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史学研究
史学研究公众号专注于:分享高质量的史学研究内容。 分享资讯与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史学研究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9)

史学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8-13 08: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6.5万的订阅者,2024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推介 本年度高质量的史学研究著作 。第一季度适当推介上年度的图书。 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 word版 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无法推介。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勿通过微信发给编辑。 感谢您的关 注。本期书单为2024年第29期新书单,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转发,注明出处。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汉服的形成

作者: 王方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东周秦汉服饰的考古学研究
出版年: 2024-1

定价:268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之一,不仅具有基本的物质属性,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文化意义。东周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本书在全面占有、系统分析考古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的理论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出土文献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东周秦汉时期服饰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勾勒出“汉服”的起源与形成过程,并就服饰考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思考。

王方 女,1981年12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考古和服饰考古。从事展陈相关工作。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使于四方

作者:李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

定价:69

秦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丝绸之路沿线使者往来络绎不绝,促进了中原和边疆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相较于先秦,秦汉使者在数量、使命类型和出使范围方面均大为扩展,相关考古资料和出土文献提供了新的信息。本书选定“使者”这一研究对象,意在从皇权政治与官僚体系、行政运作与社会治理、华夏文化与边疆族群的互动关系等视角予以考察,力图呈现秦汉使者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族群交融过程中的历史活动及其特殊影响。

李斯,男,1983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先后就读于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湘潭大学民族地理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秦汉史、出土文献、中华民族交流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在《简帛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域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相关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秦法之治下官吏集团研究

作者:宁全红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本书从官吏集团的角度考察秦国/王朝兴亡之原因。具体地说,在考辨秦自商鞅变法以迄王朝灭亡期间相关史实的基础上,本书力图纠正长期以来流行的诸如暴政亡秦说、法家亡秦说以及东方政策失败说之类似是而非的说法,从官吏集团的角度提出关于秦兴亡的全新而且更为合理之解释——在商鞅主持制定系列驱使秦国上下致力于耕战的法令,让秦国完成向以法治国的转变以后,秦国/王朝兴于秦法之治下官吏集团之积极效力,亡于秦二世即位以后官吏集团遭受摧残性打击以及秦官在大势已去认知下的纷纷背叛。本书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让人们认识和重视秦国崛起并统一天下的经验,同时又从秦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为进一步完善国家政治法律制度、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服务。

宁全红,男,1973年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市,法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历史专业博士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兴趣为早期中国政治史、思想史以及秦国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研究,主持并完成四川省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广东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孔子研究》,以及《中国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出版《出土先秦法律史料集释》(合著,第一作者),以及《周秦时代狱讼制度的演变》等著作。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通天:中国传统天学史

作者: 江晓原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24-4
定价: 88

本书集作者四十余年研究之功,从天学的哲学基础、运作模式,以及天学与政治、星象、历法的关系和中外交流等方向,全方位展示传统天学的内容、意义与社会影响,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天学史的学术大众化之作。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位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约百种,发表学术论文约两百篇,并长期在京沪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仪礼服饰考辨

作者: 王关仕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24-7
定价: 88

本书为礼学名家王关仕先生的代表作,共计六章,首章考叙服饰之源流、形制之标准、文饰之意义;二章为名义之考辨;三章为色度之考辨;四章为服章之考辨;五章为形制之考辨;六章据服饰以考辨经义。尤值得一提的是,书前配有一百余幅精美插图。因此,本书对于还原周代之服饰形制,缕析其文化内涵,从而激发我固有之民族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王关仕(1938—2014),当代礼学名家,祖籍江西万安,赴台后在台湾师范大学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毕业后,任台湾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领域涉及《仪礼》服饰、《红楼梦》、汉简等,著有《仪礼汉简本考证》《仪礼服饰考辨》《红楼梦新论: 闲枕脂评梦红楼》等。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图像的雄辩

作者: 张小磊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凤凰壹力
副标题: 五代人物画叙事模式研究
出版年: 2024-8
页数: 216
定价: 66

