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眼
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9 小时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昨天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青眼

核酸护肤新潮流来了!

青眼  · 公众号  ·  · 2024-11-08 23:25

正文

抗老新成分

没有足够强大的科技支撑,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和发展。

尤其是在化妆品行业,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许多化妆品核心原料被国际巨头垄断,中国化妆品行业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而今,随着不少中国企业以科技创新突围,中国化妆品的科技“芯片”不断涌现。

这当中,创健医疗通过从重组胶原蛋白到核酸四面体的科技突破,充当中国化妆品行业“芯片级”原料研发的探路者。今日,创健医疗联合云海生物、弗若斯特沙利文以“折叠时空 智启未来”为主题,在上海W酒店举办了2024核酸四面体蓝皮书发布会。

这意味着,创健医疗又一创新成果的首次亮相,将为化妆品行业注入新的竞争活力。


前沿 创新 成分的高昂成本 成为过去式



潮流所向,科技创新容不得纸上谈兵。在化妆品行业,科技当前已然成为推动产品升级和夯实品牌竞争力的关键。然而,真正的成功不仅在于研发出先进技术,还在于将这些创新切实应用于产品实践中。只有能够落地生根的科技,企业才能真正意义上满足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功效和体验的多重需求。

不止于重组胶原蛋白,创健医疗在原料端不断创新突破技术瓶颈,让前沿成分的高昂成本成为过去式。本次会上,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松介绍,虽然外界对创健医疗的认知更多聚焦于重组胶原蛋白领域,但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创健医疗就着手布局并深入研究核酸四面体相关技术。

▍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松


“本次首发的蓝皮书,涵盖了创健医疗对核酸四面体的理解、开发、生产工艺以及应用场景等内容。尤其是在皮肤领域的创新应用,包括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皮肤衰老、美白、修复光敏损伤和防脱生发等。”他表示,核酸四面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平台和基因调控的工具,具有高度稳定性、可编辑性和低免疫原性的优势,在生物医药和化妆品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钱松介绍,在核酸生物合成与创新中,传统的化学合成方式成本很高,一克成本达到20-30万,且周期长、产量小、生产效能低,同时还面临设计序列难、DNA提取难、DNA酶切难、原料纯化难等挑战。而创健医疗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用生物合成的方式实现了核酸四面体的量产。据其透露,“相比传统化学合成的成本大幅降低,预估每克成本可降至化学合成的10分之一,并且随着产能不断增长成本还将持续下行,可为护肤品和药品提供稳定的原料。”

▍中国科学院樊春海院士


本次会上,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框架核酸”技术的中国科学院樊春海院士也来到现场,并表示,“核酸领域是整个诺贝尔奖里面获奖最多的一个领域,这表明核酸药物在现代制药当中的革命性潜力。本次蓝皮书的发布,也为核酸四面体在更多领域的创新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他看来,实现关键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并不是讲一个热血沸腾的故事,而是要沉下心到实验室和转化产线去拼,只有把科技创新与产品产业深度融合、落地转化,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新成果

解决中国原料“卡脖子”问题



那么,核酸四面体到底是什么?这项技术究竟多厉害?

认知核酸四面体之前,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核酸。据蓝皮书介绍,核酸(Nucleic acids)是所有细胞和病毒中至关重要的大型生物分子。除了在自然界中发现外,核酸也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酶(如DNA和RNA聚合酶)的使用或固相化学合成的方法来生成。实验室合成核酸的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口腔疾病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云锋


“核酸是整个生命核心分子之一,而核酸药物的递送则是重要科学问题和和医药领域的核心技术。”本次发布会现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口腔疾病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云锋介绍称,目前,核酸的主要递送依赖于脂质体和病毒两大载体,即病毒和非病毒类载体,这些是当前主流的传递技术。然而,现有的核酸药物递送技术主要被美国公司专利保护,国内应用面临专利封锁和关键技术“卡脖子”现状。

“围绕新型四面体框架核酸(tFNA)载体的相关应用进行专利布局,掌握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将有望解决我国在这块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林云锋表示,核酸四面体基于三维空间立体结构,是由樊春海院士提出并发展多年的技术。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该结构展现出良好的刚性和低免疫源性,能够自由穿过细胞膜而无需病毒或脂质体介导。这种新结构被用作药物和其他分子的递送工具,显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包括眼科治疗和皮肤损伤修复等领域。

“核酸四面体和多肽可谓是天生一对。”林云锋指出,由于天生电荷相反,核酸和多肽之间吸附力非常强。过去传统要想将多肽送到细胞里去,往往需要用微针或者注射方法完成。而现在核酸四面体具有非常强的透皮能力,它在有毛囊的情况下可以达到500个微米的深度,所以未来可能就只需要核酸四面体结合多肽就能实现透皮给药。另外,作为一个好的搭载工具,核酸四面体还能携带光甘草定,用在美白功效上。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主任丁小燕


据悉,当前核酸四面体在眼科的应用上已进入临床前阶段。本次会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主任丁小燕表示,目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按照VEGF治疗,平均每一个病人第一年需注射5至9针。“我们未来希望患者只需靠日常点‘核酸四面体’眼药水就能控制病情,不用再打那么多针。”

简言之,核酸四面体技术既是一种核酸药物,又是一个载体,这正是其最大特色。自然界中的核酸通常以二维链状形式存在,非常柔软,难以递送至细胞内。直到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团队利用DNA折纸技术,将二维线状结构折叠成三维立体的核酸四面体,从而提高了稳定性和刚性,使得其应用场景广阔。


新一代抗老先锋成分

引领核酸护肤新潮流



众所周知,透皮吸收和递送技术一直是化妆品行业的关注焦点。基于此,核酸四面体作为高效的递送载体,被引入进化妆品行业无疑会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方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