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智学堂
未来的创造者,从这里起步。开智学堂是一个学习社区,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编程和写作等21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投资界  ·  三个人,估值600亿 ·  2 天前  
投资界  ·  三个人,估值600亿 ·  2 天前  
电脑报  ·  国产手机,买不起了 ·  3 天前  
电脑报  ·  国产手机,买不起了 ·  3 天前  
字节跳动技术团队  ·  无文本编码器仍能媲美CLIP!豆包大模型团队 ... ·  5 天前  
字节跳动技术团队  ·  无文本编码器仍能媲美CLIP!豆包大模型团队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开智学堂

陈楸帆:告别史波克 | 开智大会第二届回顾

开智学堂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8-08 19:42

正文

第三届开智大会门票销售火爆,开放不到 12 小时即全部售罄。现提前开放 9 月 10 日上午开智沙龙活动报名。本次开智沙龙,阳志平老师将会答谢远道而来参加开智大会的朋友;同时,因当天是阳志平老师的生日,他也准备了精彩演讲,敬请期待。更多活动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如果你也看过《星际迷航》,你会不会觉得逻辑强大、思维清晰、情绪稳定的 Spock 正是你的理想型人格?

陈楸帆和你一样,从小将 Spock 视为偶像,对科幻和理性深深着迷,奉行理性至上主义……但缺乏人际情感联结,在现实的人类世界,真的会快乐吗?他开始想方设法「丧失理智」。

接触虚拟现实技术之后,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由此产生。或许,Spock 式生活并不一定是最优的?他开始在虚拟中寻找真实的自我,重新体验这个世界,哪怕不合逻辑,哪怕不够完美。

Goodbye Mr. Spock,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pretending and love VR. 现在,听陈楸帆与你分享「告别史波克」的全部秘密


成为 Spock

各位开智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陈楸帆。今天,我会分享一些也许从来没有人知道的事情,这对于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是一个特别 personal 的 person,一般来说,我的朋友圈里可能 95% 都是广告,所以今天为了开智,我也做了非常多心理建设。

我从小就是个科幻迷,最早大概能追溯到幼儿园时期。我出生在广东,借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和邓爷爷画的一个圈,我得以看到许多来自国外的科幻影视作品,比如《星球大战》、《异形》、《侏罗纪公园》等等,但是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应该要算是这一部——《星际迷航(Star Trek)》。

我看的《星际迷航》是原初动画版,也就是所谓的 The Animated Series(TAS)。与现在更像是好莱坞特效动作大片的重拍版不同,当时这个版本非常朴素乃至于简陋,他所要表达的精神是这句话——「To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 无畏地探索前人未曾到达之处」。

《星际迷航》每一集都会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文明,当时的我深深着迷于企业号的征程,以及随之而来的冒险与思索。大家知道,在那个年纪的孩子,对一个作品着迷的表现是什么?是把自己代入其中的某个角色,并将这些角色的行为甚至思维方式带到日常生活里来,比如奥特曼,比如恐龙特级克塞号,比如美少女战士。

而我代入的角色,是这个人。

Mr.Spock,他是企业号的大副,来自瓦肯星。瓦肯星的文明高度崇拜逻辑与理性,并将对于情感的绝对控制作为一项美德。当时的我觉得这样真是太酷了,人终于可以不用受情感的控制了。可我不知道的是,Spock 其实是人类与瓦肯星的混血儿,所以其实他基因里还保留着人类的特质,这让他时常陷入天人交战的纠结中。

当然把他当成偶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长得很像一个人,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在那个时代应该也算是蛮酷的人,他很有好奇心,除了朝九晚五上班养家糊口,还倒腾各种东西,小电器、电路板、装饰画、化学制剂等等,即便现在家里也塞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我觉得我的好奇心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他。

说回 Spock,我把自己代入 Spock,用瓦肯星人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慢慢长大。从小我就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凡事讲求理性和逻辑的小孩,好处就是老师和家长会觉得这个孩子真乖、真听话,什么都不用操心,所以我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放羊的状态。即便在青春期也没有经历过叛逆的阶段,因为从理性选择的角度去想,如果考试考得好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叛什么逆啊。