五代人物画虽留存下来的数量不多,但其画技之高举世瞩目。对于一些经典作品,无论是原作还是摹本,都能够反映出五代人物画的风貌及成就。本书正是针对这些人物画作品以及五代时期敦煌石窟中的人物壁画展开研究。书中选取了六幅在叙事上最具典型特征的五代人物画作品作为切入点,并一一分章展开叙述,对六种各不相同且具有典型性的叙事模式进行研究论述,这些基本涵盖了五代人物画的叙事类别;同时以点带面,对相同叙事特征的作品进行归纳,从图像出发对这些独具特色的叙事模式的技巧、方法、成因及前朝演变、后世影响等展开深入的探讨。

张小磊,生于1982年,2023年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美术教研室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16世纪以来淮河下游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的演变过程

作者:杨霄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7月

定价:65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6世纪以来淮河下游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的演变过程。本书将淮河下游按照地貌单元划分为运西湖区平原、里下河平原、淮河入江河口区与沂沭河下游平原四个区域,对区域内的河流、湖沼与河口地貌的历史变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成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探究目前环境形成的历史过程,为今后制定全面周详的治理、规划措施提供历史借鉴。本书的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杨霄,1988年生于山东青岛。201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19-2021年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历史自然地理,主要方向为历史时期流域地貌演化与河流地貌过程。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互鉴与融合——唐诗中民族观念与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兰翠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7月

定价: 98.00

本书在唐代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背景上,以唐代诗人别集和《全唐诗》为研究对象,佐以详实的史料,用充分的诗歌资料和研究理据,从整体上梳理了唐诗中与民族关系相关的作品。本书立足诗人群体,总结其关于民族问题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为研究唐代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客观性、新颖性、开拓性的体验式角度和视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本书全面充分地展现唐代民族交流及文学创作的独特面貌和发展历史,再现中华多民族交往交融的整体风貌。一书在手,既可浏览唐诗中林林总总的文化交流片段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关系画卷,又可与其他领域的研究相补互充,补史、证史而窥见唐代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的全貌。

兰翠,文学博士,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任烟台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职务、烟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现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烟台散文学会副会长。主要致力于唐代文学、文献与文化的研究,出版《唐代孟子学研究》《唐诗与书画的文化精神》《唐诗题材与文化》等著作8部,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大学美育文学卷》。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5项,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先后在《文学遗产》《文史哲》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20余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摘录或全文转载。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

作者:朱乐川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4年07月

定价: 148元

本书着重分析了章太炎的转注与假借理论、变易与孳乳理论、右文学说及音转理论等语源学理论,并把几种理论放在章太炎的语源学著作中进行分析;且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同沈兼士、黄侃、杨树达等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从而阐明章太炎的语源学理论及其发展脉络。书中主要选取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代表作《文始》及《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作为材料来研究章太炎语源学的理论实践。并运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对章太炎关于某些字本义的判断和对部分同源词的系联进行证实或证伪;同时利用汉藏语系中的亲属语对章太炎的语源学研究进行佐证。在系统地总结章太炎语源学理论和成就的同时,也指出其中的错误与不足。

朱乐川,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国共产党办报模式研究(1921—1949)

作者:陈龙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

定价: 99元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实践了列宁“办报以建党”的设想,自此办报成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1921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将报刊作为党的“喉舌”与“罗针”,通过“编印分离”的机制、“两级传播”的策略运作。1927年至1937年,报刊成为“党的工作及群众工作的领导者”,努力直接鼓动群众。1937年至1949年,通过《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和农村办报方面都形成了成熟范式,为报刊成为“人民的报纸”、成为“完全的党报”提供了宝贵经验。

陈龙,暨南大学副研究员,新闻学博士,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和新闻学专业,硕博士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中共宣传与报刊史研究,在《新闻大学》《学术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及省部级项目4项,参编《暨南大学史(1906-2016)》《暨南大学年鉴》(2012年至2019年册)《成舍我新闻学术论集》(上、下)等著作近20部。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回归中国

