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特斯拉,放大招! ·  昨天  
财经早餐  ·  【财经早餐】2025.02.04星期二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哪吒2》杀疯了!有望破影史纪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彼得·林奇给普通投资者的3个投资锦囊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1-15 08:20

正文

点击上图▲立即订阅

本期内容节选自《细读商业经典》读书会员课,在这一期课程中马红漫老师解读了《战胜华尔街》,登录吴晓波频道App,收看完整内容。【现在订阅,立省72元】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普通投资人拥有的优势


普通投资者如何战胜华尔街?本书旨在证明普通投资者具备战胜华尔街的能力。


为了增强读者的信心,作者彼得·林奇在书中引用了一个具体的案例。


这个案例颇具趣味性。实验让一群小学生去选择股票。这些小学生在没有任何投资经验,甚至对金钱概念尚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做了一个模拟的股票组合。

测算下来结果谁都没想到,他们的投资组合居然跑赢了99%的基金经理。


这一结果引出了一个强有力的逻辑推论:如果一群小学生做出的投资组合都能跑赢基金经理、战胜华尔街,那普通人为什么不可能呢。


小学生们是如何构建出超越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的?显然,他们不可能去做专业的数据分析,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他们仅仅是基于个人喜好,选择最喜欢的产品和品牌。例如迪士尼、麦当劳、玩具反斗城,都是他们在生日派对或日常生活中经常光顾的地方。


这个案例说明了,投资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意义上地返璞归真。


这是他在书中提到的非常典型的例子,各位一定要记住。


不过,书中紧接着提出了一个反思:如果逻辑上认为小学生可以随机选择并获得成功,那么专业投资人同样可以这么做,且专业投资人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他们专业的评判能力。

凭什么专业投资人比普通投资人还要更差?


书中指出,散户投资者在参与投资时拥有一些重要的优势,相较之下,专业的投资人、基金经理,在实际操作时会面对巨大的潜规则或者压力


我咨询过国内基金公司的人在公司时承受的压力程度。他任职于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相较于行业内的其他公司,他认为他们公司属于压力相对较轻的。

主要体现在公司的评估周期上:大约每季度进行一次小型评估,半年进行一次大型评估,全年会有一次全面的评估。但是每次评估时仍然会有压力,因为最终的业绩排名都是公开的,按次序排列,无疑会带来压力。


所以对基金行业的专业投资者来说,他的专业选股能力、金融工具使用方法、背后的投研团队,确实比普通投资人要强得多。


但因为钱不归他所有,需要面临公司内部极大的业绩考核压力,因此不能随心所欲地去买卖心仪的股票。

也正因此,他们的这种考核压力会形成倒逼。这中间就让专业投资人面对一个巨大的压力。


这是我们普通投资人拥有的优势。



给普通投资人的3个基本思路


关于如何体现上述的优势,彼得·林奇分享了3个普通人需要习得的重要心法。


武侠小说里说,欲练外功,先修心法。


彼得·林奇给普通投资者的第一个建议是:不应该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要发挥自己的优势。

他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专业所长,虽然理论上不太善于做投资,但总有一个自己的主业,例如,从事传媒行业、电信行业的,或餐饮行业。


在主业工作3到5年后,对该行业的理解一定远超行业外的人。这就是一个核心点。但问题是,现实恰恰相反。医生投资新能源,石油公司员工投资医药,他们都倾向于选择那些不为自己熟知的公司。


这完全背离了基本的投资初衷。

股票投资比的不是招式、花样,而是朴实。不要去盲目地相信自己,去投一个别人都搞不懂的行业或者公司,这种情况下肯定会亏钱。


作者彼得·林奇也有这样的经历,他曾经在高科技如火如荼的时候,去买高科技公司的股票,最后也是亏损的。所以要坚守自己的能力圈,这是首先应该注意的。


林奇给普通投资者第二个建议是:要做好股票下跌的准备。


关于这句话,林奇在另外一本书《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中也曾提及。他认为,在进行投资前,应该有个前提条件,就是预估这笔投资金可供使用的时间,且至少5年以上,甚至是10年。

我的建议则是,这笔用于投资的钱最好一辈子都不要使用。


林奇每当看到股市大跌时,就会回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股票大跌的情况,以此来安慰自己恐惧的内心。

而历史证明,每一次大跌之后股市都会涨起来。所以在大跌的时候,反而是用比较便宜的价格买到好股票的机会。这是林奇的一个做法。


林奇给普通投资者第三个建议是:投资者应当将股票视作自己的孩子

在管理学中,常会讨论企业经营的两种不同心态:一种是“养猪”心态,即追求短期利益,随时准备出售;另一种是“养孩子”心态,即长期投入,精心培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