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扶贫
由《中国扶贫》杂志社负责运营,主要发布全国扶贫相关通知、扶贫动态、扶贫新闻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2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2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建设进度过半!这座海上风电场成本上涨 ·  2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正当其时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通知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关于征集戏曲创作优秀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扶贫

【关注】保留“老板”扶贫资格的决定很“精准”

中国扶贫  · 公众号  ·  · 2017-07-05 16:25

正文

6月20日,40岁的杜辉躺在阆中市一家医院里治疗哮喘病,突然接到的一通电话,打乱了他的治疗计划。“当地扶贫办联系到我,说我的精准扶贫资格就要取消了,因为我的名下出现了8家公司。”杜辉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和父亲都是单身,他的妻子早已带着孩子离开。“我连工作都没有,怎么可能开8家公司?”杜辉说,2016年4月,他曾遗失身份证,名下的8家公司,或与此事有关。(7月3日中国网)

武侯区行政审批局提供的一份《情况说明》表明,6月22日,杜辉到该局反映:其身份证信息被他人冒用,于2016年12月12日注册了成都海辉伟业商贸有限公司、成都安居神泰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康德凯利商贸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杜辉担任了其中3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余分别是股东、监事和经理。当地扶贫办根据客观事实,继续保留了杜辉的精准扶贫资格,那8家冒办的公司没有对其精准扶贫产生影响。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成败系于精准,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按照常识,一个名下有8家公司的“老板”,肯定不应该是精准扶贫的对象。即使是被冒用,但要把这件事证明清楚,也是要大费周章的。如果遇到一些官员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往往会先把贫困户群众的资格取消,等事实弄清楚后,再恢复不迟,这样本也是说得过去的。但这对贫困户群众的脱贫致富,肯定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设想一下,当地扶贫办的领导干部如果缺少担当,在发现了贫困户杜辉名下的8家公司后,就不问青红皂白,草率地取消其精准扶贫资格,不对其进行帮扶,那么杜辉的脱贫致富梦想就会破碎。等到他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请求撤销这8家公司,证明这些与他无关,再对他进行帮扶,那么谁敢保证在接下来的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能够让他脱贫致富,果真如此,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脱贫目标就有可能得不到实现,这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肯定是有一定伤害的。

令人欣慰的是阆中市扶贫办并没有机械地照搬政策,取消杜辉的精准扶贫资格, 而是精准施策,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其资格,这份敢担当无疑是值得点赞的 。这也提醒广大扶贫干部,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在贫困户群众的认定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因此各地在贫困户的识别上,一定要慎之又慎,真正做到精准,绝不让一个贫困户被漏掉。

保留一个名下有8家公司的贫困户群众的扶贫资格,并且继续不变地对其进行帮扶,这样的决策确实是很精准,很值得点赞的。

(江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