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这个既是与美国前总统同名,又曾经为美国总统提供过座驾的品牌,我们对林肯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林肯无论是在它老家美国市场,还是来到中国市场,都远远称不上是个主流的豪华品牌。在中国,德系BBA三驾马车主宰着豪华品牌市场,在美国,除了BBA之外,来自日本的雷克萨斯也很受欢迎
(在中国也差不离)
,其他的豪华品牌都只能是处于第二梯队甚至第三梯队了。
但必须要说的是,无论是第几梯队的豪华品牌,他们都不缺好产品,毕竟豪华车市场的消费心理与普通品牌不同,产品力可能不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品牌认同感以及产品自身所携带的气质有时候更能左右买家的选择。
如何定义林肯?
如果说沃尔沃是豪华品牌里的一股清流,那么林肯就可以用泥石流来形容了。
每当说起林肯,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常见于各种婚庆现场的所谓“加长林肯”,林肯那种雍容华贵的形象似乎就是从“加长林肯”开始深入人心的。
如今最能在形象气质上传承“加长林肯”的林肯是哪一款?
显然是大陆,一款中大型行政轿车。
它的姿态与同级别所有的车型都不一样,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身姿比例更像是劳斯莱斯幻影这种级别的超豪华车,自带具有震慑力的气场。
不仅气场与众不同,林肯还在大陆身上安排了很多独特的细节,例如与窗线融为一体的镀铬门把手。
对了,林肯大陆的四个车门把手都是用电磁阀来传递开门指令的,林肯把这个系统叫做E-Latch电子门锁。
仅仅是开门这个动作,无论是门把手的位置,还是下达开门指令的动作,都散发着不同的气息。
这种细节上的小调皮,会让车主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保持更多的新鲜感,获得更强的满足感。
然而不幸的是,这款相当具有特色的林肯,也是林肯品牌传承得最久远的林肯,好不容易在2016年迎来复活之后,可能将会又一次告别舞台。
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销量不佳,但是相关消息是说林肯大陆需要为福特的两款新的纯电动车让路,大概是个借口。
至于大陆此次一别是暂别还是永别,谁知道呢,我们都希望只是暂别,甚至不要离别。
虽然车辙君认为大陆是林肯的代表车型,至少在当下是最能体现林肯品牌底蕴的,但它的离去若是在所难免,还能找出什么车来体现林肯的品牌精髓呢?
我们刚才聊大陆的时候并没有提及价格,因为如果谈价格,林肯大陆显然不是林肯最贵的车,一辆领航员的价钱就够你把四缸和六缸的大陆都凑齐。
那么,作为目前最贵的林肯,领航员又是否能胜任这一“职”呢?
领航员身上不乏美式大车那种气派,在各种豪华元素的装潢下也显得分外高贵,领航员会让人联想到拉斯维加斯的那种纸醉金迷,就像看到沃尔沃你就会联想起北欧的冰天雪地一样。
领航员很美国,很宏伟,但,也太大了。
接近5.4米的车身长度,在中国大地,只有在驰骋在大西北那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才会显得渺小,领航员用于城区通勤,除了难停车,还很难上下车。
所以尽管领航员可以满足某些特定人群的口味,但目前依然有一大批国五存货压在经销商手里,经销商表示:
“我太难了。
”
那么,精华就浓缩在飞行家身上了。
实不相瞒,林肯当前在售的除了领航员之外,其他这些不过百万的车型,全都是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平台的,包括形象尊荣的大陆。
在传统理解里,豪华车得是纵置后驱,虽然横置纵置这个话题有时候也像浮云般飘渺。
林肯说:
行吧,那我做一个纵置底盘试试。
于是,飞行家就出现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领航员那不是有现成的纵置底盘吗?
对,领航员就是从福特F-150那搬来的现成的“卡车”底盘。
基于F-150的卡车底盘,跟注重豪华、行驶、驾控的乘用车显然是不一样的,简单说就是,领航员有大梁,大梁意味着什么?
