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58Lab
时事、世事、事实,台湾最聪明的女人陈文茜,用视频与文字,问遍世界、质疑真相。 此为陈文茜大陆唯一授权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AI提取书籍核心知识点。PDF书籍进行智能逐 ... ·  2 天前  
beebee星球  ·  用虚假的产品引诱DeepSeek,它给的sl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158Lab

在欧洲,孤狼式恐袭,正成为常态

158Lab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3-28 06:01

正文

文茜观点
英国当地时间 3 月 22 日,在伦敦国会大厦附近,恐怖分子驾驶汽车冲撞多名行人并用刺刀袭击警察,造成 5 人死亡,约 40 人受伤。而这一天,正是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和地铁站恐怖袭击一周年纪念日。


数年来,恐怖主义将整个欧洲作为攻击目标,它带来的威胁持续笼罩欧洲大陆。 对于欧洲民众来说,即使对死亡无法忘怀,对恐惧无法释然,但对恐怖袭击却早已习以为常。


历史上的英国似乎从未摆脱过恐怖袭击的威胁。 2005 年 7 月,G8 峰会正在苏格兰举行,国家安检处于高度戒备状态。7 月 6 日,英国民众正为伦敦获得 2012 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欢欣鼓舞。就在这个时刻,自称为「欧洲圣战组织的基地秘密小组」发动了对伦敦的自杀式炸弹攻击。

2005 年 7 月 7 日,早上交通高峰时间,伦敦发生至少 7 起连环爆炸案,数个伦敦地铁站及数架巴士爆炸,共造成 56 人死亡 (包括 4 名实施爆炸者) ,伤者逾百。事发后,伦敦地铁全部关闭,市中心公共巴士全部停运。

这是欧洲第一次面临「人肉炸弹 的威胁,而这些「人肉炸弹 曾是年轻的英国公民。 自此,恐怖组织扎根欧洲,通过网络招募了不少来自欧洲本土的新鲜血液——他们历经 10 年,发展成熟,「遍地开花」。


10 年后,2015 年 1 月 7 日,位于巴黎的法国讽刺杂志《查理周刊》总部遭到恐怖分子的袭击,造成 12 人死亡,多人受伤。一名目击者曾表示,他听到有袭击者大喊「我们报仇了,替先知穆罕默德报仇了」。

《查理周刊》作为法国著名的讽刺杂志之一,自 1969 年创刊以来,不断调侃政治人物和宗教领袖。2012 年起, 杂志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创作成漫画人物,不断讽刺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 甚至曾创作摆出性爱姿势、半裸的穆罕默德漫画形象。

《查理杂志》的行为引发了穆斯林强烈不满,法国政府曾为了防止穆斯林攻击,关闭其在 20 个伊斯兰国家的大使馆,却没想到《查理杂志》总部终究难逃杀身之祸。



一切就像为之后一连串的欧洲恐怖主义攻击奏响序曲,恐惧从伦敦到巴黎不断蔓延开来。 2015 年,巴黎接连发生规划缜密的恐怖袭击,从法兰西体育馆到巴黎市区的咖啡馆、餐馆、音乐场所,几乎同步发生自杀式炸弹攻击和大规模枪杀。

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声明,将为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负责,并扬言是为了报复法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战争中对 ISIS 的空袭。 2015 年,法国遭受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总统奥朗德随即宣布,全法进入紧急状态,并进行临时边境管控。

巴黎的悲伤和恐惧尚未平复,恐怖袭击这把利刃又直插入欧洲的心脏地带——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发生一连串无差别滥杀。2016 年 3 月 22 日,布鲁塞尔机场以及欧盟总部附近的马尔贝克地铁站发生 3 次爆炸袭击,共造成 32 名受害者死亡, 至少 340 人受伤。



最终,比利时政府证实针对布鲁塞尔和巴黎的恐怖袭击都来自同一集团的幕后策划——伊斯兰国极端主义组织。

此后,欧洲各国情报单位对恐怖分子进行严密监控并加强扫荡,可是最终导致恐怖袭击方式开始转型—— 这些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孤狼」开始利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工具,为杀人武器,以地标性建筑为攻击目标,制造大众的恐慌和心理压力。

2016 年 7 月 14 日,法国南部城市尼斯发生卡车冲撞人群事件,一辆卡车冲进正在观看国庆日烟花表演的人群,造成至少 84 人死亡,100 多人受伤。


随着德国接收来自中东的难民,原本集中在英法两国的恐怖袭击逐渐扩散至德国, 至此德国也成为了恐怖主义的「温床」。2016 年 9 月 19 日,一辆卡车冲进德国首都柏林一处圣诞市场,造成至少 9 人死亡,50 人受伤。

《纽约时报》曾这样形容: 「恐怖主义在德国蔓延,给右翼政治注入能量,也带来一种德国人从未想过的人生形态,他们必须习惯恐怖主义成为一种常态。」

几乎同一时间,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Angela Merkel 正在发表演说:「我无法为这次恐怖袭击事件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但如果作为一起恐怖袭击事件,而这起袭击事件最终被证明是一名寻求德国庇护的难民所为,那将格外令人作呕。」


两年以来,梅克尔的难民政策一直在德国内部争议四起, 但是如今德国境内一连串的恐怖袭击事件使她试图捍卫信念却又难掩挫败,而她的挫败也是当前欧洲各国领袖心中普遍存在的无力感。

2017 初始,恐怖袭击又回到了法国首都巴黎。2 月 3 日,巴黎知名观光景点罗浮宫,恐怖分子持刀大喊「真主至上」,随后攻击士兵遭开枪还击;3 月 18 日,恐怖分子在巴黎欧利机场企图夺走巡逻女兵的枪,遭其他巡逻士兵击毙。


在中东地区的战争中, ISIS 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溃败,欧洲本土恐怖主义的「遍地开花」是他们唯一发泄愤怒的方式。法国总统大选在即,德国 9 月也要举行大选, 欧洲很难避免更多孤狼式的恐怖袭击,主流政党正面临被迫右转的压力,否则将任由极右派欢笑收割。


恐怖主义 相关阅读


战争、饥饿和怀疑,让摩苏尔人彼此折磨|赏片

你关心的是安吉丽娜·朱莉离婚?她本人关心的是叙利亚难民

2016 诺贝尔和平奖最高呼声:叙利亚战火下的白头盔救援队

把童年还给孩子,把花香还给人民,叙利亚的惨剧何时结束

陈文茜:叙利亚,一切都没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