾名思义,那就是像特种兵训练那样去旅游,有点接近于生存挑战了,其实就是穷游。这个蛋总二十多岁的时候也经常体验。

那个时候为了省钱(主要是没钱),可又忍不住想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于是坐最绿的火车,吃最便宜的食物,能走路绝不坐公交,能带帐篷绝不住旅馆。

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觉得当时自己挺命大的,感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救了我。这要是在美国随地扎营,不知道有多危险。

当然这种体验也很珍贵,真有热心群众。当年在日照海滩扎营,有一位老大爷关心我说:孩子,咋睡这儿啊,又潮又吵还不安全,要是没钱就去我家住吧,免费的。

还有一次在一个镇上,我错过了班车,就打算在路边的石板上将就一夜,结果村民发现了我,把我让到家里,给我端上热腾腾的饭菜,然后给我铺上了软乎乎的被窝。

我最远的一次穷游,是去香港参加港马,不舍得坐飞机,更不舍得住宿,于是坐了绿皮硬座车、带上帐篷从深圳中转,然后在香港的海边营地露营。

2023 年,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放开,这种旅行方式突然流行了起来。而且也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有一些旅游特种兵,夜晚在海底捞象征性的点个餐,然后就留宿在此过夜。

黄山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比如前几天有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黄山风景区光明顶上的厕所都被人占满了,大量游客躺在了厕所走廊之中。

随后就有媒体把大帽子扣了上来,说黄山景区预警不足,服务跟不上,唯利是图、超量接待,导致大量游客滞留,夜宿厕所……

但真相恰恰是相反的,黄山景区早就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提前对游客数量进行了限制( 3 万人以内),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现场指挥、实时调控。

为了保证游客顺利下山,客运索道和旅游换乘都已延时服务,保证每一位有下山意愿的游客都能顺利下山。所以 4 29 日加班到了 20:30 4 30 日更是延时到了 22:30

而且景区也尽到了提醒义务,从下午三点开始,黄山风景区就开始进行现场劝导,也用广播反复提示。夜晚,景区还组织人员巡逻,确保游客安全。

但是仍然有约 800 名游客没有下山,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旅游特种兵的“规定动作”,不是因为下不了山,也门不是因为订不上酒店,更不是景区超量接待。

实际上黄山景区 4 29 日接待游客是 22176 人,离 3 万人的实际执行最大承载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大部分人的旅游体验还是相当不错。

大家的心思我懂,只要捱到了五点多钟,就可以看到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的第六绝——日出。

而光明顶,则是看日出的最佳观景点之一。不过别说,看日出的确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个回头再探讨。

其实我早就有这个计划,晚上赖在山上,第二天早上看日出。但是我胆子又非常小,一是山上天气多变,随时会有雷电;二是山上昼夜温差太大;三是山上会有蛇虫鼠蚁,甚至毒蛇。

当然,旅游特种兵这个群体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攀比心态,就是看谁能用最少的钱,逛最多的景点,这个心态很有趣。

有人说景区内订不到房,这个话没毛病,因为景区内酒店房间的确有限。实话实说,从基建狂魔的角度,黄山上都盖成酒店也不成问题,但事儿不能那么办,因为每一栋楼都是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相反,景区反而尽了最大努力,尽可能的给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比如克服重重困难,开放更多的公共区域给大家过夜等待,总比暴露在野外要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