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资报告
探寻变革之道 打造阳光国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历史罕见,超11亿股封涨停,DeepSeek ... ·  昨天  
央视财经  ·  注意!明起,上调→ ·  2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耶鲁的这个链接不用翻墙,可以让国内的AI阅读 ... ·  4 天前  
券商中国  ·  DeepSeek,突发!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资报告

山东国资委:全力谱写山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国资报告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0-12 18:30

正文

文 · 山东省国资委党委
《国资报告》杂志2024年第9
今年5月22日—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指导,为山东发展把脉定航、指引方向。在山东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港口日照港现场考察,肯定了日照港在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并鼓励日照港干部职工再接再厉、继续奋斗;在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在解决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上用实劲。
7月15日—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战略部署,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系统安排。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山东国资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山东省属国资国企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改革攻坚,聚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23年,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504.4亿元、同比增长8.9%,利润总额1064.5亿元、同比增长12.1%,净利润755.2亿元、同比增长21.7%,资产总额达50031.7亿元、同比增长10.5%,四项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不包括直辖市,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第1、1、2、2位。

围绕提升发展经营质效深化改革,不断夯实国企发展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山东是国资国企大省,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企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大盘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山东国资委紧紧锚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总目标不动摇,统筹抓好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国有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
狠抓经济运行。山东国资委围绕“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出台促进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考核分配实施意见,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和圆桌经济会议,开展经济运行质效综合评价,推进亏损企业治理专项整治,推动企业持续提升经营业绩“含金量”。2024年上半年,省属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一季度末分别提升0.1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1.5万元/人,发展底色成色更加厚实。下一步,山东国资委将强化高质量发展考核引导,持续完善营销管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以省属企业的高质量稳增长为全省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力。
狠抓对标挖潜。山东国资委建立国有企业对标挖潜机制,组织开展寻标对标争创一流行动,指导企业明确争创路径、争创重点、争创目标,组建争创培育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月调度、年评估”闭环工作机制,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行业一流和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7亿吨,稳居全球首位;山东重工重型卡车和重型发动机销量均居全球首位,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稳固;山东高速运营管理高速公路里程超8700公里,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下一步,山东国资委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开展寻标对标争创一流行动,指导企业“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对标同行业优秀企业,找准发力点、突破点,持续对标找差、改进提升,增强综合竞争力。
狠抓主业管理。山东国资委坚持心无旁骛攻主业,出台省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重新拟定省属企业主责、主业、拟培育主业,推动优势资源进一步向主责主业集聚。深化重组整合,山东航空与中航集团联合重组顺利完成,山钢集团与宝武集团重组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扎实推进专业化整合,指导省属企业制定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工作方案,去年以来已指导企业完成内部专业化整合149次。下一步,山东国资委将持续加强主责主业管理,建立省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和发展情况监测评价体系,推动企业坚守主业、走好正道。加大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力度,扎实开展“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改革试点,积极打造业务清晰、管理统一、运营一体的专业化发展模式。

围绕提升现代治理水平深化改革,持续激发国企活力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近年来,山东国资委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努力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先后荣获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优选项目等称号的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区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山东国资委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全面实现“党建入章”,有效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省属一级企业和重要子企业全部制定党委研究决定、前置研究讨论和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开展“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不够有效”专项整治,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充分发挥。下一步,山东国资委将分层分类、动态优化“三张清单”,健全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评价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完善公司治理。山东国资委加强董事会建设,省属各级企业董事会实现应建尽建,应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全部按要求实现,重要子企业全面落实董事会六项职权并设立规范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更好发挥。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同步实施总经理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制度。在省属各级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精准设置业绩考核目标,建立“摸高”机制,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作用有效发挥。下一步,山东国资委将研究制定董事会工作规则,建强外部董事人才库,深入实施外部董事履职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不断提升企业公司治理运作水平。
持续强化内部管理。山东国资委强力推进层级压减,省属企业管理层级均已控制在四级以内,超八成企业的法人层级已控制在四级以内,企业管控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定期开展三项制度改革效能评估,省属企业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率、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覆盖率常态化保持100%。加快推进省属企业司库体系建设,清理银行账户6800多个,逐步实现对权属企业银行账户可视、资金流动可溯、归集资金可控。制定规范省属企业机构设置和加强用工管理的意见,推动企业精简组织架构、优化岗位体系、合理控制用工总量。下一步,山东国资委将严格落实省属企业用工管理要求,加快推动司库信息系统全面上线运行,推动一级企业全部设立规范的投委会,严格落实重大经营决策合规审查要求,持续夯实企业内部管理基础。

围绕强化战略支撑作用深化改革,坚决扛牢国企使命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做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山东国资委围绕国之所需、省之大计,全力推进功能使命性改革,引导推动国有企业切实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抓牢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山东国资委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考核细则,将科技创新考核在改革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由12.5%提升至30%,新增标准、专利、创新平台、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指标,实现对研发投入、投入产出的全链条考核。2024年上半年,省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新产品产值分别为220.4亿元、100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17.3%。开展重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设立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关键资源信息协同平台,建成8个“山东国资科创基地”,推进科技创新“揭榜挂帅”,实施“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打造具有山东国资特色的创新生态圈。开展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在创新领域试行项目跟投,对拟引进的关键人才实行“一人一议”,协议开放薪酬,上不封顶。省属企业在热效率柴油机、全国产自动化码头等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并领先全球。下一步,山东国资委将制定推进省属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指导企业建立投向精准、使用合理、归集到位的研发投入管理体系,完善科研人才创新激励扶持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高层次研发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和应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抓牢产业引领这个关键。山东国资委支持国有龙头企业牵头建立推动产业链固链补链的协调机制,浪潮集团、潍柴动力等13户国有企业入选全省11条标志性产业链“链主”,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领域带动形成产业集群。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管理体制机制,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产业协同等方式,推动新增投资向战新产业集中,截至今年6月底,省属企业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达到17.27%,比2022年底提升3.83个百分点。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发布全国首个数字化转型地方标准,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技改,2023年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超400亿元,累计培育“双跨”平台7家、特色专业型平台40家,总数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第1位。下一步,山东国资委将积极发挥国有企业产业引领作用,制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抓牢安全支撑这个基础。山东国资委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牵头成立黄河流域要素市场联盟和技术转移中心等专业化平台,投资建设山东渤中海上风电基地、新能源重卡等绿色低碳重大项目,建立“一国企一片区”结对机制,打造泰山九女峰等一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服务重大设施建设,主动参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内河航道等全省“七网”建设,助力山东省内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2800公里,跃居全国第一。落实能源资源保供责任,山东能源建成15个储煤项目,形成1650万吨煤炭储备能力,山东黄金成功探明世界级全国最大单体金矿床——西岭金矿,累计探获金属量592吨、潜在经济价值超2000亿元。下一步,山东国资委将引导国有资本加大在重大基础设施、能源资源、防灾减灾、应急保障等领域布局力度,强化重要能源物资托底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山东省属国资国企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全力扛起“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更多国资国企贡献。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