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映魅咨询(IMC)旗下教育科技媒体“POWER4EDU”官方微信:power4edu,做不一样的教育科技媒体,看不一样的教育科技
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消费升级都在为幼教市场持续注入活力,尤其是新民促法的颁布,进一步认可了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法律地位,社会资本开始快速布局幼教市场。在各大机构跑马圈地后,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幼儿园市场集中度低, 庞大的数量背后是粗放式管理的局面,而师资往往成为长远发展的最大瓶颈。
联帮在线教育成立于2017年,通过“直播+双师课堂”的模式,为二三线城市的营利性幼儿园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近日获得金沙江创投、万融资本、创新工场等数千万人民币 A 轮融资。从去年年底获得创新工场天使轮融资,联帮在线至今融资总额近亿元 。创始人李白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从业13年,有过十多家幼儿园运营经历, 担任北师大教育学部校友会理事、中华儿慈会、《父母世界》等机构教育顾问。2014年创办在线家庭教育品牌babycan(百看早教APP),2017年创办联帮在线幼儿园实时互动直播教学平台。
近日,映魅咨询教育分析师采访了联帮在线教育创始人李白,以下是访谈内容整理的精要。
映魅咨询:如何看待目前“ 幼教+互联网 ”创业领域的的市场状况?
李白:
目前行业存在较大的升级点, 幼儿园逐渐从传统学校向教学过程透明和教学结果透明的方向过渡。 在整个升级过程中,最大挑战就是优质教师的资源的匮乏。从全国范围来看,每年行业的师资供给是非常少的,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从事学前教育的中专、大专、本科以上的毕业人数合计约为15万一年,但是每年的行业需求是22万,存在着7万的供给缺口。
所以首先是整个行业首选是在师资供给数量上的不足,其次就是质量的差异化较大,15万人里边13万人都是中专生,1.3万人是大专生,只有6000以上的人是本科、硕士和博士。联帮在线教育的双师课堂从这个点切入,去弥补幼儿园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的缺口,极大的提高幼儿园的特色课程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意义上,幼儿园在引进优质课程或教材时,往往受限于无师可教的挑战。双师课堂不仅帮助幼儿园引进课程和老师, 同时还为其搭建一套打通家长端的作业系统,从而完整实现教学练测整个环节。
映魅咨询:在园教育、在家教育的业务模式上进展如何?续报率是在什么样的水平?
李白:
目前还是聚焦在园教育,但在家教育未来肯定我们的一个发展战略。联帮在线教育项目从去年9月份启动,今年3月份即第一学期的续报率是在98%。
相比于toC端的项目,B端选择产品比较难,一旦选择之后的替换成本也很高。所以幼儿园要引进一个课程必须得全员招生,如何选择可持续进行的优质课程,对于园长们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目前我们有两个衡量指标,一个是续报率, 即原有的报课是否延续,此外就是扩班率,通常幼儿园在课程选择时先在一个班做试点,一个学期后口碑效果反馈比较好的时候,再去选择去多开一个班或多个班。
3月份我们的扩班率达到120%, 也就是说有20%的幼儿园,至少多扩了一个班。从时间上看,3月份是春季学期,传统意义上幼儿园一般都是在秋季学期学年的时候才会增加收费的,这个比率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还是蛮高的。
映魅咨询:“在线互动+双师课堂”的概念炙手可热,联帮在线教育的双师模式有什么特点?
