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乔诺之声
成就下一个行业领导者! 聚焦于战略、业务(研发、营销)、人力资源、财经管理等科学管理体系,为企业成为行业领导者提供关键学习与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特涅的信徒  ·  困龙翻身与刘秀脱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乔诺之声

为什么华为大客户销售成功率,高达80%?

乔诺之声  · 公众号  ·  · 2024-10-25 11:00

正文




来源 | 乔诺大客户销售产品线专家团
主笔 | Lisa

很多销售型企业都会面临一些挑战:

怎么确保销售动作是正确的? 如何做到既对成单有益,又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

销售新人如何快速适应工作,减少人员流失率?

少数销售精英决定了公司大部分的销售收入,有大量的销售完不成基本目标,怎么办?

01

像做产品一样做销售

解决方案之一,是把销售行为产品化。

例如, 提到产品研发,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要有一套流程,从产生一个创意,到设计 ,生产,上市,一直到最终退市,都有一整套的标准化流程。

这些标准化的流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能有效减少次品率。

把销售行为产品化,就是像做产品一样做销售。通过完善销售流程和体系,规范销售动作,提高大客户销售成功率。

同时呢,把销售的能力建立在组织上,逐步摆脱对销售精英的依赖,构建英雄辈出的机制。

假设A公司的销售人员和竞争对手的销售人员一样勤奋,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发现了相同数量的客户,比如都是10个。但竞争对手有完善的销售体系,而A公司没有。

面对这些客户,A公司的销售只能根据自身能力判断,哪些客户能攻下,哪些攻不下。如果这个客户,他觉得没戏,大概率不会向公司汇报,选择默默放弃。

作为管理者,还没看到客户,客户可能就流失了。

而竞争对手因为有销售体系,销售人员会先按照公司的标准进行判断,公司还会给相应的资源和弹药支持,通过标准化的运作,最终攻下大客户,拿到订单。

一个是靠销售单打独斗,一个是通过完善的销售体系集成作战,赢单率自然就一样。

在华为, 大项目的赢率高达60-80%, 也就是说,五个项目,最少也能拿三个,好的时候,能拿下来四个。
所以看起来在大客户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人效却很高。因为大项目赢率的提升,抵消了管理成本的上升,提升了人效。

02

为什么华为的销售不一样?

我们之前写过“得到”的案例。 得到APP非常多客户的资料和数据,一直都存储在阿里云上,每年大约有几千万的支出。 从安全角度考虑,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不会随意作出更换“云”这个决定的。

但这时,华为云却找上门来要洽谈合作。

得到当时的供应商阿里云,是当仁不让的行业第一,其次是腾讯云。 得到没有理由放着第一第二不用,换到华为云。

所以,合作一开始并不顺利,华为云销售陈盈霖也已经 “跟踪”罗振宇两年多,确实都没有打动过罗振宇。

后来 陈盈霖发了一封邮件, 这封“邮件”,让事情发生了转机。

罗振宇在公开演讲中提出两个条件: 要跟华为云合作也可以,但希望华为的销售来得到做ToB业务; 或者请华为来帮得到搭建ToB销售体系。

在这个案例中,陈盈霖确实优秀,以客户为中心,发现客户的问题和痛点。
其实,在华为有非常多的华为销售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换句话,华为有大量的陈盈霖、李盈霖、马盈霖 ……
大量陈盈霖背后,其实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华为有非常完善的销售体系。
通过搭建体系,把个人的能力建立在了组织上,把个人的优秀变成了组织的优秀。

罗振宇还提到一件事,他说得到刚开始做TOB业务,实在不会做,能不能让陈盈霖到得到入职,头天入职,第二天就签合同。

或者派一个教练团,帮他们把企业服务的能力和体系搭建起来。

换句话说,相比几千万的订单,罗振宇更看重的是: “得到”自身经营大客户的能力,以及ToB销售体系的搭建。

因为这是一个长期可持续为企业带来价值的事情。

但搭建销售体系这件事很难,工程很大。所以很多企业家不愿意花力气从头构建,喜欢靠挖牛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

但这种方法有可能会因缺乏相关体系等问题,并不能让那些厉害的人在公司内发挥作用。

03

怎么像华为一样,拥有更多的销售精英?

