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很多人都跟九叔失联了
,如果大家中午12点还没收到推送消息,可以自行点进公众号主页看看,风里雨里,九叔每天11:55都在等你
大家看完文章也记得点下
“赞”和“在看”
,同时右上角
星标一下公众号
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不会错过了~(详见下方操作)
老李今年73岁,不同于年龄的增长,他的记忆却一点点后退。
在确诊老年痴呆那天,家人都不可置信,要知道他平时也没什么不良习惯,唯一的爱好就是喝茶,一天不沏上一壶茶就不舒服。
儿子第一时间就查阅了相关原因,
结果一个关于喝茶和痴呆风险的传言映入眼帘,竟然有研究发现喝茶会增加痴呆风险,这让大家都很意外,这个闻所未闻的说法到底孰真孰假?
老年痴呆学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记忆和认知会逐渐丧失的退行性神经疾病,并伴随多种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目前还
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治疗该疾病
,而且早期很难发现,患者发病10~20年后可能因并发症而死亡。据流行病学统计,全球确诊病例数就有3500万,而
我国的确诊病例数就超过了500万
,预计到2040年这一数量将达2250万。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具体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已知因素就有年龄增长,几乎每5到10年,发病风险就会翻一番
。
关于发病风险猜测众说纷纭,然而中山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彻底颠覆了大众认知。
图源自网络
研究员通过从UK Biobank收集到的447,485名参与者饮茶数据,并分析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竟然存在非线性关联。
根据数据显示,
每日饮茶量超过13杯以上,比起不喝茶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会增加67.4%
。而适量饮茶反而可以降低相关风险。
研究员分析,
过量饮茶会导致大脑灰质和右侧海马体积减少
,而这个结构的变化,可能就是催化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里提到的“饮茶”并没有特指哪种茶,也就是说无论哪种茶叶都要适量摄入。尤其是爱好喝茶的人,更要注意别贪杯,适量享受茶叶的风味即可,千万不要过度沉迷,引致不必要风险。
由于阿尔兹海默病无药可治,所以专家呼吁越早发现,更有利于病情控制。
目前最可靠的阿尔茨海默病检测方式就是
观察β-淀粉样蛋白和涛蛋白异常堆积的情况
,但这个办法很难实现,一来查出异常堆积的时候患者已经病入膏肓,而且需要通过脑组织采样才能检测出来,导致早检率较低。
对此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联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开展的一项研究,给出了新方向。
研究员通过定期抽检10981名45~60岁的参与者,25年后对其中的痴呆症患者与正常受试者血浆蛋白波动情况,发现有32种蛋白质可能和痴呆症有关,但其中20种蛋白质还额外关联免疫系统、神经突触功能和细胞外基质的稳定性等多方面影响。
也就是说,老年痴呆可能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发病机理,人体各个部位的健康状态都可能有着不同的联系,不能指望仅凭一种药物就解决问题。
但值得注意的是,
痴呆症在发病前的10年和20年出现的预警信号肯定是不一样的
。
那怎么才能更早的发现痴呆症端倪?专家提醒更早的做好防备很关键,尤其是以下这3类人更要注意:
1、高血糖人群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出现痴呆症的风险是正常人的
2倍以上
,根据痴呆症患者的PET影像显示,他们大脑的糖代谢非常少,而这也极大的阻碍的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进一步增加痴呆的风险。因此高血糖人群一定要做好提前防备措施。
2、高血压人群
长期的高血压会影响血管健康,随着血液循环受阻,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局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也会影响部分神经功能正常运转,压增加认知障碍风险,所以血压稳定也被认为是重要的预防认知功能受损重要措施。
3、APOE4高血脂人群
APOE4血脂异常的人群,
近一半可能在76岁左右患上痴呆症
,因为这种人群无法正常的清除大脑内β淀粉样蛋白,从而增加了老年痴呆风险。
除了年龄因素外,痴呆症的出现往往和人们的不良习惯息息相关,专家提醒,预防痴呆症,以下4个坏习惯最好立刻改掉。
1、错误饮食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