当然这好处都是在中国式教育的语境里,坏处就是,你们想想,这个小孩活得得有多累啊。

就这样我上了北大,毕了业,一边是进 Google、百度,过着某种被构建出来的 IT 精英生活;一边写着科幻,出几本书,运气好的话拿一些奖项,有一些粉丝,还能给自己打上理想主义者和文学青年的标签。看上去可以用一个微信表情来概括,完美。

用理智的方式丧失理智

事实却不是这样的。Houston,we have a problem。

曾经不止一次有人跟我说,你很完美,你就是一个完美的 psychopath。翻译过来就是——变态。最近一个说这话的人还拿出一本书来作为佐证,这本书叫做《天生变态狂》,作者是一位颇有名望的神经科学家 James Fallon,他发现自己大脑结构与心理变态者惊人相似。当然我朋友所说的变态不是我们日常语义中的那种「变态」,而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定义——边缘型心理变态,朋友还从书里摘了几句话发给我:

与他人缺乏情感上的联系,人际关系流于表面,总是用冷淡和有距离的视角看待事情,情绪缺乏波动,波澜不惊,精通操纵别人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愉悦和冒险,伤害别人哪怕只是开玩笑却不自知。

看起来很眼熟不是吗?

Mr.Spock,我一直崇拜与模仿的童年偶像竟然是个变态?而长大后,我变成了你。

我感觉受到了一万点伤害,如果无法理解他人的情感,建立深刻的联系,怎么能够去爱与被爱,又怎么能够写出动人的作品?所以在我的作品里面好几篇关于镜像神经元与同理心的科幻小说,那是我在试着自我探索与诊疗。我也咨询过一些专业的心理学朋友,他们说,你要恢复对于自己真实情感的认知与知觉,学会不用理智去控制,让它自然流淌

Excuse me?你知道一个过分理智的人要丧失理智有多难吗?

我尝试了不同的方式,但是一到关键时刻,Mr.Spock 就会跳出来告诉我,要理性,要逻辑,要酷。

可这一点都不酷。

直到 2014 年,对我来说是一个人生分水岭。在这一年,我接触到了以往只在科幻小说里读过的虚拟现实技术,并决定投身这一行业。同时,虚拟现实体验让我重新思考人生这回事儿,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科幻式的、未来的视角。我人生的两条线索开始由平行慢慢靠拢、相交。

我在想,能不能用一种理智的方式来丧失理智?

从柏拉图的洞穴说,到前不久 Elon Musk 说到「我们只有十亿分之一的可能性是生活在基础现实里」(we’re in base reality is one in billions.),对于现实世界是否只是另一种虚拟,无数的小说、电影都已经讨论过,但似乎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种讨论的意义仅仅是在技术哲学的层面,因为问题无法被证伪或证实,它便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

作为一个「变态」,我不这么认为。

让我们来做一个「What if」思想实验,这也是科幻的本质所在。

What if(如果)我们所生活的现实是虚拟的,那么最大的可能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没那么先进的「历史版本」里,在这个版本号为 2016 的虚拟现实里,我们有的只是 Oculus、Sony、HTC,当然还有诺亦腾的 VR 技术,从未来视角看,这些都相对原始。

但在我们真实肉身(如果到时候还有肉身的话)所在的世界里,也许是版本 2600,那个世界里的 VR 技术与 2016 年的技术是同源的。那么,我们能够得出什么样的推论呢?我们在现有的虚拟现实里为了提升体验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对于我们在那个现实世界里提升体验有着同样的借鉴意义

虚拟现实之美

当我们将生活理解为一种虚拟现实之后,这种认知视角上的转换,会带来行为上什么样的变化?也许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但对我这种 psychopath 来说,这种转换让我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以往所崇尚的 Spock 式生活并不一定是最优的。当然最优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死理性派的色彩,那么我们换一个词,最美。

