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马上就将迎来情(nue)人(gou)节,连正在热播的《鬼吹灯之怒晴湘西》也没想放过单身狗们!
即便每集剧情紧凑,“红烧CP”也不忘给观众发糖。在第11集中,一向“冰山脸”的红姑娘,竟然也露出了难得的小女生神态,当众人的面儿缠着花灵打听鹧鸪哨。
就在红姑娘有点小害羞的时候😳,卸岭兄弟搬出口味王槟榔,一秒转移话题,让“红烧CP”再次成功错过一次表白的机会(我说你们能不能再机灵点儿)。
灯迷们注意到,鬼吹灯系列作品,此前从未开过剧内商业植入的先河。
而这次口味王槟榔的独家植入,究竟是什么来头?
鬼吹灯剧组其实非常挑剔,《怒晴湘西》算是开了一次先河,在
拒绝了一众大牌后
,
导演费振翔决定让毫无违和感的槟榔出镜。
首先,是因为时代背景合理——槟榔自古有之,曾经是皇室贡品、药用良方。曾国藩当年率兵出征遭遇瘟疫,也是靠槟榔得解。
而且,由于《怒晴湘西》故事的地理背景发生湖南湘西,湘西水热同季,暖湿多雨,毒虫瘴气较重,三百余年来,湖南人嚼槟榔去瘴的习惯远近闻名。
此外,槟榔的提神醒脑功能,能够让盗墓者在墓中提神壮胆、保持清醒,不会被墓中的幻术所迷惑。正所谓“搬山卸岭四宝”:小神锋、匣子枪、飞刀和槟榔,作为卸岭众盗提神利器,口味王槟榔的出现,可谓天时地利。
槟榔在湖南早已成了一种文化。春节时,湖南人将待客用的槟榔,点上桂子油,并用红纸包裹,称为“元宝”,尽显吉祥之意。
盗墓文开创者、《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其实很早就有嚼口味王的习惯。
在一次采访中,霸唱不停地嚼着口味王槟榔,大概每隔十五分钟,他就要掏出一包新的槟榔,迅速地打开,仔细地将包装纸一张一张地叠在面前的茶几上。
当记者问到天下霸唱如何应对接踵而来的创作压力时,他指了指访谈过程中一直没停口的口味王槟榔,“就靠嚼这玩意儿提神!”
很多人都不知道,槟榔是著名的四大南药之首,明代的《本草纲目》、唐代的《千金方》、南宋的《虞衡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
“槟榔之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每食之,薰然頬赤若饮酒然;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疾,酒醉顿解;三曰饥能使之饱,盖饥而食之,则充然气盛,若有饱意;四曰饱能使之饥,盖利饮食消化,不至(饮食)停滞。”
——宋人罗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