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许琳婧,
宏桥资本创始人,杭州市温州商会理事,上海自主创新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3月8日,许琳婧获得了浙江省科技厅等部门评选的“浙江十大创新女杰”称号,现场这位创业网红并代表获奖者作了创新创业的分享。鲜花与掌声,是对许琳婧这位女性天使投资人的钦佩与肯定,也是对创新的最好致敬。
在颁奖典礼的匆匆间隙,许琳婧表示,自己现在非常忙,今天颁奖需要穿的衣服是昨晚刚买的,今天讲的PPT是凌晨做的。她笑意盈盈地说。
许琳婧身上最吸引人的,是她永远认真的语态,她永远语速飞快,思维清晰,内心细腻,言语中始终带着清晰的价值观与逻辑性,她认真的姿态与身上透露的感染力很难让人不被她说服。
我想这些与她的人生经验是分不开的。
许琳婧大学毕业于法律系,她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优秀的她曾收到多份offer,其中不乏事业编制的工作邀约。政法机关的检察官、学校老师、银行职员……许琳婧就曾在十几年前拒绝这些吃香的职位,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别人眼中稳定的单位,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成为了一名记者。
也许没有选择安稳的工作正显示了许琳婧骨子里自由的基因。在做记者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许琳婧经常加班,没有双休日,每天工作长达十五六个小时。
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女性,所以才会有她在十年记者生涯之后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审视。
十年记者生涯,让许琳婧收获许多,对社会这个万花筒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她后来的投资生涯做了铺垫。“每天都要在几十条信息里挑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现在是从全国各种项目中选出能投的。职业特性很相似”。但同时,也让她看到了职业的天花板。“即使我成为了总编,只能意味着我每天凌晨2点回家。”她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另外纸媒做的是快餐信息,虽然时效性很强,但也是过眼云烟,“我不想做快餐了,我想有作品。”许琳婧如是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许琳婧听到了被誉为“纳斯达克市场的活字典”的著名经济学家浙江大学金岩石教授的讲座。金教授一席话,让许琳婧茅塞顿开。他说,市场上活跃着两种人:第一种人,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朝三暮四,没有耐心,不愿吃苦,跳跃的思维,现在却是优秀投资人的原型;第二种人,吃苦耐劳,专心致志,起早摸黑,有亲和力,有领导力,有统率力,坚毅会吃苦,从一而终,专注的思维,正是企业家的形象。
现代经济社会离不开这两种人,第一种人是投资家的天性,第二种人是企业家的特性;投资家是“伯乐”,企业家是“千里马”,伯乐和千里马谁也离不开谁。许琳婧想,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多元的文化背景将成就一个个新的行业。原来曾经贬义的评价和不屑的特性,同时也是优秀投资家的“基因”啊。
于是,许琳婧对自己的人生生涯重新做了规划。她在二十多天里游历了澳大利亚和美国,拜访了四五十家顶级的投资机构,在美国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美国成熟的投资体系让她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在美国,98%的人选择机构投资,2%的人选择个人投资;而在中国,98%的人选择个人投资,只有2%的人选择机构投资。这让许琳婧看到,在中国,这个行业就是从2%到98%的趋势。
她孜孜不倦地讲述她在美国遇到的55岁才入投行、70岁掌管着60亿美元基金的老太太,老太太赞赏她的年轻,鼓励她去寻找更多可能性。
“人家55岁才入行,我们都太年轻了!”
同年,回国后,许琳婧便创办了宏桥资本。在2012年创立宏桥资本之前,许琳婧并没有任何投资相关的经验。她大学学的是法律,毕业从事的是记者,毫无金融、管理方面的经验。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年轻,因为中国广阔的市场,折射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五年创业,其中艰辛只有自知。女性创业,尤为需要勇气。但同时,这个时代和社会又常常让许琳婧感到幸运。“很多时候我都会去未来科技城,当我开车的时候,我经过一个地段,前面是‘未来科技城’,再前面是‘梦想小镇’,左边是‘希望路’,右边是‘向往街’。我们很幸运,生活在杭州,这是个创新与梦想之城。很多时候我的内心是感动的,是快乐的,每一天都有很多小伙伴做的业绩让我去感受。”
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很多创业者在创新过程中很容易被覆盖被淘汰,而作为投资机构,就是要为创业者在路上提供新的动力。
作为投资人,就是在架设与创业者之间的桥梁,“我们始终和创业者走在创新的路上。”
当“村里”创始人李艳鹏告诉她在做农村普法的事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许琳婧却经常与他讨论到夜里十一二点,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打磨。甚至最后两次宏桥资本的投委会对这个项目都是全票否决时,许琳婧还是决定投资。
这不仅是为项目以及创始人所吸引,许琳婧也有一个情结。这个情结源于很多年前她听到的一首歌《父老乡亲》,“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我住过不少小乡村\到处有我的父老乡亲”。这首歌时时在心头回荡,时时提醒着她在有能力的时候要回报父老乡亲。农村还有很多留守儿童,还有很多孤寡老人,她决心,支持“村里”用高科技为他们带来生活便利。
▲
中央电视台《光荣之路》为“村里”做了25分钟的专题片
“对天使投资人来说,最大的忌讳是动了真情。”许琳婧说。但似乎宏桥投的每个项目许琳婧都动了真情。
一幅画的创始人宋希刚以一幅画为创业点,为年轻画家搭建舞台。他心中有个梦想,让每一个画家都可以出售作品,要让中国人的客厅充满诗意,要把这种美带到中国每个家庭,许琳婧投了;好好开车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那狗”是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提前2.7秒预警,将减少90%的车祸,通过驾驶行为习惯的改善可以让驾驶员更加安全。
中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车祸,而“那狗”
能避免90%的车祸,许琳婧投了……
许琳婧不仅仅是投资人,还是这些创业者们的良师益友,她和创业者们一样,心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愿望。专注投入,倾情付出。常常这些创业者们都会让许琳婧深受鼓舞,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往往带着一种使命,一种情怀,
创业没有国界,没有年龄,没有性别之分,“我们不仅要本土的创新,我们也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们不要看创业者的现在,也要看他的未来。再显赫的现在都是过去从0到1的突破。”
法学的功底、媒体的从业经历以及女性投资人的敏感与直觉,让许琳婧投的很多项目都在快速发展中。