作者: 徐秀慧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24-4

副标题:光复初期台湾的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1945—1949)

页数: 432
定价: 86.00

本书梳理了台湾光复初期(1945—1949)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权力场域对文学生产的影响。以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为分界,分析“二·二八事件”前后报纸、杂志所构成的文化场域中,两岸文化人如何与国民党政权的文化宣传进行意识形态的斗争。本书对光复初期台湾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问题的梳理,首先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台湾的文化人在尚未经过后来国民党官方意识形态压制时,他们如何批判殖民地时代日本对台的剥削统治,如何思索台湾文化的主体性与中国现代性的问题;其次将有助于对战后台湾文学发展的结构性社会因素有更清楚的认知。对于今日台湾重新思考如何"回归中国"亦有可资借鉴之处。

徐秀慧,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台湾文学所所长、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丁玲研究会理事、台湾夏潮联合会副会长,著有《战后初期台湾的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1945-1949)》(2007)、《跨际的台湾文学研究——乡土、左翼与现代性的反思》(2009)、《光复变奏--战后初期台湾文学思潮的转折期》(2013),编有《彰化文学大论述》(2007)、《从近现代到后冷战:亚洲的政治记忆与历史叙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前卫的理想主义——施淑教授七秩晋五寿庆论文集》(2015)。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微服出行

作者: [奥] 莫妮卡·切尔宁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品方: 也人
副标题: 约瑟夫二世的欧洲启蒙运动之旅
译者: 荣玉
出版年: 2024-9
页数: 362
定价: 89.00元

18世纪中后期,欧洲君主制危机四伏。年轻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君主约瑟夫二世意识到改革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他急切地吸收启蒙思想,微服出行就是他实施开明统治的重要手段。基于无数的档案资料,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奥利地历史畅销作家莫妮卡·切尔宁讲述了一位身处巨变时代的超凡人物的统治与旅行故事。他隐姓埋名,不讲排场,走遍了广袤的帝国和辽阔的欧陆。从法兰克福到加利西亚,从法国到俄国,他亲眼看到了受苦挨饿的民众,会见了城市资产阶级,参观了医院和工场;他远远领先于他所处的时代,试图寻求全新的理念,建立一个现代国家。虽然约瑟夫二世掀起的改革浪潮最终遭遇挫折,但对于当今充满挑战的世界而言,这段前所未有的历史依然提供了意义深远的政治启示。

莫妮卡·切尔宁(Monika Czernin,1965 — ),国际知名作家和电影制作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她对欧洲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和转折点特别感兴趣,曾拍摄《维也纳会议中的女人们》《玛丽亚·特蕾西娅》等影视作品,著有《安娜•萨赫和她的酒店》《微服出行》等畅销作品。2023年,《微服出行》荣获弗里德里希·席德尔文学奖。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思想的革命

作者: [英]乔纳森·伊斯雷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激进启蒙运动与现代价值观念的起源
译者: 桑海 / 姜文涛 / 汪蘅
出版年: 2024-8-15
页数: 244
定价: 75.00

本书基于哲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思想史视角,深入探究了“性别和种族平等”“思想和表达自由”等现代价值观念的历史演化进程,并将其思想根源追溯至激进启蒙运动。激进启蒙运动最初于17世纪晚期作为一股思想暗流隐秘登场,而后于18世纪在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温和主流启蒙运动的角力过程中成熟,并于世纪末叶公开化且逐步稳居上风,最终演化为一场宏大的“思想的革命”。

乔纳森·伊斯雷尔(Jonathan Israel),知名启蒙运动历史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现代欧洲史教授,主要研究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欧洲与欧洲殖民史。其作品侧重于探究激进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影响,著有《法国大革命思想史:从〈人的权利〉到罗伯斯庇尔的革命观念》《荷兰共和国:崛起、兴盛与衰落,1477—1806》等。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不期而遇

作者: 李靖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美德海军在马尼拉湾的对峙:1898
出版年: 2024-6
页数: 334
定价: 58.00

