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夏天的陈小舒
小舒是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博士,从事幼儿健康科研工作,也是一位新妈妈,在育儿的路上边走边学,希望和你分享和交流养育孩子的所学所思。这里有靠谱又实用的育儿科普,也有国际主流的育儿理念,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老俞闲话  ·  老俞闲话丨川滇横断之旅(第三天) ·  昨天  
中国教育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  4 天前  
长沙家长说  ·  从无人问津到争相追捧,省府片区到底有多强? ·  3 天前  
长沙家长说  ·  从无人问津到争相追捧,省府片区到底有多强? ·  3 天前  
学习强国  ·  11月8日起,这项考试开始报名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夏天的陈小舒

长期研究发现:补课对孩子百害无一利?

夏天的陈小舒  · 公众号  · 教育  · 2024-11-08 09:13

正文

前几天在小红书上看到一篇帖子,讲一位上海妈妈给孩子补课花了快100万,后来孩子上了二本,今年毕业出来工作,月薪5000,有点崩溃...


结果评论区高赞的另一位上海妈妈居然说:这个数真的正常😅🤣



这也太!贵!了!而且补出来的效果也没有特别好。


还有人说:如果不补课,可能连5000块都拿不到🤣。


我想说,有句话是“不要美化没走过的路”,反之,也不要丑化没走过的路——说不定不花100万也能考上二本呢,还能把补课的钱、时间用来做其他事,发展一些爱好。


我自己有过几年当家教的经历,我感觉所有补课的孩子,不能说是百分之百,就说绝大部分,是“补”不出来的。


当然也有例外,我也带过成绩补得很快起来的——孩子本身成绩就不差,又或是孩子有主动学的意愿。这种意愿是自发的 ,自己有目标,作为家教的我更多是帮助ta实现目标,而不是我“教”ta如何做。


能感受到,对一些孩子来说,补课更像是家长给的任务,孩子觉得自己要去完成家长的要求,但内心里并不是自己想要去认真学。补”只能填补表面,底层还是虚空的。


所以“补差”在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来看,我觉得用处不大,并不会对结果(高考)产生多大的影响



也许是“补课能提高成绩”“不补课就会落后于他人”的观念太过深入人心,焦虑的学生、家长都把补课视为“救命稻草”——至少我们努力了。


根据2017年中国教育金融研究所调查得到的数据,全国范围内,33.4%的小学生、43.7%的初中生和48.2%的高中生都经历过。


在教育内卷更加严重的地区,比如北京,2015年一项研究里,北京市某示范初中,在小学阶段至少参与过一门课程补习的学生比例高达92.2%


虽然2021年政策出台后,明面上遏制了补课之风,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是途径更加隐蔽了。


每一个补课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都是,补课究竟能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基于学生群体的研究来说,真相是——


“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经验证据一直不一致、矛盾,甚至令人困惑”


大多数研究持续的时间都不长,只能观察到短期效果。


但如果去看一些国内的长期研究,用更长的时间跨度来验证补课的效果,则会得出更让人错愕的结论,即:长期来看,补课对孩子似乎利大于弊。






清华大学的学者们基于北京市某初中1634名学生九年追踪数据,调查小学阶段课外补习对初中数学、语文和英语三科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学阶段过早参加数学和语文的课外补习,对于学生在初中初始阶段学业表现产生负影响


在小学中高年级参加课外补习,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初中早期成绩,但长期来说,对学业发展速度有负影响,即在初中一开始的高起点之后,会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


具体来说,小学一年级参加补课,对初中数学的初试成绩具有显著负影响;小学二、四、五年级参与补课,对提高初中数学的起始成绩具有优势,但对后期的发展速度会有负向影响,因为长期来看,小学阶段补课并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参加语文补课对初中语文初始成绩有显著负影响。虽然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语文补课对初中初始成绩有正影响,但整个小学阶段参加语文补课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发展不存在显著影响


同样,小学英语辅导能显著初中早期的英语成绩,但对初中阶段英语提升的速度基本没有显著影响。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就拿数学来说,补习班教孩子应付考试的解题技巧、记忆经典题型,传授的是“术”,孩子以为会做题就是吃透了知识点,实际上只知其面,不知其里,对一些思路、原理只是囫囵吞枣,不解其意。


儿童数学思维能力和认知心理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孩子年龄小,可能认知达不到,学得慢,但是要看,孩子的是不是一学期一学年在进步,如果是一点点在跟上来,就不需要额外补,多两年就好了。