我可以举三个例子。

朦胧之美 Granularity is the new definition

Granularity 的意思是「粒度」,是专业名词,我给它起的中文名字叫「朦胧之美」。还记得 Spock 被 Kirk 船长调戏是「活的计算机」,对于我这种人来说,时刻处在信息焦虑的状态,恨不得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要收集足够多的信息,才能作出最后的决策。写作也是,往往需要逼迫自己停止素材搜集,否则也许永远都动不了笔。就好像一个视力特别好的人,你能看清所有的细节,但不一定能感受到美,甚至过多的细节会影响你的心情,阻碍你的决策。我是一个视力特别好的人,走在路上往往能远远地看到别人,别人却看不到我,这时候我便会陷入一种焦虑,是主动打招呼呢,还是装作没看到。类似的烦恼无穷无尽。

而当我第一次戴上 VR 眼镜时,它却遵循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首先,我不需要看到完整的世界。我只需要在眼前大约 110 度的视场角范围内实时渲染的双目视差图像,对于大脑来说,那就是整个世界。

其次,我不需要看清视野里的每件物体。通过眼球跟踪和动态模糊技术,我只需要看清聚焦范围内的图像,离此区域越远,则分辨率可以越低。

最后,我不需要一个完全拟真的世界。大家可以看到这些 Low Poly 风格的画面,与我们所习惯的现实主义风格相去甚远,但当你沉浸其中时,这个低保真的世界所带来的美感丝毫不差,甚至因为省略了许多不必要的细节而显得更加纯粹,带来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为什么在虚拟现实里要这么做?很简单,受限于芯片的运算能力。回到我们的思想实验,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大脑同样存在这样的局限性,我不需要那么多的信息,我也不需要每个细节都做得那么完美,通过对输入端的信息粒度进行更加聪明、更加经济的管理,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压力

比如我自己的最小行动,我已经基本不上微博,不看朋友圈,甚至不接陌生电话,不看短信,通过有意识地减少低效信息的接触,来提升生活质量。我相信如果真的有很重要的事,你一定能找到我。同时,也不必追求每一件事都做得特别完满,甚至对外塑造一个完美偶像的形象,那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特别不美好。

交互之美 Connection is the new independence

作为瓦肯星人的 Spock 每七年有一次所谓 Pon Farr 的生物学周期,在这期间,欲望将占据他们的头脑,剥夺他们的逻辑思考,使他们变成毫无心智的野兽,本能将驱使他们交配或者战斗。听起来是不是很刺激,在《The Next Generation》第三季中有一集,老皮卡德和 Spock 的父亲心灵融合之后,差点被瓦肯星人汹涌的情感击溃,所以瓦肯星人并不是真的没有感情,而只是刻意用理性压抑情感,保持与他人的距离,以维护人格和精神上的独立性。

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样的,我对人非常的 nice,但是经常会保持距离感,因为我害怕这种距离的太过接近会跟别人产生这种 attachment,这会造成我独立性的丧失,同时因为过度的理性,我会觉得很多社交场合是不必要的,所以我希望自己一个人能够把所有的事都干完,如果有什么问题,咱们线上解决就行了。

但在虚拟世界里,我充分感受到了这种生存方式的不合理性。当你戴上头显设备,以第一人称视角进入虚拟现实时,如果仅仅是观看,并不能产生很强的真实感。这事实上就是 Lynne Baker 自我觉知理论中所说的弱第一人称现象,它并不足以区分自我与非我。只有当我能够用视线、语音、手势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与虚拟环境或其他主体产生互动时,我的自我及本体感才得到真正的确认。而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交互,置身其中的个体才得以形成连续性的感官刺激,才能生发出富有意义的情感波动。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不管是多简单的游戏规则,比如说吹气球或者俄罗斯方块,当你只有一个人玩的时候,与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一起玩,它的乐趣是完全不一样的,随着不同个体的加入,趣味以乘数的倍数递增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会碰撞出新的游戏规则,激发情感上的不同反应,会增添许多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于是我开始尝试改变以前总是过于独立的做法,去和别人进行深度的、有质量的连接,比如每个月去线下见一个朋友,进行一次有质量的长谈,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去换取对方的生命故事。我把这个过程称为创作式的交流,我希望这种交流能够带来更美好的生命体验。

