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多少学者出来,说《弟子规》不是儒家经典,不过是清代乡里三家村学究的低劣之作,连传统蒙学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都不及,而且《弟子规》的一些内容,也跟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但是,《弟子规》却昂然行进,此前还是在各种国学班上被封为圭臬,现在已经进入了正规小学的课堂。看这个趋势,《弟子规》进小学课本,指日可待。
在很多民众眼里,《弟子规》就是儒学经典,而且是经典中的经典。就像前一阵儿热权谋,古代兵法走红,最红的不是《孙子兵法》,而是《三十六计》一样。在很多人看来,民国时期才露面,来路不明的地摊货《三十六计》,才真正是兵法。
这不是通俗不通俗的问题,要论通俗,于丹教授把论语解成心灵鸡汤的大作,那才真是通俗,比《弟子规》通俗一万倍,很多版本的白话论语,也通俗得要了孔夫子加朱夫子的老命,但是,当今之世,《论语》能有弟子规那么火吗?没有。《弟子规》半文半白,不够通俗,但是,它的内容,尤其是某些讲上下尊卑规矩的内容,让众多的领导和家长,一看就懂,不仅懂,简直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五体投地。
领导自不必说了,都希望自己单位的下属们,能多听话就该多听话,如果能把员工训成《弟子规》里要求的那样,当然好。几代的独生子女家庭,几乎每家的孩子,都是宝贝,都是小皇帝。家长们也拼命地把孩子往小皇帝哪儿去养,就恨他们不成皇帝。然而养大了发现,小皇帝全然没有规矩,不把他们这些家长当个菜。平时作威作福也就罢了,在人生的关键问题上,还不听话,一片苦心,为他们好,他们全然不领情。一些小皇帝,对苦巴巴把他们带大的家长,竟然一点感情都没有,连打带骂的。孩子小时候,家长做孩子的奴隶,他们还能忍受,孩子大了,还做奴隶,他们就有点受不了。
补救的办法,社会上有人早就准备好了。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个市场还不小,一干懂点儒学三句半,同时又有市场意识的人们,为家长们准备了国学班,儒学班。原来快要混了不了饭吃的学中国哲学的人们,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被捧成了大师,或者自我感觉就是大师。大师们带着众小师重出江湖,发现大人孩子跪倒一大片,眼巴巴地仰望着他们。连台湾和海外的学者或者混混都不甘寂寞,扑到大陆来捞钱。这些人虽说没有多大的学问,但多数人都知道《弟子规》就是一个地摊货,可是,偏是地摊货有市场啊,市场就是钱,哪个跟钱有仇哇。
这个时代,但凡是垃圾,无论物质还是精神产品,不都是靠客户或者受众的二和傻来挣钱的吗?你们人傻钱多,还赖得着人家蒙你?
学了《弟子规》,孩子们就会讲规矩,尊老敬上了吗?
天知道。别被毒废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