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鑫源艺术馆
钱币、邮票、纪念币等现代化收藏品的文化交流,了解收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欢迎广大用户踊跃发言,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最高10℃以上!辽宁下周跳跃式升温 ·  昨天  
新北方  ·  后天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2 天前  
新北方  ·  再冷一天!气温即将大反转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鑫源艺术馆

景泰蓝凭什么能成为故宫“镇殿之宝”

鑫源艺术馆  · 公众号  ·  · 2019-10-21 16:53

正文


铜胎铸嵌金丝转

工笔浓淡甚相宜

三代承袭真颜色

今朝共赏美名传

景泰蓝(Cloisonne),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自古以来,人们对皇帝的印象就是掌控人间生杀大权,极尽世间荣华富贵。 但正因富甲天下,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无法一直热衷。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秦始皇征伐天下,统一中国; 唐太宗热衷书法,死时让王羲之的《兰亭序》陪葬; 宋徽宗书画双绝,专设宣和画院... ...

但有没有这样一件事物,让享受天下供奉的帝王都爱不释手、不舍不离呢?

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元代引入

元代以后,一种之前从未见过的器物出现了,它一经现世便收到了皇室勋贵的热烈欢迎。到了今天,我们仍可以在故宫看到作为镇殿之宝的 ——景泰蓝。

景泰蓝学名为铜胎掐丝珐琅。“铜胎掐丝珐琅”大约于13世纪末,元代时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传入之初,被称作“大食窑器”、“鬼国窑器”和“佛郎嵌”。

成吉思汗像(电视剧照片)

据史料记载,蒙人合赞(1271-1306),在元代成宗时期册封为伊儿汗国中统治波斯一带的呼罗珊汗,合赞除精通其蒙古母语之外,也略悉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国、富浪等国语文,凡百工技艺,皆亲手为之,制品尤较工匠为佳,又习知化学及一切较难艺术,如制作珐琅、解化滑石、熔解水晶及凝缩、升华之术。

在此,不但可知珐琅工艺在13世纪后期仍属“较难之艺术”,同时,高居可汗之尊的合赞研习珐琅制作技艺的事实,彰显出此项技艺已获元朝贵族的高度重视,其制品更是成为皇家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

得名景泰

到了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景泰蓝迎来了第一个巅峰,景泰皇帝在颜色方面另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所以在景泰蓝烧制成功之后,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饰无不用景泰蓝制作。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明景泰年间,宫廷设有专门为皇家制作景泰蓝的御用监,烧制出一种极透亮的蓝色釉彩,那是一种完全来自天然矿物质的松石绿,现已很少见,但铜胎掐丝珐琅的另一名称“景泰蓝”从此广为流传。

明铜胎掐丝珐琅方壶

景泰皇帝在位时间不足7年,却已改制了不少前代遗存的珐琅重器,从而获得“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的美誉!

明景泰皇帝朱祁钰(电视剧照片)

达到高峰

到了清朝,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和地位得到了新的提升。康熙十九年,武英殿、养心殿设立造办处;康熙五十七年,武英殿“珐琅作”改归养心殿专门制造宫廷器物,从此景泰蓝的等级上升到了顶峰。

康熙时期为了更好的统治汉民族,所以康熙皇帝学习汉文化,吸收汉文化以达到统治汉族的目的,正是有着这样的文化包容特性,所以康熙皇帝对珐琅器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珐琅料既然是一种彩色料,需要烧制而成,是不是可以可以在瓷胎上画珐琅。经过宫廷工匠的努力,康熙时期创烧了瓷胎画珐琅。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发明玻璃胎画珐琅,把掐丝珐琅工艺发扬光大。

到了乾隆时期,景泰蓝工艺达到了巅峰。 这一时期的景泰蓝严格规定只有皇家可以使用,只有少量用于封赏二品以上大员及颁赐给大德高僧、寺庙作供奉之用。此时的景泰蓝色泽与明代相比,追求艳丽,纹饰复杂,图案喜庆吉祥、题材丰富,广泛用于宫殿的摆设与实用器皿的制作。

清康熙铜胎掐丝珐琅唾盂

史书记载,乾隆皇帝对景泰蓝嗜之极深,小到手上的扳指,大到室内的桌椅、花瓶、熏炉、床榻都用的是景泰蓝。甚至,他还在紫禁城专门设置了生产景泰蓝的造办处,拥有几百工匠。

除了小件能够制作非常的精美,也制作了很多大件器物,最大的景泰蓝能有2.4米高。 是一件景泰蓝的佛塔,制作的非常华丽,底下是汉白玉的基座,然后是紫檀的底座,然后才是景泰蓝的器身,折合用银四十八万余两。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和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先后两次下旨烧造大型掐丝珐琅佛塔,每次烧造6座。这12件巨大的佛塔分别陈设于紫禁城东北的梵华楼与西南的宝相楼内,其高度相同而形制各异。这12座雄伟的珐琅佛塔需要众多工匠进行纷繁的工艺协作,工程庞杂,耗银近70万两。作为空前巨大的珐琅精品,显示了乾隆年间殷实的国力和高度成熟的珐琅工艺。

清雍正铜胎掐丝珐琅蟠螭狮纹贲巴瓶

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宫里吃年夜饭的时候,只有皇帝的御宴桌上是景泰蓝餐具,底下的陪宴桌只能使用瓷质和银质餐具,可知当时隆宠之甚!

乾隆对景泰蓝的喜爱并非一朝一夕,早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命人制作一对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为其父雍正皇帝贺寿,因此才有“大鹤+小鹤”的造型。鹤象征和平、长寿,大鹤口中之桃子也寓长寿之意。桃子是小鹤送给大鹤的礼物,表达了弘历祝贺父亲雍正长寿的意愿。2010年,这件皇家重器在香港佳士得拍出1.29亿天价,据说将其收入囊中的富豪刘銮雄正是为其母亲贺寿!

清乾隆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多穆壶

在宫廷艺术殿堂里,是帝王们的钟爱造就了景泰蓝的彩奇与伟异,而景泰蓝的金碧辉煌、珍重华贵之貌也彰显了帝王们唯我独尊的皇家威严,被帝王钦定为皇宫日常生活必需品也即成为必然之事。他们将大型器物包括驱邪避灾的瑞兽、威武庄严的炉鼎、吉祥平安的瓶尊等陈列到了皇家主持国事、案牍勤公的地方,从此,景泰蓝有了皇家权势不可侵犯的特殊地位,体现着天下最为富有、高贵以及唯我独尊、唯我独据的王者风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