体验之美 Embodiment is the new experience

我给大家看几张照片,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对,我是一个面瘫。

在我自己的想象中,我自己是 Spock,是终结者,是钢铁侠,但在别人眼中,却是这样的。

不光是面部表情,我的身体动作一直以来也很僵硬紧张,缺乏动感,大学里学过一学期街舞,在最后毕业演出上,老师严肃地问我,你真的上过课吗?我再次感觉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我想我并不是一个善于用身体语言进行表达的人,同样的,我对他人的身体语言解读能力也不太行。

从具身认知的理论来看,其实这跟我的过度理性有关系,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势,对于诱发情感以及对情感信息的加工,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我的身体就像被质子给束缚住了一样,我没有办法用一些夸张的动作去表达自己。

而虚拟现实通过一种让身体缺席的方式,使我重新觉察到它的存在以及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身体,我们通过身体与外部世界互动,进行信息的获取、思考、反馈和行动,但当这种嵌合变得司空见惯时,我们往往会忽视甚至无视它的重要性。

当我戴上头盔之后,我看不到自己的身体,虽然体感还在,却与视觉中的虚拟世界失去了联系。我感到恐慌,不敢随意移动身体,生怕撞到墙,也判断不准手与具体物体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而因为没有了表情捕捉,你无从判断对方到底是高兴、愤怒还是恐惧。甚至你会发现,不同的人在虚拟世界里,对自己身体的感知是不一样的。

我这才深刻地感知到,我们所构建的世界图景绝大多数来自于身体,而非单纯的意识本身,是身体型塑了我们的思维,而不是相反。当你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虚拟现实中,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一个阿凡达,被处于 2600 年另一个你的意识所操控。这时候其实你需要做的是充分打开你的感官,时时刻刻意识到你自己身体的存在。比如在黑暗里你可以尝试去摸索一些东西,或者你可以现在就试着摸一下你身边的人,给他一点刺激,让他体验到自己身体的存在。

是的,体验,而不仅仅是经历。要用你的整个身体去认知整个世界。

在虚拟中寻找真实自我

也许对于在座的许多人来说,这些都是不言自明的常识,而对于一个 Spock 来说,却需要费尽周折,借助这样一套符合逻辑的思维框架才能够说服自己,这样去生活,才更美好。

说到这里,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许多个 Spock。在座的不妨问问自己,你是一个 Spock 吗?你是一个活在瓦肯星人和人类夹缝中的 Psychopath 吗?你快乐吗?国外有星际迷考据出,瓦肯星的原型其实就是中国,而在中国,我们给这样的 Psychopath 一个特定的称呼,我们叫他们「成功人士」。

可我并不想成为那样的人。如果我们此时此刻便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里,那么每一个人应该关心的有且仅有一件事,那就是我所得到的体验是不是足够美好。

我选择雾里看花而不是巨细靡遗;
我选择金玉之交而不是点赞之交;
我选择感同身受而不是置身事外。

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彻底摆脱了瓦肯星人的基因和模因,但是我一直在用自己笨拙的方式努力找回属于人类的情感。哪怕它不符合逻辑,哪怕它不够完美。我还是选择,做一个萌版的 Spock。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在虚拟中寻找真实的自我,去追寻美和好奇。

Be (Virtually)  Real .

谢谢大家。

——- 活动详情 -——

为答谢远道而来的外地朋友,此次开智沙龙安排如下:

  1. 时间:9 月 10 日上午;

  2. 地点:中关村附近,详情届时通知;

  3. 门票:60 张免费票,开放给开智部落的朋友;20 张参与票,开放给非开智部落的朋友。P.S.外地来京者,将有惊喜小礼物哦,敬请期待。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