低年级学不会的东西都特别浅,但随着螺旋式学习,对数学的理解越来越深,浅显的那些自己就会了。


揠苗助长式的“提前学”和“灌输”,并不利于孩子数学思维模式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年龄比较小的时候,与其刻意教,不如顺势等。


拿到一个数学问题,孩子首先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着手解题,而传授解题技巧,习惯了别人把解题套路喂到嘴边,一类题型只有固定的解题方法,孩子能思考的就很有限、思路渐渐僵化。



到了初中高中,学习的内容难度加大,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面对灵活变通的题型/新题,思维能力不足的孩子很容易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入手,面对浩瀚的题海,再多的练习也不够。


相比之下,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同学,虽然前期需要花费更长时间琢磨、理顺思路,但是通过不断思考训练,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面对新题的时候,也不会慌乱。





另一方面,也不是补课时间越长,补课效果越好。


许多研究发现补课时长和补课效果存在边际效应,超过一定的补课时长,补课的效果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其中一项研究给出的“临界点”是每周8小时,也就是说,每周补课超过8小时,补课效果是在逐渐下滑的。8小时看起来很多,但实际算下来,可能真的有不少孩子每周补课时间已经超过了。



另一项重磅研究,是北师大刘坚、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的“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该报告历时7年,调查了181个区县数千所学校的学生,在校外补习这一问题上,分析发现:


  • 校外补习不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效果有限

  • 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更是“百害无一利”——这类学生每周参加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TA的内部学习动机、主观幸福感越低。

  • 即使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每周参加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习成绩不增反降。



高强度的补课可能会引起本就不堪重负的孩子产生心理反感以及学习倦怠,消耗TA们的学习热情,使得补课效果下降。





尽管过度补课可能会消耗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但也有些学生是通过补课来“麻痹”自己。


参与补课更像是一种从众心理,将补课和努力学习、尽力了划等号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别人都补,我也补,成绩有没有进步另说,至少不用时刻担心别人学得更多、自己什么都不做,来得好。


正如学者刘东芝的调查显示:


尽管有72.5%的学生认为“以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没有补习的必要”,但同时有62.5%的学生因为“大家都补,不补怕被别人超过”,30.1%的学生因为“大家都补,不补怕跟不上”而选择继续补课。


孩子在一些补习机构提前学了,新学期在课堂上再见到这些“熟悉的知识”,焦虑感和压力感就小了。


甚至在一些研究中会发现,尽管补课后学生的成绩没有提升,补课无效,却能“显著地减少了初中生感到沮丧、悲伤、生活没有意思和不快乐等负性情绪的频率”。


但这样的只求心理安慰的补课效果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一些无法辅导、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家长,寄希望于补习机构,如果没有辨别好机构、好老师的慧眼,也很少关注孩子的补课情况,更像是家长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那么孩子就可能上的就是低效、无效、反效补课。





要不要补课,相信家长心中都有一杆秤,每个孩子的情况也不一样。


我的看法是顺着学校的主线走,课外尽可能不重复。如果课内学了,课外还得补一遍,给课堂学习贴补丁,就需要考虑,是孩子发育/认知不到位,还是学校教学问题?是平常就没有完成老师的要求,还是从来都完不成?


孩子小的时候得多给留空间,如果很小就被动地被学习填满,补课太多,孩子其实就没有机会去发展自驱力,没办法自主去学习、发掘出学习的乐趣、探索自己的目标。


更好的情况是孩子意识到自己哪里薄弱,自己想学,要求爸妈给补课,这时候TA的学习欲是最强烈的。




我还有一个观点,与其“补差”不如“拔高”——与其重复学去“补漏洞”,还不如从思维层面去“拔高”带领孩子往上看,有时反而打开思路。难的问题解决了,简单的问题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对一些问题的“开悟”是一瞬间完成的,什么具体的知识点都不如一个好老师的点拨重要,什么好老师都不如孩子自己摸索思考重要。


换句话说,并不是“上课”本身有问题,而是追在知识后面“补”,学海无涯,“补”不完的。孩子得自己扬帆启航。





参考资料,向上滑动阅览


1.张羽,陈东,刘娟娟.小学课外补习对初中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北京市某初中九年追踪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15(15):8.

2.刘坚、刘红云《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

3.Fu, C.; Ou, H.; Mo, T.; Liao,L. Effect Mechanism of Extracurricular Tuition and Implications on “Double Reduction”Policy: Extracurricular Tuition Intensity,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Behav. Sci. 2023, 13, 217.

4.孙伦轩、唐晶晶《课外补习的有效性——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估计》




相关阅读  




“玩中学”数学,是我错了吗?


这件事很消耗孩子,许多家长正在做


说说我对“提前学”的看法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