我们经常说,聪明人喜欢下笨功夫。

华为的做法 ,就是一点一点从头构建,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萃取自己的最佳实践。

先僵化,再固化,最终通过优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举个例子。一般来说,资深老销售离职,会严重影响到公司业绩。

但在华为通过完善的销售体系,真正做到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因为销售组织体系和流程足够成熟,人员流动对业绩冲击就会很小。

而且在完善的流程之下,新员工也能更快适应工作,减少人员流失率,节约招聘成本。

比如,在华为新员工入职后,只要经过销售体系培训,并认真按照销售流程去进行项目运作,慢慢就能达到资深老销售的水平,确保一定的项目成功率。

销售每天都要做很多具体的事情,策划项目、拜访客户、呼唤支持等等,还要开会沟通情况,调整策略,协调资源。
如果没有一套流程和方法,每个人都是蒙着打,效率会非常低。
运营 一般的公司特别依赖有能力的销售,少数销售精英决定了公司大部分的销售收入,有大量的销售完不成基本目标,有大量的市场目标没法突破。
摆脱这种现状的方式之一,就是找到方法和规律,搭建流程和体系,销售人员按照步骤操作,协同作战,最后拿下大客户。
比如,邀请客户参观公司这个事情,华为也有一套标准化的流程。
为了给客户更好的体验,华为成立了专门接待客户的部门,叫客户工程部。 有客户来参观,会根据客户的痛点,按照一整套的流程接待。
例如,客户经理陪客户吃完饭,陪同客户走出餐厅时,会按一下手机上司机的手机,不用接通,司机就知道客人快要出门了, 接着就会看到汽车从附近缓缓地开过来。
客人到达门口,车子也刚好停下来,司机会像接待外宾一样,下车给客人开门,整套流程下来,会让客户感到非常专业。

除了把这些经验流程化,华为的销售之所以厉害,更重要的是背后有营销体系的支撑,营销体系也是华为拥有指挥权最多的一个体系,这些营销体系赋予了华为的销售调动资源、呼唤到炮火的权力。尤其是部门间的协同问题, 只有在流程上定义清楚,才能长久地解决部门之间拉通的问题。

2013年,华为第一次梳理公司的一级流程,梳理出最重要的流程有13条,包括投资、采购、供应链、营销等等。

在这13个流程里,营销流程有4条,其他无论多重要的体系,在数量上都没有超过营销体系 。所以在我们看到的销售铁军背后, 组织赋予了他们更多的权力。

我们经常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华为完善的销售体系,就是销售们的金刚钻,在这套体系之下,诞生了非常多的销售精英。

04

为什么要把能力建在组织上?

最初华为只是一个2万元的小公司,发展到年收入已经超过7000亿,成为很多企业学习的标杆。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持续管理变革和流程再造。

华为大大小小的流程变革项目上百个,所花费的咨询顾问费用超过几百亿。

最终通过流程和体系,大大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任何业务活动都有明确的结构化流程来指导,流程建设把所有人从海量的、低价值的、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任正非说:“华为到目前,优势就在于管理和人才,而企业管理归根结底就是流程的管理,就是让业务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的流程上面跑”。

并且一直强调客户、流程与绩效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三件事。 华为导入咨询公司的一个重点就是“流程管理”。

因为流程是一个无生命的系统,华为追求的管理是无生命的管理体系。例如,铁三角和LTC融合后,变成了一个无生命的管理体系,具备了永恒的生命力。

正如任正非所说,“管理其实就像长江一样,我们要修好堤坝,让水在里面自由流动,管他晚上流、白天流。晚上我睡觉,但水还在里面流动。水流到海里面,蒸发成空气,雪落在喜马拉雅山,又化成水,流到长江,长江又流到海,海又蒸发。”

华为用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来比喻管理体系,都江 堰水 利工程修建于秦昭王后期, 在这个工程建好前,四川平原上是住不了人的,因为经常会面临涝灾、旱灾的问题。

最终是通过三个工程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个工程:鱼嘴。

鱼嘴相当于一个分水器,把闽江的水一分为二。让多余的水从外江流走,避免流到平原地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涝灾。干旱的时候,因为内江的地势比外江低,外江的水就会往内江流,又避免了干旱。

第二个工程:宝瓶口。

宝瓶口,是指起“节制闸”的作用的河口,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

在发大水时 ,因为地势低的缘故,会有更多水从内江流过,为了控制灌溉的水量,在宝瓶口的山里凿出一条20米宽、80米长的隧道,等内江的水流进隧道时,就可以沿着宝瓶口流到成都平原。

但发大水的时候大量的水涌进来,堆积的泥沙很快就会堵死宝瓶口,如果没有第三个工程进行管控,那整个工程都将失去意义。

于是就有了第三个工程:飞沙堰。

在宝瓶口前面差不多100米的位置修建了飞沙堰,飞沙堰不能修得太高,太高多余的水就出不去,太低了水量又不够。所以在飞沙堰下面划了一个刻度,因为工人要淘沙,淘多少合适呢?淘得太浅了水量不够,淘得太深了水量过多,有了这么一个刻度后,就知道淘沙淘到这个位置就好了。

都江堰不仅对古代水利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管理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就像都江堰一样,因为搭建了一套治水的体系和流程,即使过去了几千年,依旧生生不息,造福一方百姓。

成就下一个行业领导者




乔诺聚焦洞察中国企业增长的实操经验,联合多名跨国企业经营实战专家和前高管, 推出 《大客户突破 训战营》 ,旨在 助力企业让大客户成为企业高质量增长的引擎。

为帮助更多企业从容应对市场,乔诺加强了企业 短期应对、中期生存、长期建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