1898年4月25日,美西战争爆发,世界目光聚焦古巴海域。与此同时,一支美国舰队悄然向菲律宾马尼拉进发,旨在摧毁西班牙亚洲分舰队。这支由杜威准将率领的舰队,途径中国香港时因国歌和逃兵事件与德国东亚分舰队发生摩擦。5月1日,美军在马尼拉湾彻底击溃西班牙舰队,而这场胜利也引来德国的介入。美德两国舰队在马尼拉湾形成对峙,剑拔弩张。本书深入探究了美德海军对峙的原因、过程及其对双方未来战略的影响。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却对塑造20世纪世界格局有着重要作用。

李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湖北省世界史学会会员,湖北民族大学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美国与东亚、外交决策研究及城市外交研究。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统制与谎言

作者:孙继强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

副标题:日本媒体法西斯化研究(1931—1945)

定价: 198.00元

1931年至1945年,为强化所有社会资源对战争的服务功能,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并完善了“总力战”的战时体制。在日本政府和军队的高压统制下,日本的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影等媒体均被纳入战时体制,为其侵略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服务。作者在浩如烟海的日本档案史料中,梳理解密战时日本媒体法西斯化的隐秘历程和惯用伎俩,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用貌似客观正义的鬼话,欺骗世界和本国人民的历史真相,并对日本媒体法西斯化的体制机制进行全面解剖,深刻剖析其危害与未来走向,揭开战时日本法西斯宣传黑幕。

孙继强,山东青岛人,苏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国别研究(日本研究)、中日关系史研究、日本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2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世界历史》《日本学刊》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Emperor of the Seas

作者: Jack Weatherford
出版社: Bloomsbury Publishing
副标题: Kublai Khan and the Making of China
出版年: 2024-9-26
页数: 368
定价: $35.00

Genghis Khan built a formidable land empire, but he never crossed the sea. Yet by the time his grandson Kublai Khan had defeated the last vestiges of the Song empire and established the Yuan dynasty in 1279, the Mongols controlled the most powerful navy in the world. How did a nomad come to conquer China and master the sea? Based on ten years of research and a lifetime of immersion in Mongol culture and tradition, Emperor of the Seas brings this little-known story vibrantly to life.


Kublai Khan is one of history's most fascinating characters. He brought Islamic mathematicians to his court, where they invented modern cartography and celestial measurement. He transformed the world's largest land mass into a unified, diverse and economically progressive empire, introducing paper money. And, after bitter early setbacks, he transformed China into an outward looking sea-faring empire.


By the end of his reign, the Chinese were building and supplying remarkable ships to transport men, grain, and weapons over vast distances, of a size and dexterity that would be inconceivable in Europe for hundreds of years. Khan had come to a brilliant realization: control the sea, and you control everything.


A master storyteller with an unparalleled grasp of Mongol sources, Jack Weatherford shows how Chinese naval hegemony changed the world forever - revolutionizing world commerce and transforming tastes as far away as England and France.


Jack Weatherford is an anthropologist and author of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Genghis Khan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He has spent over 25 years exploring Mongolia and its history, and his writing on the Mongol Empire has transformed our understanding of its long legacy. Jack Weatherford is the retired DeWitt Wallace Chair of Anthropology at Macalester College in Minnesota, and he is the only foreigner ever inducted into the Order of Chinggis Khaan, Mongolia’s highest national honour. His other books include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 Queens, Genghis Khan and the Quest for God, Indian Givers: How Native Americans Transformed the World and The History of Money.

往期内容


史学研究 | 2023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史学研究 | 2021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史学研究 | 2020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史学研究 | 2019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史学研究 | 2018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史学研究 | 2017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2023年往期书单合集

2022年往期书单合集

书单 | 2018-2021年历史学新书合集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3)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4)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5)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6)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7)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8)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9)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0)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1)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2)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3)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4)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5)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6)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7)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8)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9)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0)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1)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2)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3)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4)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5)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6)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7)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