李白:
我们在幼儿园双师课堂场景上探索和定义更为丰富,幼儿园和K12教学场景差异化很大,K12是老师上完即走,教学结果通过考试来体现。目前中小学项目更多是名师大直播的形式,线下的老师只是配合着互动,孩子跟线上老师通过答题器来互动反馈,是一种单向意义上的输出。
幼儿园是一日生活即教育, 孩子的吃喝拉撒都在幼儿园, 每天上课是时间一天最多也就三个课时,大部分的幼儿园都是两个课时,上午下午各一节课。
上课前可能大部分场景都是在给孩子喂饭、穿衣服、扎小辫、喝水,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场景,所以第一,线下的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专门来去使用各种设备,大部分教师的学习能力都比较差,对技术不敏感。
第二,孩子的上课时间远少于K12阶段教育,只有半个小时或25分钟。在短时间内教师要尽量的去做到真实的游戏化互动,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孩子的年龄段比较小,他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只有五分钟,短暂的教学实践内,教师必须要不断的去变化不同的教学环节,在游戏性的教学基础之上,去增强和孩子的线下互动。K12阶段教育的双师课堂老师是看不见孩子的, 但我们的技术模型就是一对多(一个班的孩子)教学,老师可以看见全班孩子的现场画面。
同时在教学细节上会更注重一些不同的设计,比如所有的老师都是要站着上课的上半身全部出镜, 比肩幼儿园真实的教学场景,我们也提出一个口号叫“在线即在场”硬件设施上,55寸的大屏硬件设备,也是为了实现真人在课堂一比一的效果的,给孩子教师身临其境的感觉。
映魅咨询:我们通过哪些服务为幼儿园赋能?
李白:
给幼儿园提供的服务不仅限制于在线直播课程, 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原来做to C项目看到我们的方向之后转向to B领域,但更多是把toC的教学课程和教学的方式直接迁移过来。实际上对于幼儿园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上课的直播课程。
幼儿园的管理不像培训机构,整体来看是比较复杂的,我们不光给幼儿园提供在线的直播课程,还为线下老师提供英语教学课程,以及普通幼儿园老师应该具备对应教学能力的培训, 此外还为幼儿园提供了配套的招生营销的方案,的通过微信群和小程序来建立的一套作业系统,实现家园互动。可以类似为一种“ 加盟”的形式,但是对幼儿园来说不需要重模式的投入。
映魅咨询:各地幼儿园地域性差异很大,如何用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幼儿园的不同需求呢?
李白:
幼儿园的需求确实差异化, 但我们对行业的认知足够深入,基本上能覆盖70%左右的民办幼儿园的需求。公办幼儿园了自己特定的课程和服务需求,暂时不会去考虑,早期想要更快速度更快规模化的去复制,一定要去做标品。现在我们就是按照标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通过符合大多数幼儿园需求的产品来占领市场, 未来再去考虑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
映魅咨询:在园教育业务目前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包括哪几个部分?设置的考虑因素是什么?
李白:
在园教育上,我们目前有英语课程、艺术大师课程和思维导图课程。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所以未来20年之后,我们培养的孩子成年之后都会面临更多元化的世界。英语仅仅是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通过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在13门学科上建立更宏大的世界观。
比如说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不仅仅说学习语言本身。对于1个3到6岁的孩子,不仅仅应该只是强调在语言能力的这种学习,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引发孩子兴趣,开拓视野, 通过这样的途径和方式,让他知道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长得不一样、说不一样话、不一样思考方式的人。
在课堂上也如此,去为孩子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 。在思维导图课上,三岁到六岁的孩子,一共要去学习十多种不同的思维导图模型。在普通的工作导图之外,还包括其他的类型,比如做计划、讲述定义,学习中可能会涉及到双双中心,涂鸦双桥图这些方法,但从实际上表现形式上来看,导图的背后映射的是一种思考方式,这是我们希望孩子通过思维导图课程来去获得的。
艺术大师课,传统的幼儿园更多的是画画和做手工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是更高层次的艺术素养。我们可能更多的去考虑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的,同时也去为孩子建立更大的世界观。比如我们每个月会学习一个艺术大师,这个月学习的是日本草间弥生的波点艺术, 下个月可能是荷兰蒙德里安的格子画,会让孩子了解东西方的艺术形态的特征和差异。
在时间维度上我们还会横跨上下五千年,比如玛雅文明的艺术产品、未来世界机器人世界的艺术审美, 在给孩子延伸更长的思维边界,学习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为孩子塑造一个更高更远的世界观,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