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泠印社和苏州耦园在众多古典园林中都颇具特色。今晚东方卫视继续推出“中国古典艺术园林系列”专题,《今晚我们聊建筑》邀请到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学者朱宇晖,为您解读杭州西泠印社和苏州耦园的园林之美。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
朱宇晖认为,西泠印社的建造有时代背景的因素。首先,它建造于晚清,是“晚清新政”的时代。那时中国的艺术,包括造园艺术在内,整体都有一个向高古去回归、回归到简洁有力、元气淋漓的那个艺术状态;其次,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给当时中国人留下很深的伤疤和烙痕的同时,又让中国人在极度诧异中兴起了一个学东洋的浪潮;最后,国内在“晚清新政”时代蓬勃涌现出了大小的社团。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是文人园林的经典之作,其园林点景具有我国传统造园艺术特点。西泠印社位于杭州孤山西端,邻近西泠桥。以西湖为依托,有山水为借景,园林环境可谓得天独厚,被我国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誉为 “湖上园林之冠” 。
西泠印社 柏堂院落
从总体空间上,西泠印社可分为四大庭院,从南到北再到西侧,分别为柏堂庭院、前山庭院、山顶庭院和还朴庭园。园内入口一共有南面、北面、西面三个。西泠印社建筑布局精巧、造景手法多样,空间层次变化丰富,园内明清遗迹随处可见,整体气氛雅致,人文景观荟萃。
印泉
“湖上有山,山中有泉”是西泠印社的精华之处。园内四处泉池,印泉、潜泉、文泉、闲泉依次串联,好比山间的一串珍珠项链,赋予整个园林生命的气息,与周围建筑山石融为一体,使整个景观虚实相间,山水相映。
摩崖石刻
朱宇晖说,整个园林当中,一直在不断地做金石主题的呈现,山壁上不断可见摩崖石刻,单是泉就有好多题刻,金石气质一直贯注到了整个园的细节中。
华严经塔
园内所有的建筑,都尽可能走高古路线。例如园内的华严经塔,用的是辽金的密檐塔点缀在山上,山形横长,一塔瘦劲。又例如汉三老石室,学的则是宝箧印经塔。其它建筑也都尽量使其民居化,使其苍古,而非寻常园林那种过于工细和过于脂粉气的表达。
耦园
耦园
苏州耦园,朱宇晖认为可以开玩笑把它叫作“情侣园”。它的建造背景要追溯到晚清时期,浙江一位丧妻的按察使看中了同事的妹妹,为其才情所倾倒,便迎娶了这位才女。怀着对新感情生活的憧憬,这位按察使用多年做官积累的财富,建造了“耦园”。
耦园位于苏州市仓街,坐北朝南,三面环水,园外的野树遮挡了外面市井的喧嚣,是闹中取静、闲而不寂的好地方。
耦园
耦园的园林空间是耦合的,东西花园各自的主题呈现也是互补的。耦园三面临河,一面通街,前后设有河埠。一宅两园的布局,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
耦园
朱宇晖认为耦园的掇山理水做得极好的一点就在于全园地势的塑造是完整而连续的,找不到一块苍白的平地。它或是舒缓地行走,或是峻烈地高昂,但始终都在一个完整的逻辑里。
因既能享受城市物质文明,又可流连于山林溪涧,耦园成为园主夫妇最合适的情感载体,和最优雅的生活空间。耦园的建筑是高度民居化的,同时又敢于浓缩,敢于把不同的景象都聚在一个地方,然后做饱满的碰撞,非常高明地展现出一种特殊的山高水小、廊屋深邃的意象。
耦园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园林承载的不仅是视觉美的景观艺术,更是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崇高的品质,以及文雅的情趣。
明日01:15
《今晚我们聊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