各位越野爱好者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科普一番了。
飞行家显然是一款更注重公路驾驶的豪华中大型SUV,形象与大哥领航员很不一样,也跟小弟MKC、航海家不太一样。
飞行家的视觉观感不仅比领航员要低矮得多,比起很多同级别的SUV,例如奥迪Q7、宝马X5等,也要更修长低矮。
不过看车身尺寸数据,飞行家比X5只是矮了不到2厘米,而Q7却比飞行家还要矮4厘米。
所以飞行家更多是从设计的手法来呈现出一种修长低矮并且尾部略略下沉的效果。
虽然这是一款很大的SUV,但这种姿态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陆甚至是大家印象中的那个“加长林肯”。
勾起回忆杀的还有大陆身上的那套E-Latch电子门锁,虽然车门外把手没有像大陆一样与窗线融为一体,而是回到了常规的位置,但开门的手感是一样的。
内部也保留了按键开门的设计,它们都还在。
首搭于大陆的30向调节座椅也出现了在飞行家的身躯里,这么光荣的创作怎么能让它随着大陆可能的离去而流逝?
林肯不但把它搬过来了,还给它加上了按摩功能,长途“飞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驾乘人员的疲劳感。
内饰设计也比以往的林肯更加讲究,按键式换挡改用了钢琴键设计,占用的面积减小了,观感也精致了很多。
像大陆、航海家那种老式的选挡大按键,虽然独树一帜,却又不痛不痒。
方向盘的设计也很有心思,除了环身可以采用不同颜色面料的拼接之外,3、9点的功能按键区域会随着当前菜单状态来显示不同的按键指引内容,对驾驶员来说更一目了然,细节处理精致入微。不像某集团,从30万的某迪,到300万的某利,用的都是同一套方向盘模具,只是以周边的用料差别来区分定位,让人既不想买30万的某迪,又嫌300万的某利太
(mai)
草
(bu)
率
(qi)
。
对于中大型SUV来说,可选三排座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目前来看,中大型SUV也分两类。
一类是把第三排座位作为选装件,通常这类SUV的第三排都是应急用,空间乘坐表现不太适合长时间长途乘坐,例如奥迪Q7。
而另一类,会比较重视第三排座椅的表现,从设计之初就把第三排座椅的用途考虑进去,会把第三排座椅作为标准配置,并且可能会在第二排提供独立的两个座椅。
这类车型的第三排乘坐感就会相对舒适一些,例如凯迪拉克XT6。
飞行家就属于第二类,把第三排座椅作为标准配置提供,第二排可以选择两座或三座。
只不过,如果你选择六座版的飞行家,进出第三排也只能是通过将第二排座椅往前翻,从后门的缝隙中钻进去,而不能从第二排座椅的中间走过去,因为六座版飞行家的第二排中央设计了一个固定的储物箱。
为了让飞行家在拖家带口的时候也能“飞行”,林肯为飞行家准备了两套很猛的动力系统。
有多猛?
一套400马力,一套500马力。
400马力由一具3.0T六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提供,预售62.89万起。
而500马力的版本则在3.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基础上再加一具电机,形成插电混动PHEV,预售82.38万元。
两者的传动都通过10AT来完成,林肯并没有公布两种动力规格的加速数据,但就这400马力和500马力来看,那是相当的不好欺负。
作为参考,宝马X5 xDrive40i“只有”340马力,飞行家的动力参数可以说是压倒性的。
至于后期会不会追加2.0T版本来拖低门槛,你猜?
从飞行家的各种装备水平来看,林肯在它身上是倾注了一切,飞行家也的确成为了一款相貌堂堂且内涵丰富的车。
62.89万~82.38万的预售价看起来也许有点贵,但结合飞行家自身的技术配备来看,其实是很有性价比的。
又记起当年林肯刚进入中国不久时,听他们的一位销售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这车
(指当时已经上市的林肯车型)
最大的缺点就是太便宜了……”这句话颇具深意,值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