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逛雪球看到个话题征集「2019股市年度关键词」,凑个热闹,我也说说
心
中
的几个关键词:
跑输指数
年初至今,50和300的涨幅都在30%以上。如果你跑输了也不用觉得没面子,其实很多人输在了统计方法上。
统计收益时有个常用指标叫「年初至今」,即统计年初第一个交易日到目前的收益率。
刚好A股的最低点就在年初,所以今年以来的收益统计相当于一次精准抄底,一般人都比不过的,跑输指数很正常。
当然,也可能输在仓位上
。
北向资金
北向资金成天净流入——MSCI来了,富时罗素来了,主权基金来了,连美国人的退休基金都可能要来。
众人合力,我大A苦苦望着3000点,就是起不来。
但做多中国绝对不会错,放眼世界各个经济体增速,性价比这边独好。
核心资产
A股起不来,核心资产早就起飞了。
内资抱团,外资也不是进来买垃圾的,人家对公司质地、市值、流动性和估值有要求,双方合力把核心资产推起来了。
结果就是龙头股们的PEG基本都大于2,贵到你不敢买。
科技+5G
确实热,但看不懂,谁懂谁研究去。
猪肉
去年6月份我在饭桌上抱怨公众号不知道写啥,我妈指着红烧肉说
「你写写猪肉吧,可便宜了,才五六块一斤」
。
没想到啊,猪年猪事如此不顺。减产叠加非洲猪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到底什么叫「库存周期」。
二师兄发起狠来猛于房价,逼得央妈降息都变婉约了许多。
●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心中的股票关键词,点赞前两名,我会私信你送个小礼物。
●
其实今年的A股行情说白了就两个字——
分化
。
楼市也一样,越来越分化抱团。
先看一线城市:
左轴京沪深,右轴广州
京沪往外赶人大家都知道,很多人觉得这两个城市的房价越来越缺少支撑。
京沪供地不足一直被诟病,但你们想过没有?赶人直接缓解了供地压力。人都走了,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房子和供地了。
京沪真想留下的人,非富即贵,从今年公示的6千多名新北京人的工作背景也可见一斑。
京沪内部结构行情是这样的,以上海为例:
去年上海二手房成交量16万套,是新房成交量的3倍。
二手房为主,新房打辅助,既增加不同价格的产品线供给,又可以分散二手房置换链条的压力。
其中置换客超过60%,说白了就是先卖后买,卖小买大,刚需买小,置换买大。
另外上海和长沙很像,房票政策卡得狠,整体房价也比较笋。
广州一直没啥存在感,不怨它,主要是隔壁深圳太开挂。
深圳在落户门槛、租售比、租金绝对值、确定性、人口结构、供不应求方面都吊打广州。
所以一般非自住性需求基本不会考虑过广州。四个城市里,广州的跌幅也最大。
还是那句话,一线首套刚需不用等。置换比较纠结,主要是信贷使不上劲。
二线城市也很现实,只要你够年轻,有大专或本科学历,随时欢迎。
各省又讲究
「首位度」
,说白了就是在行政和公共资源上向省会城市倾斜,把省会城市打造成区域经济火车头。
最后是被分化的三线及以下城市,我也还是那几个建议:全面看空,坚决不碰,只卖不买,为了下一代,投住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